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柱外科手术中严重脑脊液漏的治疗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曾艳平[1](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孔庆捷[2](2020)在《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在我国拥有着巨大的患者群体,其可导致四肢与躯干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手术治疗通常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OPLL的手术治疗可归纳为前路、后路两类。以往研究表明,前路手术方式可获得较比后路手术更佳的术后疗效。然而前路减压手术将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要求术者技术较高,且在长节段OPLL的手术治疗中存在颈椎稳定性重建困难的问题。因而,针对OPLL理想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脊柱外科争论的话题。我们前期提出了针对OPLL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即颈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ACAF技术通过完成椎体骨化物复合体(vertebral-OPLL complex,VOC)的游离、前移来完成前方减压,而未直接切出后纵韧带骨化物,从而获得了传统前路手术直接减压的良好手术效果,同时也兼具了传统后路手术的手术安全性,且在临床研究发现其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传统前路手术。但由于ACAF技术需要切除椎体两侧部分结构,使其游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对颈椎内在稳定性的破坏,但ACAF又采取了类似ACDF的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方法而避免应力集中的发生。因而,ACAF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行为特性值得深入研究明确。同时,ACAF的解剖学研究尚未完善。对于脊柱外科医师,想要很好的掌握这项新技术,对其深入透彻的解剖理解,尤其是在明确术中开槽截骨的解剖标记、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性以及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对比分析ACAF、ACDF、ACCF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以验证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ACCF、ACDF的相关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通过对新鲜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和OPLL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研究,评估ACAF技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并指出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考依据。研究目的通过与主流颈前路手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证实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证实ACAF技术在椎动脉损伤方面的安全性,并明确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为今后其应用于颈椎个性化手术,以及临床改进手术技术、提升手术疗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使用18具尸体脊椎的C1到T1区域来测试屈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的ROM(2Nm)。设置循环疲劳负荷测试条件为:循环载荷3Nm、频率2Hz、循环3000个。根据手术方法将所有标本随机分为三组:ACDF,ACAF和ACCF组。它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测试:(1)完整状态的ROM测试,(2)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3)循环载荷试验,n=3000,(4)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2、建立健康成人完整颈椎(C2-C7)的有限元模型。构建三种颈前路术式模型:(1)完成C4、C5前移的ACAF;(2)完成C4、C5椎体次全切除的ACCF;(3)完成C3/C4、C4/C5和C5/C6椎间隙减压的ACDF。于C2参考点施加不同方向上的2Nm纯力偶矩加载以及垂直与C2上界面向C7方向的75N垂直加载,以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对各组模型的活动范围、终板应力、内固定系统应力、内置物应力及螺钉椎体界面应力进行分析比较。3、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ACA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CT影像信息。测量7个影像参数:双侧钩突尖的距离,双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双侧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双侧极限倾斜角度,双侧底部极限侧方减压距离,减压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对11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2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4、回顾性分析47例采用ACAF或ACC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像学信息。测量3个术后影像参数:减压开槽宽度,双侧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各手术节段的脊髓横径。对3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4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双侧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至椎间孔的长度,双侧脊神经前根下倾角的角度。结果1、各组术后在各方向上的节段及整体ROM均较完整状态下显着降低,而各组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较比术后的ROM有所上升。评估时间和手术方法的交互效应没有显着性,这显示各组节段及整体ROM的变化趋势是平行的。其中,ACCF组术后及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均明显大于其它两组,而ACDF组与ACCF组之间未见显着性差异。