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 不怪 不易——评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怪论文,不偏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和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变化,今年高考历史科第一次以做了较大修改的《考试说明》为依据命题,第一次完全以高中历史教材为考生的知识范围,第一次不将世界古代史纳入命题考试的基本内容。历史试题坚持了近年改革的总趋势,在处理高校招生需要与中学教学实际这对矛盾上,朝着和协、兼顾的方向前进了一步。试题不偏、不怪、不易,平中出“奇”、稳中有变。
第一,今年试题内容在对重点问题或基本问题上,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不在边边角角里寻找“填空”,挖掘“选项”;问答题适当降低了理论的比重和思维的深度,加强了对教材知识的依托。从命题的角度看,第Ⅱ卷的难度略有回落,避免了靠考“偏”、“冷”知识的记忆程度提高试题区分度;避免了由于试题能力要求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相距太大,使相当一批学生在高分值的问答题面前无从下笔的偏向。
第二,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功能明显拓展、难度明显加大。一是选择题中仅体现《考试说明》中第1、2项能力要求的试题进一步减少。二是“材料型”选择题的量比去年增加(去年1题3分,今年5题13.5分),在选择题中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对材料所涉及的教材内容理解的透彻程度,在新的情境中正确选择新结论的迁移能力。
第三,材料题中出现较为典型的、以考查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提炼概括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试题,即第39题。命题者要求考生在阅读全文后,从鉴别原文具体史料价值的角度来提炼概括要点,同时转换成现代语言,在此基础上推断出历史结论。这种材料题适应了考查文科学生进入高校后应具备阅读、使用原始资料的能力的需要,反映了命题者对于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在操作上的新进展。
第四,今年试题突出了发挥“历史”借鉴功能、教育功能的作用。例如第42题,要求考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4次变化、原因、内容和结果,以及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命题者把历史启迪渗透在考题之中。不少教师认为第42题立意新颖、内涵深刻、起点适中、答案精当,具有很好的导向,并提醒我们要重视当代史的教学。
第五,由于今年历史试题中材料阅读量大大增加,致使众多考生难以完卷,因而,适当降低问答题难度,以便提高得分率的愿望也难以兑现。另外,试题中存在着个别题内容超纲,个别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的提问指向性不明确,有的试题答案要点不全等问题,需要研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