掌握特点,探索规律,加快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于民族地区教育特点的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报告论文,规律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681 (2000)02—0053—09
一、关于研究民族教育特点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普遍关心、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问题上。当今,世界竞争、经济竞争、社会的竞争的实质还是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决定因素也是教育问题,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知识差异。世界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教育将是一个关键因素。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重要财富,所以要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之间的事实上的差异,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更好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还是要从抓教育入手。21世纪,随着国家开发重点西移,如果教育不能很好地准备相应的人才资源,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从解决民族问题的宏观高度来看,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开发。对民族地区来说,发展教育则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教育发展的全局来说,民族教育不论从发展规模、速度、水平以及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的体制、办学模式、教材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和普通教育比较,和民族自身经济发展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的改革发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从50年来我们发展民族教育的曲折历程和实践经验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则是:大凡从不同民族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民族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指导民族教育,就必然使民族教育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蓬勃发展,反之,如果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忽视民族特点,违背民族教育的规律,其后果必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滞后、徘徊,甚至是倒退失败。数十年来,关于民族教育的特点,不少专家学者作过科学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过特点和规律。1990年7月召开的民族教育理论与管理研讨会纪要, 曾系统地归纳了11个方面的特性;即国际性、边远性、分散性、封闭性、不平衡性、低层次性、复杂性、双语多语性、教育资源短缺性、教育级差效益低下性、发展的困难艰巨性。这里既包括民族特点,也总结了民族教育的特点,概括得很全面。但由于民族和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而且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将长期产生影响,而且我们在指导民族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些特点和规律,用共性代替个性,造成民族教育的失误、挫折,所以今天仍有着进一步研究民族和民族教育主要特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关于民族特点与教育特点的分析
民族教育实质上也是民族特点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不深刻地分析认识民族特点,也就不可能正确分析认识民族教育的特点,为此,我们在研究民族教育特点之前,首先应对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仍需要作一些分析:
纵观我国民族历史不难看出,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历史都做出过贡献,多元一体国家的形成发展也是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存在于历史发展的始终。社会生产生活中也显示出相互影响和渗透,这就是中华民族具有很强凝聚力,能够建成统一的巩固的各民族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具有的深刻的历史根源。但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水平、宗教习俗、语言文字等等方面的差异,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就整个少数民族来说,其共性的主要特点是:
1、社会发育程度的差异性 建国前我国55 个少数民族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过不同的民族形成过程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在民主改革前,约有400万人口的地区存在农奴制,有100万人口还在奴隶主操生杀大权的奴隶制度中生活。像基诺等族60多万人口的地区尚处于结绳纪事,甚至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才使各民族人民彻底推翻了封建奴隶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政治上翻身作了主人,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一些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的民族还实现了跨时代的飞跃。通过50年来的努力,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各民族脱胎母体的多样化,也决定了面临跨时代的不同的复杂矛盾和冲突。所以发展机会还不均等,一些民族和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仍然全方位落后于沿海和内地,这也是历史遗留下的民族之间事实上不平等的主要表现,而且现代化也不可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到来。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经济腾飞,尤其人口素质的提高,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和相当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也是我们认识分析评价今天的民族问题及其特点时不可忽视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2、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建国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压迫、 民族歧视政策影响形成“官占坝,民占坡,少数民族钻山窝”。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牧区、山区、边境、高原、森林地带,虽然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64%。全国约21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在1.9万公里地区有33个民族居住, 像少数民族族种最多的云南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94%。高原、牧区、山区,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地下和地上资源,但大都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如青藏高原牧区、山区海拔在3000—4000米以上,有些地区全年几乎无绝对无霜期,而且自然灾害频繁,抗御能力薄弱,至今仍没完全摆脱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状态。居住区位上的劣势、艰苦的自然生存条件形成了结构性的自我封闭状态,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外部支援和科学技术辐射受到了制约,自身的改革发展、资源开发受到了局限。