2、ACAF和ACDF术后ROM下降幅度大于ACCF,尤其是在前屈位、侧弯位。ACCF内固定系统中的应力峰值高于ACAF和ACDF,且螺钉钛板连接处应力最为集中。ACCF于C3、C6螺钉椎体界面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ACCF和ACAF内置物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DF。ACCF上下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3、双侧钩突尖的距离从C3至C6逐渐增大,且男性组显着大于女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和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在C4水平最小,但各节段的数值均大于2mm。极限倾斜角从C3至C6逐渐减小。ACAF术后的影像测量结果及解剖测量结果均显示开槽宽度大于双侧钩突尖的距离,而各节段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均大于2mm。4、ACAF的减压开槽宽度明显大于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C5-C8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的起始点的位置逐渐变高,且距离对应水平的椎间孔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C5-C8脊神经前根自头端向尾端逐渐变陡。ACAF组各节段的减压开槽宽度均显着大于ACCF组,且ACAF组各节段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普遍显着优于ACCF组,而ACAF组左侧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要优于右侧。结论本次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证实,ACAF技术可获得与ACDF相近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并且明显优于ACCF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理论在ACAF技术中同样适用,ACAF的内固定失败、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及内置物下沉风险均小于ACCF,但其内固定失败及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的风险仍大于ACDF,尤其是在旋转活动中。而在骨融合方面,ACAF要优于ACDF。同时,通过尸体解剖学及临床影像学研究证实,钩突可以被作为术中的有效解剖标志以保持ACAF术中减压的正确方向,从而避免损伤椎动脉,即使是面对极外侧型、宽基地型的特殊类型OPLL病例,采用限制的斜行开槽或底部侧方减压的方式也具有安全性,并且ACAF技术可以对椎间孔入口区做到有效减压,其减压开槽宽度可以包含双侧脊神经前根起始点及椎管内向外侧、向尾端走行的大部分脊神经结构。这项研究将为ACAF技术现有临床效果的解读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对其提高临床实践操作和完善预后康复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ACAF技术的临床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可成为治疗多节段OPLL的一种合适术式选择。
张佳琦[3](2020)在《加压包扎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背景: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数量及复杂程度的增加,其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假性硬膜囊肿甚至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各种形式的脑脊液转流,体位调节,及时更换敷料,延长引流时间以及间断夹闭引流管等,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其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也同时存在各种相应并发症。如脑脊液过度转流可能出现低颅压相关并发症,体位调节治疗存在患者依从性差以及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其他因素比如操作过程的复杂都限制了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的常规应用。加压包扎治疗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对硬膜囊内脑脊液压力影响较小,而且理论上增加切口外的压力可以减少脑脊液在切口内的聚积,促进愈合,但相关的治疗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加压包扎方法对于脊柱后入路手术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脊柱外科后路手术术中及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共24例的相关资料,根据术后的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A组(13例)采用切口外加压包扎的治疗方式,加压时间为3周,直至切口完全愈合。B组(11例)采用常规单纯更换敷料的治疗方式。术中以连续缝合方式严密缝合硬膜,针距<3mm。较大的硬膜缺损或位于腹侧及神经根袖处无法直接缝合的硬膜损伤,使用人工硬膜补片进行修复。严密缝合深筋膜层,保留棘突的节段将深筋膜缝于棘上韧带处,针距<1cm。术区放置常压引流,如果术中未发现硬膜损伤而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及时将负压引流更换为常压。当引流盒内液体变清亮且小于30ml,同时无脑脊液经切口流出后拔管。如果引流盒内液体在3-4天变清亮后但量仍然较多,则将引流管间断夹闭8-12小时后打开引流12h,如果夹闭期间未出现神经症状则延长夹闭时间,直至引流量小于30ml后拔管。两组患者出院前均常规行切口周围局部超声检查,统计相关数据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4例脊柱后入路手术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统计数据如下:切口外加压包扎组(A组)13名患者中共2名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5.4%。所有患者的脑脊液漏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成功率100%。平均每日引流量为270.25±68.96ml/d,引流停止时间为59d,平均时间6.92±1.19d,引流期间总引流量为1863.08±545.74ml,单日最大引流量为495.38±96.68ml。2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低颅压发生率15.4%。1例患者于术后第3日发现切口外加压纱布浸湿,打开一侧敷料观察后发现距切口头端约1cm处愈合不佳,长约2cm,有脑脊液漏出。