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奢望全球性繁荣——2003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贸易论文,全球性论文,奢望论文,繁荣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出现程度不同地好转,尽管增长速度较年初预计的要慢,但没有出现新的衰退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多数国家和地区内需增长乏力,投资回升有限,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是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国受股市重挫的影响,消费需求依然疲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工商业投资放缓、制造业增长停滞;日本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企业设备投资低迷,私人消费萎缩,失业率上升;欧元区国内需求缺乏活力,投资尚未从上年的下降中恢复。亚洲发展中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仍不能左右全球经济的总体趋势。预计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略高于上年,增幅在3%左右。
2002年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张继续受制于全球经济的复苏。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有限,发达国家内需疲弱,国家间的贸易减少,IT产品的贸易额下降。2002年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货物贸易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价格和贸易量双双下降。欧盟和美国的进口下降了6%,日本和拉美的下降幅度超过10%。2002年下半年北美地区进口需求有所增长,但西欧和日本继续疲软;发达国家与中东及阿拉伯地区的贸易因安全原因而萎缩;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地区;但全球贸易的恢复尚须时日。另外,"9.11"事件后国际贸易活动中加强了商检措施,保险费和运输成本也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商品的流通速度。预计2002年国际货物贸易增幅略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
基本估计
2003年世界经济将好于2002年。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有望好转,IT产业触底回升,资本市场相对稳定,股市下跌有所收敛,但估计在下半年才能看到。支持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仍是消费。低利率和优惠政策推动汽车和住房等耐用消费品销售会增加;软件及商业设备的投资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减税计划的实施,使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欧元区内国家的商业消费有望复苏,就业形势的好转将进一步刺激消费。出口增长继续是带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世界经济的全面繁荣很难来到,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仍将持续。因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全球股市的恢复需要信心和时间、石油价格和中东局势的发展等都是不确定因素。美国与伊拉克战争的对峙、欧盟经济的领头羊德国有气无力、日元汇率的不稳定对日本未来出口增长产生不确定,加上外部环境和日本内部的调整都没有出现积极的因素,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依然脆弱。
美国经济 2002年美国经济跌跌撞撞,一季度强劲增长5%,但二季度只有1%的增长,三季度温和增长3.1%,对于四季度乐观者预期超过3%,悲观者认为增长率将低于1%。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之艰难和不稳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公司丑闻、IT产业不景气、企业投资下降、利润减少、股市下跌、通货紧缩、消费者信心下降,以及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的增加等。美国的贸易逆差由来已久,这不全是坏事,毕竟美元的发行权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但逆差问题随时都可成为政府调整经济,特别是调整美元汇价的一个借口和工具;财政预算赤字是布什政府上台后出现的,但它依然不是美国经济的最大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既将经济中的泡沫得以合理挤压,又使公司财务管理得到加强,同时亦不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目前市场信心非常不稳定,股市大起大落,道指动辄200多点的上下震荡;个人投资偏向安全性,储蓄率较1年前上升2个百分点。消费则更加谨慎,2001年美国经济下滑时,美国消费不减。但新的情况是,股市下跌,财富缩水,就业困难,消费需求受挫。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跌,反映了美国民众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担忧。由于美国国内企业盈利不景气,失业率一路飙升,且长期徘徊在5.7%的高水平上。
对于经济现状,美国政府正在研究方案,促使经济进一步复苏。其中紧缩财政开支和减税将被列入政府的长期经济计划,布什称不能让财政预算赤字继续上升,否则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危害。事实上,在克林顿时期,给布什留下了1270亿美元的盈余,但是由于经济减速、股价低迷和"9.11"之后,国防方面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联邦财政收支迅速恶化。2002年度联邦财政出现超过1500亿美元的赤字。利率调整左右为难。自2001年底美国利率降至40年最低水平1.75%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市场曾较为乐观。市场猜测即使美联储不加息,至少不会再减息。但经济数据出现逆转,市场心态也开始躁动,美联储不得不在2002年11月减息0.5厘。2003年美联储继续减息的空间非常小,一方面担心减息的负面效果。减息意味着承认经济问题较为严重,经济处于下滑的风险中,这将影响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减息后,企业很可能是先偿还债务而不是增加借款和投资。银行面向企业的贷款余额正在减少就证明了这一点。财政政策的矛盾在于,虽然已认识到财政赤字将会增加,但依然准备扩大减税。伊拉克问题是另一不明朗因素,即使战争是速战速决,但在心理上的阴影也不是很快就能散去的。因此,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十分重要。2003年美国经济将继续处于低增长态势。
2003年世界经济将好于2002年,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有望好转,IT产业触底回升,资本市场相对稳定,股市下跌有所收敛。