通过近50年的发展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地区冲破了封闭状态,加强了对外交流,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也已加快。但自然地理条件却无法根本改变,而且不同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也使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将持续存在,这也是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3、生产方式的落后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 发展了生产力,为少数民族经济振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但原有社会形态的生产力还没有发生大的革新跨越,生产方式、生产手段无根本变化,加之发展起点、自然条件、劳动者文化素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小生产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应用的广度、力度、深度不大。所以总体上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贫困面大,虽然有了现代工业、企业,但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技术工人中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较小,所以经济呈典型的“二元结构”。如有人形象比喻的“墙内机器轰鸣,墙外刀耕火种”。现代化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同自然的、原始的经济并存。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比,生产力发展上的差距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差距。据中国统计年鉴90年代中期统计,8 个少数民族省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全国水平低30.6%,农牧区人均收入比全国水平低20%。全国59个贫困县,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10%分布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像青海省14个国定贫困县几乎全在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这些地区处于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财政靠补贴的依赖境地。多层次,低水平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中的主要矛盾,经济问题实质上也是制约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问题,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群众对教育缺乏有效需求的根本原因。
4、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长期性 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多样性也带来了宗教的多样性,几乎没有一个少数民族不信仰宗教,而且像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已成为藏、蒙、回等少数民族全民信奉的宗教,这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又一特点。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已渗透到文化、教育、生活和传统习俗的各个领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如何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功能,正确执行民族宗教政策,防止宗教干预政治、干预教育,防止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引发和激化群众间的矛盾,就成为民族地区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过的“民族宗教无小事”,所以民族地区又须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高度重视宗教问题,要积极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使全国各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能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团结一致,建设现代化祖国。
5、不同特色背景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又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社会的群众意识,在广泛的民族意义上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惯的复合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又都有自己文化的本质特点,呈多层次、多元性的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的历史背景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对祖国少数民族文化有人冠以宗教名称,如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回族传统文化等等。有些研究还从依托地域、自然环境划分为山区文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江河源文化等等,这种在一定地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民族文化,又都有不同的民族心理、气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鲜明特征。因为每种民族文化形成后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延续力,因此,这种文化不断直接影响这个民族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所以传统文化如何更新发展向现代化转化,适应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又是民族问题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民族教育作为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直接受民族特点的影响,反映体现民族特点而形成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个性和特殊性,产生对教育的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多种社会形态产生形成的教育的多样性。 有以通过长辈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原始形态教育;有以家庭为主体传授技能、社会公德的教育;有寺庙为主传授经典和文化知识的宗教教育;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一些民族像阿昌、普米、德昂、独龙、门巴、洛巴、基诺和藏族的牧区,建国前没有过学校,有的民族甚至还处于结绳记事的状态。据1949年统计,青海、宁夏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10%,新疆19.8%,西藏解放前全区只有6所地方政府办的旧式学校和少量私塾, 文盲率高达95%,所以建国初民族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现代教育的起点很低。1949年少数民族的中、 小学生仅占全国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左右,除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和伊斯兰经堂教育外,许多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基本上是从建国后起步的,所以总体上说,民族地区的教育同有着数十年上百年现代教育的汉族地区教育比较,至少有着半个世纪的差距。建国50年来,虽然民族地区的教育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速度发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绩,但跨世纪的差距依然存在。自然环境恶劣同经济基础薄弱仍导致民族地区社会发育迟缓、教育投入不足。办教育的各种条件很差,所以办教育的难度很大。总之,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个差距,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长期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在一定时期内搞一个大纲、一样的教材要求、搞一样的应试教育办学模式,忽视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差别和不同教育基础、水平以及语言文字等等差别。主观上想发展的快一些,办得好一些,但客观后果则是降低了质量效益,扩大了差距,形成了更大的不平衡,这个教训是深刻的,这也提示我们在新时期绘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时,再也不能忘了民族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其发展规律而搞“一刀切”,一个标准,一样要求。