以角针深缝合后局部加压,继续行加压包扎治疗方法至术后3周,拆除加压包扎后切口甲级愈合。其余12例患者术后3周后拆除加压包扎纱布包后,11例切口甲级愈合,1名患者切口有两处约0.5cm不愈合(见图5A),但未见感染征象,无积血及积液,给予局部理疗,1周后完全愈合。采用单纯常规更换敷料组(B组)11例患者中共10例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为90.9%。共8例患者脑脊液漏得到控制,治疗成功率72.7%,其余3例患者引流量术后1周仍没有减少趋势,更换加压包扎后引流量明显减少。平均每日引流量为338.27±47.16ml/d,引流停止时间为817d,平均时间10.82±2.71d,引流期间总引流量为3644.55±1085.70ml,单日最大引流量为620.91±131.30ml。7例出现头晕头痛,低颅压发生率63.6%。4例术后第1天脑脊液经切口流出,1例术后第3天脑脊液经切口流出,根据脑脊液漏出量每天更换敷料1-4次。1例患者切口于术后11天感染,经二次手术清创后治愈。两组平均每日引流量,引流停止时间,引流期间总引流量,单日最大引流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下积液发生率(15.4%)低于B组(90.9%),A组脑脊液治疗成功率(100%)高于B组(72.7%),A组低颅压发生率(15.4%)低于B组(63.6%)。结论:加压包扎治疗可以通过减少皮下积液从而促进切口愈合,而且低颅压相关并发症相对较少,疗效确切,可常规用于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邵富强[4](2020)在《声压辨识在安全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高速磨钻是脊柱后路手术中不可取代的切骨动力装置,但是面临着术后神经并发症的风险。掌握安全使用高速磨钻是目前脊柱外科医生必须跨越的最具挑战性的操作技术,但学习曲线较长。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拟通过标本及临床实验,在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手术中,采集、检析磨钻切磨过程中的声压特征,基于声压特征辨识被切磨组织类型(松质骨、皮质骨、关节突关节)并检测皮质穿透,实现风险预警,为基于声压特征的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手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将微型实验猪颈椎标本以俯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仔细解剖,暴露脊柱后方骨性结构。利用高速磨钻以垂直递进方式沿椎板-关节突间沟或椎板三角穹窿顶部切磨C3-C7椎板。首先使用5mm西瓜磨头切断椎板背侧皮质骨和松质骨,形成5mm宽的骨槽;用2mm西瓜钻头将骨槽底部(椎板腹侧皮质骨)磨穿,作为单开门手术开门侧或用作切除椎板。垂直递进即连续垂直切磨:切磨方向垂直于椎板,依次切开背侧皮质、松质、腹侧皮质直至穿透,加深骨槽深度;递进轨迹为自尾端向头端,递进步距为磨头半径,延长骨槽的长度;经连续垂直切磨,最终形成以磨头直径为宽度的纵行骨槽。2、将微型实验猪胸、腰椎标本以俯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暴露棘突、椎板、关节突等结构并尽量保留周围软组织。在高速磨钻辅助下,采用垂直递进方式,以八边法首先切除上一椎体的椎板(第1边)和两侧的下关节突(第2、8边,上根黄通道);然后切除下一椎体的椎板至两侧椎弓根内缘(第5边);切除下一椎体的峡部背侧皮质,将两侧上关节突基底与椎弓根的交界部铲薄、切断下根黄通道(第4、6边),至此,上关节突的骨性依托已经完全切断;最后,切断椎旁肌、肋间肌筋膜、神经根悬韧带在上关节突外侧的附着(第3、7边),完成T8-L5节段经根黄通道八边法关节突整块切除。使用高速磨钻以垂直递进方式沿双侧椎板-关节突沟纵行开槽,切断椎弓根内侧的椎板双层皮质及下关节突内侧半,在与上、下椎体交界的椎板间开横槽,切断椎板与椎弓的骨性连结,整块抬起椎板,完成T8-L5节段传统椎板切除。3、将微型实验猪颈、胸、腰椎标本以俯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去除周围软组织,直至暴露椎板、关节突关节、侧块、横突等进钉点骨性标志。确定C3-C7、T8-T12、L1-L5椎弓根钉入钉位置,颈椎置钉点位于上关节突侧缘与侧块交界处的内侧、尾侧1mm处;胸椎入钉位置位于上关节面、椎弓峡部和横突形成的三角形的中间;腰椎置钉点为椎弓峡部和横突的交界处。利用2mm高速磨钻自入钉位置平行于终板、以一定的内倾角建立椎弓根钉置钉导孔,颈椎内倾角为25-45°,胸椎内倾角为15°,腰椎内倾角为5-10°。以上一椎体棘突基底部中上1/3为L1-L5经椎板关节突钉入钉点,利用2mm高速磨钻自一侧入钉点依次穿过对侧椎板、关节突关节面、下一椎体椎弓根建立置钉导孔,置钉方向为向外侧倾斜40-50°,向尾侧倾斜45-60°。4、临床实验前前报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020年2月-2020年5月,采用单纯椎板切除、单开门及双开门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患者各2例,采用经根黄通道关节突整块切除和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管狭窄患者各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X线、CT及MRI确诊。患者全麻后以右侧卧位固定于手术床上,手术过程如方法1-2所示。为避免磨钻穿透椎板损伤脊髓,在各手术中,均不采集皮质穿透的声压信号。5、在以上标本及临床实验中,用微型麦克风采集磨钻切磨过程中的声压信号,标本实验中麦克风以金属夹具固定于磨钻手柄侧面,临床试验中麦克风以无菌手术膜覆盖后固定于床旁输液架上,远离术野。利用时频联合分析方法,对以上声压信号进行多层小波包分解直至每一个节点只含有一种谐波成分,其频率为磨钻主轴频率整数倍。各次谐波幅度的大小可反映切磨状态,计算前几次谐波成分的幅值,作为声压特征,以分辨被切磨组织类型并检测皮质穿透。结果:1、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在门轴侧,椎板松质骨幅值小于腹侧皮质骨幅值,在1-4 k Hz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5 k Hz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开门侧或椎板切除部位,椎板腹侧皮质骨的幅值明显大于皮质穿透的幅值且具有统计学差异(1-5 k Hz,p<0.001)。2、胸、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椎板松质骨和皮质骨、椎板皮质骨和皮质穿透、根黄通道皮质骨和皮质穿透的谐波幅值在各个频率下具有显着差异(1-5 k Hz,p<0.001),根黄通道松质骨和皮质骨幅值在2-4 k Hz具有显着差异(2 k Hz,p<0.001;3-4 k Hz,p<0.05),在1 k Hz和5 k Hz没有差异(p>0.05)。3、椎弓根钉置入过程中,椎弓根/椎体松质骨和皮质骨幅值在所有频率下均具有显着差异(1 k Hz,2 k Hz,4 k Hz,5 k Hz,p<0.001;3 k Hz,p<0.05);皮质骨和皮质穿透幅值在所有频率下均具有显着差异(1-5 k Hz,p<0.001)。