美国经济可能需要比较疲弱的美元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复苏,但也充满了矛盾。IMF预计,美国2002年经济增长为2.2%,2003年的经济增长为2.6%。
日本经济 2002年日本经济仍无大的起色,一季度的增长曾令人兴奋,但随后传来的消息大多令人失望。诸如工业生产萎靡不振、股市连创新低、银行不良资产继续增加、企业倒闭接连不断、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回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出口增加和因出口带动的国内部分产业投资的恢复。因此,2002年日本经济仍不能摆脱负增长的困境,但日本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处于持续停滞的状态。2003年出口仍会支撑日本的经济,特别是对亚洲的出口增量仍具潜力。日本的出口已不像过去那样依赖美国和欧盟的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减少。财政赤字靠国内储蓄填补,这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如果日本政府在银行和企业领域加快结构调整,并实施相应的宏观政策予以扶持,并取得成效,对未来日本经济的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但日元升值给日本的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是日元升值造成通货紧缩加剧,私人消费难以畅旺;日元升值减弱了未来出口增长的势头,并导致资本回流到欧洲或亚洲其他市场。预计2003年日本经济增长将转负为正,但长期增长趋势依然脆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日本迅速采取及时全面的结构改革措施,以免再次陷入经济衰退、破产案件上升和银行体系恶化的不良循环之中。
欧元区 2002年欧元区国家经济复苏的步伐落后于北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由于内需和投资不振,增加出口成为推动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2年上半年,欧元区实现贸易顺差420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43亿欧元增长近9倍。这一趋势能否持续下去,前景并不明朗。目前欧元区出口增长市场是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欧盟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的出口是下降的。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下滑,美欧贸易摩擦加剧,加上欧元不断升值,欧元区的出口增长趋势并不乐观。经济专家预测,如果1欧元上升到兑换1.15美元,欧洲企业的出口到2002年年底将会下降6个百分点。另外,欧洲股市大跌,欧元区国家商业信心受挫,区内各国国内消费和投资计划减缓,石油价格上涨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欧元区经济的信心。IMF预计,2002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9%,欧洲委员会也表示,200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不会超过1%。2003年欧元区内国家的商业消费有望复苏,区域内国家就业形势的好转将会进一步刺激消费。预计该区域2003年的经济增长可达2.3%。
拉美经济 金融危机继续困扰着拉美地区经济。生产下降、货币贬值、外汇储备减少、债务负担加重、外资流入量很少。2002年上半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下降3%,通货膨胀达到8%,比上年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预计拉美经济2002年将出现0.8%的负增长(原来预测1.1%),失业率将超过9%,出口将下降1.5%,外来资本流入量依然很少,经济前景令人沮丧。其中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产值将出现负增长。预计阿根廷2002年经济下降13.5%,从邻国的进口额将从2001年的65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22亿美元。这一点已引起拉美国家的严重不安。乌拉圭受阿根廷影响最为严重,一方面阿根廷人的国内银行帐户被冻结于是纷纷到乌拉圭银行提款,致使乌拉圭的外汇存款从130亿美元下降到80亿美元,外汇储备从2001年底的的31亿美元减少到不足10亿美元;另一方面,阿根廷需求萎缩,进口大幅减少,乌拉圭向阿根廷的出口同比下降超过50%。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也急剧下降2/3。
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 世界经济的亮点仍在亚洲新兴和发展中市场。首先是该地区的工业生产和出口继续改善,东盟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间贸易得以加强;其次,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始注重内部改革,修复经济,减少因外部经济动荡造成的危险;第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股市下挫,财富缩水,消费者对亚洲廉价产品的需求增加;第四,考虑安全的因素,"9.11"事件后发达国家与中东及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转向亚洲较为安全的地区。预计2003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将超过6%。但亚洲也应警惕一旦发达国家市场重新陷入衰退,外部需求急剧下降所带来的出口下降的风险。另外,进一步扩大内需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问题:股市缩水产生负财富效应;通货紧缩成为全球经济复苏潜在隐患;原油价格的影响;贸易不平衡和保护主义困扰贸易扩张。
2003年国际货物贸易增长速度依然要看世界经济的复苏程度。除此之外,"9.11"后国际化的现代恐怖主义,为国际贸易增添新的变数。首先恐怖主义已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时刻存在,且其破坏力极大。为安全考虑北美与中东的贸易额明显下降,而增加安全措施后贸易成本增加。海关检查更加复杂且费时,同时保险费用增加。在过去几十年里,运输成本的下降和安全性能的提高为贸易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运输成本的增加和运货速度的放慢,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打击,也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预计2003年国际货物贸易增幅在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贸易增长5%左右,发展中国家可望超过7%。
应关注的问题
尽管2003年世界经济贸易有望继续好转,但全球性的繁荣很难出现。因为消除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时间。股市上升要仰仗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利润的增长需要增加投资,投资的恢复则需要信心的支持,而这一切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目前世界经济中还有通缩的困扰、石油价格和中东局势的发展等很多不明朗因素,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经济滑坡。