(2)地域居住条件给办教育带来的艰巨性。地域辽阔, 居住分散,办学条件差,增加了办教育的难度和教育投入的成本。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像整个青藏高原人口的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3.5人。内蒙、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17个省区人口密度平均为11.8人。广西、贵州山大沟深且“三人一村,五家一寨”居住十分分散。这种高度分散的居住条件需要增加学校的布点,基础教育布局面宽点多量少,势必增加教师的编制,增加教育投资的成本,而且也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还有,像牧区流动分散的生产方式和教育教学要相对集中的需要,也形成突出的矛盾。牧区要创办寄宿制学校,而寄校修建材料从千里之外运进,一块砖一片瓦都要高出原价数倍、数十倍,所以一般在牧区建一所寄校,其费用相当于在内地修建3至5所普通学校。寄宿制学校不但管理教学还要管食宿、管医疗健康、管学生的一切,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要化费大量精力和心血,即要当教师,又要当保姆。据全国人大前两年在青海玉树、果洛等藏族自治州的调查,这里培养一名寄宿制小学毕业生所化成本,相当于在北京培养一名研究生,足见教育成本之高了。而且办好一所寄校也很不容易,因此有人称牧区教育是世界上最难办的教育。
(3)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给教育带来的特殊性。 民族语言和文字不仅是形成民族的主要特点,也是民族教育的主要特点。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种语言。25个民族共使用33种文字。建国后国家还帮助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目前全国民族地区用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 在校生600多万,涉及民族语言60多种,民族文字29种。因此, 双语教育必将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双语教学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他有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民族教育的双语教育模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地区两个苗族小学进行的“苗族儿童双语”获得与开发的综合研究,青海省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进行的藏汉双语教育教学实验研究,都成功地探索了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同时从一年级加授汉语文,从学话入手过渡到学文,在小学毕业时达到汉语言过关的模式。但对藏族和一些其他民族来说,还面临着选择最佳双语教学模式和小学到中学、大专院校,形成科学完整地双语教育体系的问题。此外,对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来说,也面临着如何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研究解决好双语教育中的民族学生学习两种语言的认知规律特点、方法,两种语言之间的迁移、思维转换、智力思维开发,以及双语教材建设,双语教师的培训等较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施双语教育的民族学校,须要两种语文教材,和能操两种语文的教师,相应的在教学计划、课程课时安排和学生作业、考试等方面要比普通学校加大课时加重份量,既要完成共同的教学计划,又要培养双语甚至三语(包括外语)兼通的人才。语言的多样性,也形成教育的多样性,和办学模式的多样性,这是民族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但也可以说是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突破的一大难点。
(4)宗教传统习俗、消极文化积淀给教育带来的复杂性。 宗教作为最古老、最深层的历史文化形态,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对教育给以广泛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我国民族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我们要教育下一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宗教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神学思想,信奉上帝神佛的存在和其对世界的主宰,放弃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斗争,所以在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的民族教育和宗教教育是对立的。而且宗教的信仰、行为规范影响制约着广大信教群众,宗教文化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一些民族宗教习俗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儿童入学接受现代化教育。前几年据一个地方自治州调查,青少年儿童入寺念经的就达5700人之多,严重影响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女童受教育问题上,宗教和旧传统习俗成为影响着女童入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民族地区女童教育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难点。所以,除坚持教育的非宗教性原则外,还应对宗教教育进行积极引导和改造,要使宗教适应社会主义。要在一些民族地区利用民族宗教和教育的特殊关系排除其不良影响与消极作用,充分调动宗教人士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发挥其动员农牧民子女入学,参加扫盲和捐资助学等办教育的积极性,为发展民族教育服务,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阻力为助力。
(5)地理环境和小生产经济造成的观念上的封闭性、保守性。 山区、牧区、边境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阻塞和外界交往很少,形成地域结构性的封闭、半封闭和交通封闭、观念封闭。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又存在教育结构单一、办学模式单一、教育教学内容不同程度脱离民族、民族地区和民族学生的实际,民族教育和民族经济发展结合度低,毕业生满足社会劳动需要程度和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程度低,教育不能很好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的实现程度和群众对民族教育需求程度存在明显的矛盾。目前许多民族和民族地区入学率低、流失率高,文盲率高、妇女生育率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经济收入水平低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迄今这些地区发展教育,兴办学校和科技的应用推广常常是通过“外推”式,而不是出于“内需”接受的。此外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不仅影响居民生产生活,而且也造成教师队伍的流失和不稳定。如青海省1976——1984年调出省的科技人员(包括大量教师)5000人, 而同期调进600余名,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业务和教学骨干。因此,如何随改革开放的深化进一步转变陈旧观念形成的保守性,加大开放力度,强化教育意识,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创建具民族特色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相适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民族教育深化改革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6)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经济基础对教育的制约性。 