经椎板关节突钉置入手术中,松质骨和皮质骨幅值在所有频率均具有显着差异(1-4 k Hz,p<0.001;5 k Hz,p<0.05);松质骨和皮质穿透幅值、松质骨和关节突关节面幅值、皮质骨和皮质穿透幅值、皮质穿透和关节突关节面幅值在在所有频率均具有显着差异(1-5 k Hz,p<0.001);皮质骨和关节突关节面幅值在1、2、4、5 k Hz具有显着差异(p<0.001),在3 k Hz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筛选与验证: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中,松质骨幅值始终小于皮质骨(1-3 k Hz,p<0.001;4 k Hz,p<0.01;5 k Hz,p>0.05);胸椎传统椎板切除手术中,在1-4 k Hz皮质骨幅值大于松质骨(p<0.001),而在5 k Hz松质骨幅值大于皮质骨(p>0.05);胸椎经根黄通道关节突整块切除手术中,松质骨幅值在1 k Hz大于腹侧皮质骨(p>0.05),在2-5 k Hz小于腹侧皮质骨(3 k Hz,p>0.05;2、4、5k Hz,p<0.001)。结论:标本实验结果及临床筛选验证证明,在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手术中,利用声压特征可以准确实时辨识切磨状态(松质骨、皮质骨、皮质穿透和关节突关节面),精准控制磨钻界深和方向,实现风险预警。该研究丰富了脊柱手术感知物理量,确立了声压反馈辨识磨钻切磨状态的方法,为建立基于声压特征的安全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手术提供实验依据。
马金铭[5](2020)在《显微镜下微型钩刀辅助颈椎前路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型钩刀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索使用显微钩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行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45例。所有病例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或以脊髓型为主要症状的混合型颈椎病,归纳划分为常规组和钩刀组。常规组(A组)25例,术中常规使用枪式咬骨钳分离软组织致压物,其中C4/5有8例,C5/6有14例,C6/7有3例;钩刀组(B组)20例,术中使用微型钩刀分离软组织致压物,其中C4/5有5例,C5/6有11例,C6/7有4例。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及症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表现,其中7例伴后纵韧带骨化,15例存在颈椎不稳。两组术后处理均相同,术前、术后随访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颈部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及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受损指数调查问卷、Cobb角比较(度)、术中以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务人员进行,过程均顺利完成,无神经损伤,无感染、螺钉松动等情况发生。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50±15.17ml),B组平均出血量为(10.83±5.27ml),B组较A组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90.64±15.27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60.58±10.16min),B组较A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的1、3、6、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改善率、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以及受损指数、Cobb角(度)相比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随访的1、3、6、12个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显微镜下微型钩刀进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
雷毕鹏[6](2020)在《腰椎术后感染与脑脊液漏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术后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内固定手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多发病于术后一周左右,多呈急性发病,迁延难愈,症状明确,但较难诊断。患者多出现发热(局部或者全身)、局部肿胀、伤口渗出等症状,少部分病例感染侵入椎管导致意识模糊,虽大部分病例仅表现于局部感染症状,但感染易加重或恶化,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并需要花大量时间治疗,也极难确认感染完全治愈,最终导致患者局部伤口窦道发生、长期发热、内固定外露甚至死亡威胁。同时它也有可能也会导致费用增加,甚至需要二次手术的风险。据相关资料统计,全球范围内腰椎术后感染的发病率约为0.7-12.0%。脊柱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肥胖、糖尿病、吸烟)和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入路、融合部位、融合程度、内固定、持续时间大于3小时、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大于3天)。大多数感染(约89%)发生于早期(术后1个月以内),少部分(约7%)为迟发性感染(术后1-3个月)。切口深部感染是SSI最常见的类型(46.7%)。在感染病原体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占感染总人数的80%。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占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者的58%。目前研究显示,腰椎术后感染的治疗措施,主要与感染部位、细菌种类和患者症状有关,对于浅层的局限性感染,大多数患者考虑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需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并予以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定期复查实验室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但面对顽固性、深层面感染,是否行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及医生依然是一个难题。彻底清创后是否需要保存内固定物也存在部分争议。脑脊液漏同样也是腰椎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腰椎手术出现脑脊液漏的概率为5%-9%。有资料表明,相关脑脊液漏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术后概率增加和并发症的加重。硬膜撕裂导致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渗漏的发生率很高。