(一)股市缩水产生的负财富效应。两年半以来,全球股市已缩水40%。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英国、德国、欧市、香港、汉城和台湾等九大股市的市值已从2000年3月底时30万亿美元,缩至18万亿美元。股市缩水总额比美国的GDP和日本的个人储蓄额还多。IT产业的衰退是世界股市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据调查,2002年,世界IT投资额仅增2.5%,IT产业的业绩在下滑,其中下跌最多的是美国。由于价格竞争将限制硬件行业的利润增长,软件支出仍然疲软。服务业增长也将停滞不前。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下滑接近10%;而世界存储器市场萎缩了10.6%。预计2002年IT业绩可能出现2.3%的滑坡。这与过去20年来12%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由于需求低迷而且设备过剩和收益无法改善,目前企业对设备投资仍采取保守的态度。因此不排除IT产业再度陷入股价下跌、企业业绩恶化的恶性循环当中。尽管憧憬2003年信息和通信产业支出有望回升,推动信息产业达到5.8%的全球增长率。但由于可能对伊拉克开战和其他不确定事件,对股市的恢复和IT产业重现光辉不能期望过高。全球产业还未走出险境,世界股价有可能长期低迷。而由于股票资产的缩水,抑制私人消费增加,短期内很难缓解。
(二)通货紧缩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潜在隐患。像人们担心通货膨胀一样,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如何防止或控制通缩的蔓延。尽管通货紧缩的定义不尽相同,涉及的范围有限。但表现形式无怪乎经济部门的物价持续下跌、工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和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持币待购,不愿消费。不管通缩的原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结果,还是科技进步带来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好。目前的困难是如果不纠正价格下跌趋势,总体需求就有可能进一步对价格造成压力,引至恶性通缩,一旦经济陷入这种困境,各国政府又没有有效抑制通缩的手段,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传统的经济手段是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消费,而减税又使得政府预算赤字增加时,“生产过剩”的危机就出现,那么,只有将“牛奶”倒进海里了。
(三)世界原油价格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因素之一。2002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较上年末上涨幅度超过40%。油价持续上升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复苏造成新的威胁。有统计表明,每桶石油价格每增加10美元,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0.5个百分点。2003年原油价格前景不明朗。从供给和需求方面分析,由于石油产量和库存下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有上升的趋势。原油产量受限导致库存大幅度减少,致使油价高于应有的平衡水平。但从全年来看,总需求量的增长仍呈下降趋势。原油需求量的下降一方面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同时反映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02年原油实际日需求量只比上年增长17万桶,2003年原油日需求量将增加104万桶,油价高和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是原有需求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未来一年石油市场前景仍然复杂。虽然伊拉克已表示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新决议,但结果也很难预料。如果避免战争,联合国核查,伊拉克销毁武器,对油价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小。如果伊对核查设置障碍,爆发战争,但战争持续时间较短,油价大起大落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就大些。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较长,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就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但估计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然也有分析家认为,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也仅仅是失去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这对市场的影响已不像12年前石油危机时期那样重要。另外,非欧佩克石油国产量的增长也能够缓解全球的石油需求量。
2001年-2003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状况及趋势
(%)
注:2002年和2003年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IMF《2002年世界经济展望》,2002年9月25日
(四)贸易不平衡和保护主义困扰贸易的扩张。受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多边贸易体系为减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措施的谈判实际进展极为缓慢,贸易保护主义仍是国际贸易中的大问题。美国对钢铁产品实施紧急进口限制,国会授予白宫签署《快速贸易谈判权》权力;欧盟加强商品检验检疫措施;OECD国家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和最不发达成员造成的不公平等新老贸易保护方式,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其负面作用更加突出。
贸易不平衡既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一方面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和欧日大量贸易顺差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到工业国家战后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存在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量不增收的问题。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石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