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学的理论曙光——评《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曙光论文,文学论文,论文集论文,理论论文,中国摄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川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成东方主编),是国内外第一本关于新兴艺术学科——摄影文学的理论研讨合集。
《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最鲜明的特点,是泼辣大胆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既表现在新学科概念的提出和首倡之上,也表现在对新艺术门类的美学依据、艺术个性的探寻和概括之中。“摄影文学”这一崭新的概念,是成东方先生提出的。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摄影文学从萌芽到如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本世纪20年代,国外出现了由《包法利夫人》等名著改编的摄影小说或曰“连续摄影”、“摄影故事”;30年代严茨平创作的爱情故事《一封信》,则是我国摄影小说之滥觞。文学新时期以来,《连环画报》于1982年发表摄影小说《追求》之后,我国数十家刊物相继推出一大批摄影小说。1986、1990年两届全国摄影小说大赛的成功,《将军泪》、《走窑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一批优秀摄影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摄影小说的长足进步。但应当承认,此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这种连续的摄影故事仍然如散兵游勇,在艺坛上作间歇性的“游击战”。成东方先生把摄影小说单一的体裁,扩展为包括摄影散文、摄影诗、摄影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在内的“摄影文学”。在这种新观念的烛照下,探寻并总结了摄影文学的美学特征,创办了《中华摄影文学》杂志,组织了对摄影文学的讨论笔谈,至此,摄影文学带着科学和艺术的双重风采,作为继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建筑、摄影、电影、电视等艺术之后的艺术新门类,其声誉日隆,影响渐大,广为人们认同并接受。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探索、开拓和创造的过程。《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概括地展示了这个创新历程,而它体现的创新精神也就成为该书的显著特点。
在创新精神的统率下,《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镂精析细,以众多学科的交叉透视,多角度地对这一新兴艺术予以探索、研究、概括和总结。作为一门正在草创之中的学科,不同观点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十分必要,是其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表现。这就决定了《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旗帜鲜明的论战风格。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一种新形式的出现往往要经过披荆斩棘、曲折坎坷的努力和奋斗。摄影刚刚问世,一些艺术家不以为然,唯大画家安格尔却伸出双臂热烈欢迎;电视呱呱坠地,一些自以为高贵者不过视之为戏剧的纪录手段:高科技光磁技术的产儿——电视诞生的一大段时间里,电视剧姓“戏”还是姓“电”,也争论不休。如此等等,皆因为未将它们视为独立艺术的缘故。摄影文学也不能例外。一些人未解其内在的美学特征,只认为它是摄影和文学的简单相加。这种误解的产生原因很多,但毋庸讳言,其中也不乏无知或出于偏见者。《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恰恰是在有益的论争中,从理论上回答了有关摄影文学的一系列实质问题。其中,王诚、梦逸等人与巴义尔的论争显得格外激烈,针锋相对而又耐人寻味。
总而言之,我们从《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中看到了摄影文学的理论曙光。当然,疏漏和不足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