术后一旦发生脑脊液漏,大多数研究表明缝合修补撕裂的硬膜可以阻止脑脊液渗漏。治疗脑脊液漏,最重要的手段是预防,包括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和术中精细操作。与常规微创手术治疗相比,内固定可导致更多的空腔形成。为预防硬膜损伤的产生,椎旁肌填塞是防止小硬膜撕裂的有效措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硬膜撕裂不会导致蛛网膜破裂,脑脊液也不会渗漏。但由于蛛网膜薄而脆弱,任何增加腹腔内压力的行为,如从麻醉中剧烈苏醒、咳嗽、便秘和尿潴留,都会导致蛛网膜撕裂而发生脑脊液漏。所以,即使术中操作精细,术后依然会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脑脊液漏。同时,及时直接缝合修补硬膜撕裂的治疗方式已被广泛应用。目的:研究腰椎术后感染和脑脊液漏的相关性。了解两者同时发生对于患者及医疗方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包括脊柱融合、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和椎体切除)作为实验组,腰椎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如性别、身高、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职业、吸烟与否、饮酒与否、基础疾病、总病程等,排除术前存在感染可能、相关病人资料不完全及相关脊柱肿瘤和结核患者。2、数据收集收集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切口引流量、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再次手术概率和死亡率等相关因素。以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为指导。3、数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录入、处理及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s T tes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其与非参数数据的的分析均采用Mann-Whitney检验。多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Chi-square分析,必要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最后对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探讨脑脊液漏与腰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数据的比值均以P<0.05考虑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2010年1月-2019年12月共行腰椎手术5614例,满足纳入标准患者4955例。感染患者人数152例,医院感染率约为3.06%。2010年1月-2019年12月共发生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患者233例,纳入标准患者221例,伴有感染患者15例,医院感染率约为6.7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引流天数、引流量、患者卧床时间是脑脊液漏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感染患者中,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费用、愈合时间、感染持续时间(通过实验室指标检测)均较为突出。实验组2次手术人数10例,约占样本比例66.6%。对照组二次手术患者人数48例,约占样本比例31.5%。结论:SSI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脊柱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在脊柱融合术后。预防SSI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冲洗、预防性抗生素和术前优化患者因素带来的风险。尽管采取了预防措施,一旦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早期成功清除感染后,仍可保留内固定,但在脊柱融合术后,如果需要终生口服抗生素或者感染未被完全抑制,可考虑通过移除内固定物来去除感染源。在治疗过程中尽早行外科手术干预,有助于修复复杂的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案取决于感染的时间和位置。SSI的时间分类可分为早期、晚期或潜伏期。部位分类可定位局限于椎间盘、深筋膜、浅筋膜和皮下。脊柱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会使患者伤口内部渗出严重、同时由于患者卧床时间延长,会对患者术后的康复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感染概率的增加,也使的患者的术后感染症状更加难以控制。由于感染部位的细菌会随着渗出的脑脊液,在伤口内部蔓延。所以使感染变得更加不可控制,同时也有侵入椎管造成颅内感染的风险。两者同时发生,对患者的预后、费用和死亡率均造成了更坏的影响。所以一旦确诊腰椎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感染患者,建议积极行对症治疗,一旦患者感染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浅层皮肤,便需要考虑对患者伤口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术中发生脑脊液漏患者,可考虑行硬膜修复及抗生素预防性冲洗治疗。
朱美达[7](2020)在《腰椎手术脑脊液漏危险因素分析及超声骨刀应用价值初探》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手术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并探究超声骨刀在腰椎手术中对脑脊液漏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腰椎手术的患者共845例。以是否发生脑脊液渗漏分为渗漏组(67例)和无渗漏组(778例),观察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时间、病程、减压节段等17项指标与脑脊液漏发生的相关性;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赋值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发生脑脊液渗漏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2)回顾性研究超声骨刀腰椎手术应用中对脑脊液漏的影响。根据是否应用超声骨刀减压,采用1:1配对原则将300例患者分为超声骨刀治疗组(150例)及对照组(150例),观察两组患者脑脊液漏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显示,在本研究的845例腰椎手术患者中,共有67例发生脑脊液渗漏,发生率7.