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丽丽
青海省人民医院妇科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方法:将168例作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前对两种患者均进行心理状况、焦虑自测调查,同时,对护理干预组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的护理处理。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焦虑自测调查、患者对术中疼痛评价及后期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组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的疼痛以及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
【关键词】人工流产;心理护理;个性化干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需要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所采取的手术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流产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变得更加安全。但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可能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继发性闭经、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其手术会给患者心理或机体带来一定的创伤.因此,除不断提高其诊疗技术的同时,对患者心理护理也显得非常重要。经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患者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的疼痛以及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调查2014年8至2015年2月进行人工流产手术1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人工流产术168例患者,按照患者就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4例,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5.2±2.3岁,孕周6-14周,平均孕周7.2±1.5周,两组在年龄、孕周及初孕妇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方法
2.1调查与评价内容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分别填写心理状况调查表和焦虑状况自测表。心理状况调查表主要包括对人工流产的认知、对医院环境评价、对医生仪表、态度的评价、对人工流产疼痛的认知、对社会压力的影响等方面,统计.焦虑状况测评表(SAS)有20项,常模值为29.78±0.46,大于此值为患有焦虑症;术后根据WOH的标准,对患者对疼痛的感觉进行效果评价,以0级、1级、2级、3级四个段进行统计,对术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甚至出现抽搐、休克等一系列症状,定性为患者并发“人流综合征”。
2.2干预组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2.2.1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表和焦虑测评状况,不同人口学特征而表现出的不同心态,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工作。如对有焦虑心情的患者,本着“态度真诚、主动接近、启发诉说认真倾听”的原则,最终诱导她们讲述焦虑的原因、心理需要和愿望,消除各种疑虑,尽量减轻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对于未婚先孕重复人工流产妇女,年龄偏低,她们胆怯、紧张、自责、羞愧、尴尬,甚至具有犯罪感、自卑感,还担心社会、家长和男友的谴责或离弃,担心会影响以后的怀孕等。对这类受术者首先要取得她们的信任,保守她们的隐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了解患者的背景资料及当前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干预目标,提高恢复健康的自信心。对于已婚重复人工流产妇女,她们情绪都非常低落,有对身体创伤的担心,对失去孩子愧疚感或者是负罪感。尤其是已婚未育重复人工流产妇女,她们还担心对以后生育的影响,这类患者最重要的是心理抚慰,要她们拥有平和的心态.认识到人工流产的危害,掌握避孕的方法,降低重复流产率。
2.2.2术中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痛阈值为主。首先我们要保持一个整洁、温馨的手术环境,室内温、湿度要适宜,手术床单、污物桶等无血迹,手术器械在患者没有躺上手术台前要适当的遮盖。医务人员要避免在手术室内大声喧哗,减轻患者对手术气氛和环境的敏感度。其次,在给予患者舒适体位的护理人员陪伴在她们身旁,主动积极地与其进行交流,采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她们尽可能地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敏锐地观察她们的疼痛反应,体察她们疼痛的程度。适时指导患者行深呼吸、全身放松训练等。也可采用触摸疗法 ,比如经常触摸患者的双手、额部、腹部或让其抓住护士的手,及时为患者擦汗等。
2.2.3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术后护理人员,经常巡视,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等情况,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予以解释,指导其术后休息、用药、饮食、排便及性生活等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认识到人工流产的危害,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掌握避孕的方法,降低重复流产率.强调未婚先孕的危害性,鼓励和支持她们消除人工流产带来的心理阴影。
2.3对照组患者处理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相关医学知识宣教和告知义务。
3结果
表一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焦虑状况调查表统计
干扰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干预组发生人流综合征有6人,占6.9%,而对照组有22例,占25.6%。
4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定的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我们发现在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中,未婚先孕患者较多他们不仅仅焦虑、恐慌、紧张的心理,同时还有自卑、羞耻的心理状况,大大的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因此,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医务人员不仅仅要有和蔼的态度、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要有心理护理干预的能力,在手术前要根据患者自评表和调查表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安定患者的情绪。在手术中,要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进行心理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的疼痛,降低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人流综合征的概率。
特别指出的是,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能够让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生活质量增加,以及让他们了解人流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并教育她们正确的避孕方法,减少重人流对身心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柴惢.护理的创新服务[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3,(05)
[2]范玲,黄醒华.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妇产医学杂志,2001,4(3):185-186.
[3]陈立,易定化.2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6(06).
论文作者:尚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患者论文; 人工流产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状况论文; 人流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