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不到10%,而少数民族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却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40%,全国贫困县中少数民族却占44%。普遍的情况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很小,地方财政拮据,农牧民生活贫困,据90年代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低于300元的共有329个县,人口1.04亿,占全国县数15.2%,大部分是民族县和民族地区的县。像藏族全国一个自治区10个自治州两个自治县基本上都是靠国家补贴过日子的。这些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面广、量大,十分艰巨,教育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集体和群众多方筹资而保证教育经费有稳定来源并不断增长的体制还远没有形成,公办势力不足,民办动力不强。穷经济支撑着大教育,经济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民族地区的教育也还远没有形成农(牧)促教、教促农(牧)的良性循环。
总之民族地区教育需求和有限财力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是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和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而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保证普及义务教育这一重点的前提下,既要在发展速度上保持适度超前,而又必须量力而行以条件定发展。
三、认识特点,掌握规律,加快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从特点分析中得出的几点认识:
(1)通过对民族特点和教育特点的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成分单一、文化教育设施和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缓慢,这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民族地区整体发展的落后是民族教育发展在形式、内容、规模和速度上受到制约,教育发展缓慢、落后和普通教育差距拉大的主要成因。民族特点形成的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因此必须承认差距,分析差距,努力缩短差距。就在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裹足不前,更不能在办学的规模、形式、水平等方面盲目地和普通教育攀比。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环境的变迁, 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形成民族和民族教育的某些特点也将发生改革和演变。但由于民族的一些主要特点是和民族的产生相伴而生的。所以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有些特点也将和民族的存在一直存在下去。所以民族的长期存在就决定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和民族特点民族差别的长期存在。而民族特点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习俗、心理特征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而且直接对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未来的发展改革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改革发展的政策方针,方案措施只有从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这些特点实际出发,充分分析、认识这些特点,才能遵循规律,减少失误,少受挫折,少走弯路,而掌握指导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3)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共性和特殊性关系。 我们分析民族和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绝不意味着要忽视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所具有的共性。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应该看到民族问题的两种发展趋势,一是随着国内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合作,紧密联系,频繁交往,彼此渗透,共性的东西愈来愈多,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深入人心,某些融合因素增长,因而产生了很大的趋同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趋同性会愈来愈多(当然这不是民族融合同化)。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为各民族的发展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意识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上民族地区的资源等也将从不计价值和无偿调拨为主的经济交往形式,转型到以等价交换和互利互惠为主的市场经济形式。因此,如何妥善处理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将是一个具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民族教育的共性和教育发展的趋同性的一面,片面强调民族教育的特点就容易偏离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轨道而迷失方向,不利于对国内外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吸取应用,也不利于民族自身的发展繁荣。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制订政策、编制教育教学计划和大纲,确定课程设置、编写教材和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用语以及选择办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等教育教改领域的一切活动中不去重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不去考察某些特点造成的制约性和如何发挥某些特点的优势,我们就无法遵循民族教育的规律,办好民族教育,就一定会发生失误,经历挫折,甚至遭到失败。这已为过去数十年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因此,新形势下,我们仍必须重视把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地结合起来,指导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2、对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1)必须把教育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应强调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要强化领导层和人民群众的教育意识和“科教兴国”观念。二是指导思想和工作安排到位。在我国教育的全局中,应把民族教育作为重点;在民族教育全局中,应把牧区、边境、山区、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人财物力的安排上相对给予优惠和照顾;在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的规划中,都要列项到位。三是责任到位。落实分级管理分级办学体制,用层层签订合同的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把普及教育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岗位目标责任内。四是教育的投入到位。这是检验教育战略地位落实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民族教育发展所需基本保障条件的保证。