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病程、疾病类型、手术类型、硬膜黏连、减压方式、减压节段此9项因素对脑脊液渗漏发生的影响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既往外伤及创伤性治疗、植入内固器、植入融合器,此8项指标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疾病类型中的椎管狭窄、疾病类型中的退变侧弯、手术类型中的翻修手术、硬膜黏连、多节段减压是造成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OR>1,P<0.05);病程、减压方式中的超声骨刀减压是发生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保护因素(OR<1,P<0.05)。(3)超声骨刀减压术的回顾性研究显示,超声骨刀治疗组150例患者中共有8例发生脑脊液渗漏,发生率为5.33%,对照组150例患者中共有21例发生脑脊液渗漏,发生率为14.00%,超声骨刀治疗组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超声骨刀治疗组TNF-a、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通过对腰椎手术脑脊液漏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硬膜黏连、翻修手术、椎管狭窄、退变侧弯、多节段减压为腰椎手术脑脊液漏危险因素;超声骨刀减压、病程<1年为腰椎手术发生脑脊液漏的保护因素。(2)回顾性研究提示超声骨刀减压治疗能够减少脊椎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控制炎性反应,可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状态和预后。
刘国庆[8](2020)在《脊柱转移瘤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恶性实体肿瘤临床治疗手段不断更新,治疗水平不断提升,部分肿瘤病人生存时间显着延长,脊柱转移瘤(spinal metastatic)的发生(发现)率也随之增加,脊柱是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约有30%—70%的肿瘤病人可发现脊柱转移灶。随着脊柱转移癌患者数量的增加,对其治疗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初始认为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加局部放疗是可行的办法,后来的研究认为只行放疗可能更为有效。椎管内的压迫一般因转移的肿瘤破坏脊柱骨质,引起骨质及周围软组织压迫脊髓,同时还可能存在脊柱力学的不稳定,只进行椎板减压无法触及到脊柱转移瘤的主要病变所在。还有研究报道,椎板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的效果是相同的。有一些学者建议局部放疗失败后不应再使用外科技术继续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外科手段的不断更新,现今脊柱转移瘤病人诊疗方案的选择更青睐外科手术,而现在不断更新和进步的外科技术与辅助器械,更容易达到彻底的椎管减压和稳定的脊柱固定。脊柱转移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可能增加生活成本,文章报道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9%。因此,了解哪些围手术期变量能预测术后30天的并发症将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指导治疗决策和完善术前知情同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后续制定新的脊柱转移瘤预后评价系统提供临床数据支持。越来越多的脊柱转移癌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有关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国内外研究仍少之又少,本研究旨在对脊柱转移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策略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对2016年7月—2019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二病区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是经术前病理穿刺检查和(或)术后病理送检确证的实体恶性肿瘤脊柱转移患者。所有病例的手术方案均是综合患者原发肿瘤情况、身体状况、脊柱转移情况及患者经济条件后个体化制定的,总的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开放手术。统计一般人口特征、身体状况、血液学检查结果、原发肿瘤及椎体转移情况、术中危险因素、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将卡氏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根据相应标准进行分层统计,计算总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各个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分析是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25.0中文版,IBM公司,阿蒙,纽约)进行的,因统计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所以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H(K)检验,p的结果<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BMI、低蛋白、d-手术时间、d-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是影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原发肿瘤类型、脊柱转移部位、脊柱转移数、术前贫血、d-卡氏评分在本研究中不是影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2年龄、BMI、术前低蛋白、d-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3术前低蛋白、d-手术时间、d-术中出血及手术切口长度是影响脑脊液漏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4 d-手术时间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31);5年龄是影响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p=0.017);6术前低蛋白、d-手术时间、d-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是影响术后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39.6%,年龄、BMI、低蛋白、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临床医生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能给患者的治疗带去的影响,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杨长青[9](2020)在《显微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40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腰椎椎间融合术(LIF)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经典术式且疗效确切,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亦受到充分肯定,随着融合术式不断发展,微创腰椎融合技术也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广泛接受。