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应用论文_周李杰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应用论文_周李杰

周李杰 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团队学习方法,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理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唤醒学生学习的价值观,要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教育导向,让每位学生都能理解信息技术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小组合作 团队 分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58-01

通过信息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让每位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形成积极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理解参与信息活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通过合作学习,形成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大胆探索,通过实践和体验获取知识。

一、组建学习团队

合理组建学习团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要研究小组成员的学习行为习惯,小组成员个性、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对小组学习成效起作用,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发挥出正能量,从而推动学习活动的健康发展,形成学习的合力。

1.分组方法

一是以学生座位区域划分小组。将教室中的座位排列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形、圆形,学生围成一圈坐,形成面对面的交流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安排教室的座位,以方便交流学习。

二是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组,根据综合任务大小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长短来分配学习小组。对于简单的任务,可以安排小组成员以强辅弱以优带差,发挥学习团队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精神。对于任务大用时较长,或者需要教师介入和参与小组学习的,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组成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形成有共同志向、共同爱好、分工明确的学习小组,做到人人参与,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局面。

2.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分工由学生自行分配,教师不做干预。实际情况是,教师在指导小组组建时,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分工方案。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分享学习的权利,小组内部人员分工也要追求科学、合理、恰当

(1)小组负责人

小组负责人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学习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小组负责人可以由教师指定、学生推荐,也可以由学生轮流负责。负责人的任务是组织同学交流讨论,形成小组结论,负责实施小组评价,负责人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效、学习态度及参与性做出评价。必要时作为小组汇报人在班级中做交流陈述,所以要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在小组学习中,不要固定指定一位同学长期担任负责人,可以根据需要做调整。

(2)成员角色

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小组成员适当的分工有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要以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和信息交流为主要学习任务,所以合作学习主要从技能操作概念事例获取、交流学习等三个层面进行分工。小组成员不应该固定承当一种角色,而应进行轮换,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在班级中做交流,都有机会参与主持小组学习任务,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升信息素养。

二、教师角色

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是如何参与学习的,控制学习活动进程,解决冲突。指导各小组通过有效交流、互帮互助、共享信息,顺利完成任务。

1.设计学习方案

无论是理解教学目标、学习内容,还是理解教材编写理念方面,教师都走在学生的前头,所以,教师肩负着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策略、设计评价方案等教学任务,教师是教学的先行方案设计者。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学习方案:

(1)设计学习目标

(2)设计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寻找、搜集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制订评价方案。

(7)为学习活动提供便利的“服务”

2.组织教学活动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一言一行,思维要敏捷,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学习方案。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有:

(1)创设情景、提出任务、组建学习小组

(2)评价小组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方案。

(3)组织小组交流,参与小组活动,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和

(4)组织班级交流,规范学生的学习用语和操作方法,形成概念与技能。

(5)启发、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学会评价。

3.促成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开展交流活动。如前所述,交流活动在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在合作学习中,交流的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交流、文字交流和作品交流三种形式。首先是语言交流,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开展生生、师生的口头交流,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概念、技能、汇报内容等。其次是采用书面交流,学生可以将学习心得、经验和方法记录在纸上或在网络交互平台上交流。第三是作品交流,分享操作方法与技巧,分享学习成果,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场面。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促进学习小组成为真正的学习团体,要求每位学生在小组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师生平等,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训练学生敢说,能说,大胆说;还要训练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友好,与讨论,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游建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论文作者:周李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应用论文_周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