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学习的催化剂论文_茆桂红

让评价成为学习的催化剂论文_茆桂红

茆桂红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工子女和父母一起大量外出,农村中学的生源出现了萎缩,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人数少于30人的小班。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采用“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教学模式,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合作”,不断地转换师生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便最大限度地促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

关键词:小班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方法

什么是小班化教育?笔者认为,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固然是小班化教育的一个特征,但绝不是本质特征。它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

小班化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评价的变化,也就是把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过程评价丰富了原有的考试方法,尤其在对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评价上有了全新的拓展,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评等的互动评价。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在自己的小班化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如下四种英语教学评价方法:

一、鼓励评价

鼓励评价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学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鼓励评价分为以下几种:

1.多样的口头表扬

过去英语教学的评价,仅限于教师口头上的一些“Good”“Very good”等简单评定。起初,学生对教师的这些语句还会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愉悦感。久而久之,他们对这些单调的句子就失去了兴趣。随着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较难的形容词,比如“wonderful”“perfect”等,也可使用一些时尚的形容词,如“cool”等。比如在学生刚学了形容词的比较级,我们可以用“good”“better”“best”等一组词来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2.丰富的体态语言

笔者认为,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教师对小班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对同伴的出色表现做出肯定的反应,一起鼓掌为其喝彩;树起大拇指表示对他们的钦佩……

3.趣味性的奖励制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还可以给学生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如游戏胜利的小组,用一些糖果作为奖励,给课堂小竞赛优胜的学生一些本子、铅笔等文具用品作为奖励,让学生能够忘掉学习的压力,在轻松的环境和心情下学习。这些均得益于我们暑期英语教师引智培训时,外教的教学方法。

二、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学生集体的观念,形成伙伴学习的习惯,是十分有效的。

小组评价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活动。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改变座位排列方式,使课桌摆放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实施小组评价,笔者首先将座位安排成小组围坐式,以利于集体讨论。其次,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做出,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的评论,互相做出评价。再次,让学生进行评价的体验和验证,就是把评价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使每一位学生都运用评价的结果,在证实其真实性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掌握,发展相应的能力。最后,凡是获得成功的小组都能得到全班的首肯,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享受小组成就的愉悦。

小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协助、相互竞赛、相互促进,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记得以前在学习8A unit 1 Best Friends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表格:

BettyMaxMay

appearance

personality

abilities

Future plans

学生二人合作,互相督促,任务很快完成。学生小组开始讨论,各抒己见,参与学习的热情极为高涨。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主要是一些后进生。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教学单一的模式,也使得每位学生了解了本课的内容,帮助了一些困难的同学。

小组评价还可体现在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笔者第一届小班教育时教七年级两个班,七年级(1)班32个学生,七年级(2)班30个学生。笔者将30个学生的班级分成了5个小组,每6个学生一小组。每天每组有一小组长,6人轮着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本组较好的学生的帮助下当小组长,这样就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会因没当小组长而自卑。小组长的责任除了以前收发作业外,还要在上课时用英语汇报本组的基本情况、批改本组的练习和听写。此外,笔者还要求他们在批改时加上自己的评语。有些学生写的“很棒”“加油”“别粗心”“you are top.”“you are the best.”等等,甚至有的写了一大段鼓励的话,有的还像一些诗歌。笔者会把每组的一些代表的练习和听写贴在墙上,有进步的,有认真的,当然也有一些不认真的。很多评语,学生很喜欢,反映很好。七年级(1)班也有分组,也有小组长,但是没有要求小组长批改练习,任然由教师批改。就听写,笔者将两个班的情况做了调查。笔者每天都听写前一天学习的内容,一周结束时将一周学的内容用小半张练习总结一下,都是平时听写的内容。笔者平时的听写,一个班是小组长批改,一个是笔者自己批改的,一个月的周末小结成绩如下:

七年级(1)班(无自主评价的班)周末小结成绩

90分以上80分以上70分以上60分以上低于60分

第一周910643

第二周47993

第三周711653

第四周812642

七年级(2)班(自主评价的班)周末小结成绩

90分以上80分以上70分以上60分以上低于60分

第一周89743

第二周47883

第三周68763

第四周812523

通过以上的调查,笔者总结出,由学生自主评价的七年级(2)班与无自主评价的七年级(1)班周末小结成绩基本相同,还有上升的趋势。但七年级(2)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气氛比较活跃。

三、无等级评价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多次、多重、多元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评价是发展性的,无压抑感,比较自然,能产生自我激励的作用。无等级激励性评价是在德育新课程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所谓“无等级”,就是参加新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不评等级,注重学生个体纵向健康成长;所谓“激励性”,就是以敲个“笑脸”或其他符号为手段来激励学生。

取消用分数或等第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代之以“达到”“稍欠”“需努力”等暗示性的评价语言。为学生提供多次机会,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可以反复申请进行评价,直到学生自己觉得满意为止。

四、反馈评价

小班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面向全体,强调全员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扩大了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每一位学生都能上黑板写字;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作业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每一位学生都能走出座位,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教室及走廊的环境布置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展览出来,这样的反馈是无声的评价,对学生是莫大的鼓舞。如:即时评价,当场面批、及时订正、多元评价等,这种评价摒弃书面考核的单一做法,全面检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多次评价,即淡化考试,重视平时随机练习;分层评价,即将弹性作业和交互评价相结合。

总之,若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得当,教师能从评价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学生也能从中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找到不足之处。由此可见,正确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和心情下学习,能让他们感到学习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论文作者:茆桂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让评价成为学习的催化剂论文_茆桂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