本研究采用显微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二者优劣,为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加合理有力的依据,使患者从中受益。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腰椎退变性滑脱合并椎管狭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27例,重度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再狭窄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开窗术后复发1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40例)和TLIF组(47例)。MIS-TLIF组均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联合目镜下直视技术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间融合术,TLIF组行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两组患者的腰痛及下肢痛情况。采用影像学动态X片(Simmons法)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1)围手术期资料: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2)并发症:有无脊髓反应性水肿、脑脊液漏、手术切口感染、尿潴留、神经根损伤、椎间融合器移位、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评估手术安全性;(3)椎间融合情况:手术后6个月以上X线片提示椎间融合器无偏移、周围无透亮区,动力位X线片融合节段角度变化不大于5度为融合;(4)临床疗效:组间、组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指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围手术期资料:MIS-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97.33±5.413min)长于TLIF组(81.36±5.054min),术中透视次数(6.15±0.86次)多于TLIF组(4.26±0.7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1,11.257,均P<0.001);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113.13±7.31ml,64.90±6.40ml)少于TLIF组(175.74±8.14ml,90.21±7.39ml),且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3.68±0.69d,8.35±1.25d)少于TLIF组(6.15±0.72d,10.34±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58,-16.923,-16.220,-8.299,均P<0.001);2.椎间融合情况:MIS-TLIF组椎体间融合率为97.5%,TLIF组融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3.并发症: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硬膜破裂、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未出现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和融合器移位现象。TLIF组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4.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术后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3天MIS-TLIF组腰痛缓解明显优于TLIF组[VAS(1.80±0.61)比(3.01±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天两组下肢痛VAS评分、术后1年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月、术后1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术后1月ODI评分无差异不显着(P=0.064)。结论:Quadrant可扩张通道联合目镜下直视技术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确切,可以达到与TLIF手术类似的临床效果,且术中创伤更小,卧床及出院时间更短,术后患者腰痛缓解更显着,有利于患者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更加契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值得推广。然而,手术时间长、术中辐射剂量大以及陡峭的学习曲线等不足,需要临床医生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为患者制订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李全,张源,梁跃伟,阮锐,赵学凌,谢世伟,张霖[10](2017)在《腰椎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脊液漏(CSF)是腰椎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过去10 a中,在理解脑脊液漏的基础上,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和治疗技术取得重大的进步.回顾以前腰椎手术术中或术后导致脑脊液漏的不同因素及治疗技术的相关文献,提出可供选择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及各种技术,并重点强调目前的治疗趋势.讨论介绍了脑脊液漏的发生因素,基本概念和实践治疗方法.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各种管理技术以及不同预后在本文中做了很好的陈述.然而,目前并没有最理想的治疗技术可供选择,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每种治疗技术的选择依赖于每个外科医生的经验,对患者病情的认识,脑脊液漏的性质和部位,以及依赖现有的设施和设备.
