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和构建质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料论文,层次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指导思想上一元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唯一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做到两条,一是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是必须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反映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靠这个指导思想取得胜利的。这方面,要记取的是苏联和东欧因指导思想的混乱导致剧变的教训。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厦的基本设计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也许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但绝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的和谐文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同时并不否认其他优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这表明了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的文化形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显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
在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文化的“共同语言”,也呈现出抗日—民主—马列主义这样的梯层结构,是体现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关系的典范。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层和多样的格局中,也有一根政治底线,也有一种呈梯次延伸的“共同语言”。对此,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他认为,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便可视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关于“共同语言”,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可以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语言”[3]。这三个层面,显然也是呈梯次延伸的,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新时期统一战线中,也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文化、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的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的文化。这种文化分层,符合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也必然会在一元化和多元化之间表现出类似的梯层结构。
由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潮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引导多元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有机成分,关键是增强它们对指导思想的认同,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内涵,增强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用一元化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性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指导思想在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层次: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4]“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5]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文化和谐了,就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共同理想能够把亿万人民凝聚在和谐文化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超越具体利益关系而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对共同理想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深化改革、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原有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触及,社会利益关系将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将会加大,同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这已经对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提出挑战。能否始终坚定全体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只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担负着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先进文化能培养人的信念,锻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则会污染人的思想,腐蚀人的灵魂,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科技文化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昌明、教育兴盛带来的必然是文化的繁荣。科技文化不仅引导人们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对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决不能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只求形式忽视内容,只求外在忽视灵魂。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荣”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八荣”与“八耻”的分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三个层次:正确的舆论导向。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与非主流文化的积极成分统一起来。正确的文化导向,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必须掌握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提高引导水平,形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以及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舆论。
引导非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对整合各种文化意义重大。从辩证的观点来看,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文化上的不同见地,才有文化的和谐相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个性文化,它所强调的个性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宣扬的那种自私的个性,而是与集体性相和谐的个性,是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激励和鼓舞每个人为国家的利益,为美好的理想锐意进取的丰富和完美的个性。各种文化、学说、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批评、争奇斗艳,可以促进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但是,“百家”、“百花”无论怎样“鸣”和“放”,都不应该与国家意识形态相抵触。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不是重合或平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偏移度,甚至会有很大差别。这种“文化偏移”现象,一方面促使主流文化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合理的成分,从而得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主流文化随之偏离,冲击和动摇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设和谐文化,不能忽视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引导,为我所用,使之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因此,不能武断地取消或消灭非主流文化,而要积极引导,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尊重个性文化,提倡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力戒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质料
(一)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强调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进一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挥指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指导地位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表现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表现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因
在中国古代,“和谐”的实质是指尊重差异,注重协调。“和谐”从哲学范畴到后来成为伦理准则,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其文化意蕴包括:小康社会的理想层面、大同社会的理想层面、近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等。这些文化意蕴,在民众心中积淀深厚,经过发酵、蒸馏、升华,成为今天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价值体系,和谐的文化成为教化后代的文化内容,这些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荣辱观,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撑,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对调解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对超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文化侧重现实的致用;中国文化重视群体的正义,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正义;中国文化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文化重视人际的界分;中国文化侧重价值的完满,而西方文化侧重人生目标的实现[6]。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路径差异,提供了文化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西方文化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补中国文化“有神乏体”之弱,而中国文化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又可以修西方文化“有体乏神”之缺。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智慧,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质料后,更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开新。
(四)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共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孤立封闭的,它还要与国外优秀文化共处、共生,这是“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适度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仅要实现内部文化和谐,还要走出国门,实现外部和谐或“跨界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7]。“不同”可以引申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在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差异。我们要与他人和谐相处,不必盲从附和他人的文化习俗,但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这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优秀之处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材料。例如,西方进步的社会理想;西方的艺术形式以及表达这些艺术形式的技术手段;西方的先进生活方式以及优秀文化观念系统等。这些外来文化因素经过中国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后,就成为中国人生活背景的一部分,也使中国文化因其多元性而具备了世界意义。当然,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必须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和谐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