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依靠群众推动改革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发展论文,坚定论文,群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始终把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任务,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上,把自己力量的源泉放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基点上,并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群众路线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依靠这条路线,我们党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前,党要完成所面临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艰巨任务,必须更加重视群众路线,更加坚定地依靠群众,更加重视发挥群众的作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取私利,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它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群众谋利益。这既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必须使每一个党员干部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是干部的为官之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能否坚持好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不是一般的思想作风问题,而是要不要保持我们党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节操问题,是党性、人生观、世界观问题。不论形势和任务、环境和条件发生什么变化,一切为了群众这一条始终不能变。只有永远坚持这一条,才能在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做到相信群众、团结群众,才能自觉走好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群众问题上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它成为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自觉行动之后,才会对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使我们的党员和党的干部坚定不移地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从思想上摆正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要充分地相信群众,坚定地依靠群众。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潜力在群众,发展的动力在群众,稳定的基础同样在群众。改革是为了使群众中蕴藏的各种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更具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只有充分发挥群众在改革方面的创造潜力,我们才能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困难,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群众多一份理解和支持,改革就多一份动力;群众多一份创造,改革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因此,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将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充分地相信了群众、是不是坚定地依靠了群众。加快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需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和科技体制作保证。但它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却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粮食要农民群众一粒粒种出来,工业品要工人群众一件件生产出来,高新技术产品、新的科技成果要科技人员一项项发明创造出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构成社会文明成果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努力和奉献。对中国来说,12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生存负担,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如何把我们国家的生存负担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通过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改革与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环境。而稳定的环境最核心的又是民心的稳定。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广大群众是衷心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因为这些路线和政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我们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群众又拥护我们党的路线和政策,这是民心稳定的根本所在。当然,具体到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群众可以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但那不是对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怀疑,而是对我们某些具体工作上的偏颇和缺陷的不满。我们应该把这些意见看作改进自己工作的动力。相信只要自己是忠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努力保证决策和措施的正确,有了失误也能及时改正,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领导必须做出样子。走好群众路线,说到底是个干群关系问题。在干群关系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我们有些地方在群众中推动工作有困难,有些干部组织群众开展工作缺乏号召力,原因在哪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有些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不坚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榜样力量差,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甚至以权谋私、胡作非为,因而脱离了群众,使群众不满意。因此,能不能真正搞好干部群众关系,关键不在群众而在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本身。只要我们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清正廉洁,工作勤奋,艰苦奋斗,埋头实干,我们就一定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领导就一定会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群众也就一定会团结在我们周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个十分通俗的道理,对领导干部来说,确是能否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的一个秘诀。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就必须经常地深入群众。群众路线作为一种立场、观点、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统一的。它来源于实践,指导着实践,集中表现为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群众路线的这个突出特点,就决定了它的贯彻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必须坚持经常,体现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往复的过程之中。只有经常地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才能及时从群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更好地坚持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工作方法,才能确保决策正确、实施有效。当前,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接触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意见。否则,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并将正确的决策落到实处。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坚决克服那种浮在上面的不良作风,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把正确的决策交给群众,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引导群众前进。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环境和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切实保证,是真正依靠群众的必然体现。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情况,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公开政务、实施监督的各项制度,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反映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呼声,积极维护他们的利益。要在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要加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街道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本单位各项事业的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作用,同时履行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责。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必须重视教育和引导群众。坚定地相信、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是群众路线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作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他们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党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这是我们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基本出发点。但另一方面,群众的自发实践活动,在其组织起来之前,往往处于游移、分散状态,认识不一致,方向不明确,作用力不统一。要把这种离散、游移的力量组织成为一个目标明确、统一向上的合力,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创造历史的群众实践活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担负起先锋队的责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前进。特别是因为群众客观上总存在着先进、中间、落后三种状态,在群众的觉悟程度还没有得到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先锋队对教育、引导群众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重视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重视把社会主义道德纪律变为群众的行为规范;重视经常向人民群众进行形势、任务、政策的教育,把面临的困难向人民群众讲清楚,使人民群众自觉地遵守政策、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任务;重视以平等的态度和民主的方式在群众中开展积极的批评,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和丑恶现象。同时还应大力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以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必须热忱地关心群众。邓小平同志指出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党领导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也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要求我们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生活、群众的疾苦,必须给予热忱的关怀,根据条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切身利益问题。这是我们相信和依靠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每一个领导干部,在改革和建设工作中,都要注意克服那种只关心经济发展,忽视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倾向。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根据实际条件尽力解决好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群众生活并不富裕,特别是对城市“两停一亏”企业职工、离职下岗职工、生活较困难的居民,农村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农户以及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部分青少年等,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关心群众生活,要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小事”抓起,而且贵在经常、重在务实。深入基层,到职工和农户家中问寒问暖是很好的,但如果只是“问一问”而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了形式主义;逢年过节慰问职工是应该的,但更应该把解决群众生活中带共性的紧迫问题列入经常性工作日程,随时研究,及时解决。要通过关心群众,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政策、党的领导的温暖,赢得他们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力支持。
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能够运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就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赢得挑战,持久保持国家政治稳定,胜利完成改革发展的任务,使社会主义拥有更加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