二、脊柱外科手术中严重脑脊液漏的治疗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柱外科手术中严重脑脊液漏的治疗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典型病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CAF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CAF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一)ACAF技术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评估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ACAF技术中颈椎椎间孔、脊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加压包扎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硬脊膜损伤的常见原因 |
2.2 脑脊液漏的形成条件 |
2.3 脑脊液漏的诊断 |
2.4 预防与治疗 |
2.5 并发症 |
2.6 结论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纳入标准 |
3.2 临床资料与分组 |
3.3 术中处理方法 |
3.4 术后处理方法 |
3.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皮下积液发生率和脑脊液漏治愈率 |
4.2 平均每日引流量 |
4.3 引流期间总引流量 |
4.4 单日最大引流量 |
4.5 拔管时间 |
4.6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声压辨识在安全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基于声压特征的切磨状态辨识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标本 |
1.1.2 手术过程 |
1.1.3 声压信号测量系统 |
1.1.4 数据分析 |
1.2 结果 |
1.2.1 松质骨与腹侧皮质骨声压特征差异(5mm磨钻) |
1.2.2 腹侧皮质骨与皮质骨穿透声压特征差异(2mm磨钻) |
1.3 讨论 |
1.3.1 颈椎后路减压手术 |
1.3.2 颈椎后路减压相关并发症 |
1.3.3 颈椎后路钻孔过程中基于声压信号分析的磨钻精准控制 |
1.4 小结 |
二、胸、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基于声压特征的切磨状态辨识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标本 |
2.1.2 手术过程 |
2.1.3 声压信号测量系统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基于声压特征的椎板切磨状态辨识 |
2.2.2 基于声压特征的POT切磨状态辨识 |
2.3 讨论 |
2.3.1 传统PTP减压治疗TSS |
2.3.2 经POT关节突整块切除治疗TSS |
2.3.3 LSS后路减压手术 |
2.3.4 胸、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基于声压特征的切磨状态辨识 |
2.4 小结 |
三、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中基于声压特征的切磨状态辨识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标本 |
3.1.2 手术步骤 |
3.1.3 声压信号测量系统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PS置钉过程中切磨状态辨识 |
3.2.2 TLS置钉过程中切磨状态辨识 |
3.3 讨论 |
3.3.1 置钉点、置钉方向及置钉方法 |
3.3.2 徒手置钉和影像引导置钉 |
3.3.3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中并发症 |
3.3.4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中基于声压特征的钻孔状态辨识 |
3.4 小结 |
四、声压特征在临床脊柱后路减压手术中的筛选和验证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手术过程及声压特征检析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临床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中不同切磨状态声压特征 |
4.2.2 临床胸椎后路减压手术中不同切磨状态声压特征 |
4.3 讨论 |
4.3.1 脊柱后路手术中NLCL发生率 |
4.3.2 临床脊柱后路减压手术中声压特征的筛选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脊柱后路减压与固定手术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显微镜下微型钩刀辅助颈椎前路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腰椎术后感染与脑脊液漏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研究报告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手术方式 |
2.3 术后感染的诊断标准 |
2.4 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案 |
2.5 术后感染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无脑脊液漏患者和脑脊液漏患者的感染率对比 |
3.2 两组间(实验组感染伴脑脊液漏组、对照组感染无脑脊液漏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实验室结果之间的比较 |
3.3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术中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
3.4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术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
3.5 实验组相关病例的术后检查 |
3.6 实验组相关病例二次手术 |
第4章 讨论 |
4.1 术前相关因素对于脑脊液漏和感染的影响 |
4.2 术中相关因素对于脑脊液漏和感染的影响 |
4.3 术后相关因素对于脑脊液漏和感染的影响 |
4.4 脑脊液漏导致腰椎术后感染的易感细菌 |
4.5 脑脊液漏导致腰椎术后感染的诊断 |
4.6 脑脊液漏导致腰椎术后感染的治疗措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突出症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腰椎手术脑脊液漏危险因素分析及超声骨刀应用价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基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3.2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
3.3 回顾性研究中超声骨刀治疗组与对照组脑脊液漏发生率及各项预后指标对比 |
4 讨论 |
4.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4.2 脑脊液渗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分析 |
4.3 超声针刀治疗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分析 |
4.4 脑脊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脊柱转移瘤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柱转移瘤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前景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显微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40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10)腰椎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文献筛选 |
2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发病率 |
3 椎术后脑脊液漏 |
3.1 脑脊液漏的病因分析 |
3.2 脑脊液漏的临床表现 |
3.3 脑脊液漏的检查方法 |
3.4 脑脊液漏的治疗和护理 |
3.5 脑脊液漏的预防 |
4 总结 |
四、脊柱外科手术中严重脑脊液漏的治疗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孔庆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3]加压包扎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疗效观察[D]. 张佳琦. 吉林大学, 2020(08)
- [4]声压辨识在安全脊柱后路减压和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D]. 邵富强.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显微镜下微型钩刀辅助颈椎前路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D]. 马金铭.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6]腰椎术后感染与脑脊液漏的相关性分析[D]. 雷毕鹏. 长江大学, 2020(04)
- [7]腰椎手术脑脊液漏危险因素分析及超声骨刀应用价值初探[D]. 朱美达.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脊柱转移瘤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D]. 刘国庆. 郑州大学, 2020(02)
- [9]显微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40例[D]. 杨长青.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腰椎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J]. 李全,张源,梁跃伟,阮锐,赵学凌,谢世伟,张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