(2)确定符合民族教育实际和特点的发展战略模式和教育体系。 民族教育发展既要坚持“三个面向”,着眼于未来教育,也要从当前现状和实际出发,应选择质量效益性的,既加快速度又量力而行,求实稳进,遵循规律,重视质量,提高效益,缩小差距的发展模式,以形成基础教育为重点,职业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数量和质量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各类教育紧密衔接,有机结合,地区之间、民族之间通力协作,形成教育内部的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农牧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发展,具民族和地区特色,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的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教育内部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解脱出来,彻底改变划一、呆板的教育制度,以构建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体系为首要任务和教改主要目标,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材、考评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使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之中,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3)坚持科学的、符合民族教育实际的指导原则。
第一,分区规划,分级决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别评价的原则。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由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类型,发展教育的内外部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就是一个民族内部,牧区、山地、丘陵、平原之间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较大的差异性,各民族也存在着一些独自的特殊性,所以民族地区应走区域教育发展的道路,科学进行分类,因地制宜地制定民族教育发展战略,应分级规划决策,分类进行指导,分步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分别提出要求和进行评价,把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不急于求成,不盲目攀比。这样民族教育必然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稳步、扎实、快速地得到发展。
第二,开放性的原则。只有全方位的开放,走出去请进来,才能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改经验、教学方法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只有全方位地开放,才能引进资金设备和人才,借助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持,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第三,保证重点,统筹协调的原则。必须在打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形成教育的纵向结构上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保持适当合理比例,农牧科教统筹协调发展,使教育外部在投资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以及学校布局、规模等方面形成不断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格局。
第四,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与教育投入的短缺仍然是民族教育的主要矛盾,供需差距十分突出。以1993年为例,西部地区不仅国民总产值比东部差3.25倍,地区教育投入也存在较大差异,“义教”阶段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北京628.68元,上海704.7元,而广西为101.7元,宁夏为204.7元,甘肃为176.71元, 贵州为129.56元。实现两基的难点还是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与民族教育落后、民族经济的落后反差很大。因此,民族教育今后的发展,国家投资仍然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通过扶、帮、带,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实行倾斜政策,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投入,继续大力扶持民族教育。在制定民族教育发展长远规划和中近期计划时,不能只有规模和数量而无相应的投入和保障条件的保证。要坚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主要发挥政府投入和国家扶持的方针,对牧区、边境、山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又要作为重点中的难点,加大投入总量,特别对那些办教育条件很差,经济、教育仍然十分落后的民族和地区(往往人口不多,总量不大),国家应建立专项基金,基本采取包干的办法,予以特殊扶持。此外,通过项目支持带动的办法,对国家地方财力不足,群众经济困匮的民族地区也是一条发展教育的好路子。近年来世界银行“贫一、贫二、贫三项目”和国家“义务工程”,联合国“儿基会”项目,还有“春蕾”计划等投资额度大,有力地带动实施项目地区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五,坚持双语教育的原则。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也是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时期,民族语文教学坚持双语教育,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已经形成双语教育体系的民族和民族地区,应就如何深化民族语言教学的改革,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进度和质量进一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研究实验。目前还没有形成双语教育体系的民族,应深入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探索双语教育最佳模式,建立双语教育的体系,培养各种学科的合格的双语教育师资,并就教学方法、学制、课程设置进行深入改革。
随着民族、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将会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然而教育要适应这种需要,形成“富促教,教促富”的良性循环,最主要的还是要把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教育不是孤立社会现象,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和办学外部条件的改善,而供给约束还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约束,所以要坚持智力开发和资源开发并重。而教育也必须提高效益和质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把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服务推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要作为基本标准。而民族地区又必须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加快资源的开发,尽快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农牧业现代化进度,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增加经济总量,为发展教育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使经济和教育互相促进,又相辅相成,把努力建成高质量的民族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举措。
* 收稿日期:2000—06—06;修回日期:2000—06—16
注:本文为中国教育学会“九五”科研课题《民族教育的特点研究》最终研究报告。
标签: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论文; 民族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双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