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你早!(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振远[3](2020)在《禾甸白语疑问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语法研究中,疑问范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热门话题。经过几代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产生许多丰富、优秀的疑问范畴的研究着作。其后,在汉语疑问句研究启示之下,少数民族语疑问范畴的研究开始起步,迄今为止也诞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相比于汉语而言,白语疑问范畴研究则比较稀缺,没有形成专门和系统的研究着作。纵观白语研究的着作,主要集中于主要的几大中心白语的研究,对于次要的边缘土语研究更是稀缺。因此,本文选择大理白语的祥云土语—禾甸白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疑问范畴进行系统的描写和研究,不仅可以弥补白语疑问句研究专着稀少的现状,还可以丰富白语疑问范畴的研究内容。本文以禾甸白语疑问范畴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母语人的优势特点,从句法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特征等角度,对禾甸白语疑问范畴进行描写和研究。再次,借鉴汉语疑问范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理论,使用描写分析法、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细致地再现禾甸白语的疑问范畴面貌。本文共分三大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分别从禾甸白语的四类疑问句(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和特指问)的句法结构、语义内容和语义特征等角度出发进行描写、研究。禾甸白语是非问,从句法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传疑标记型”是非问和“语调型”是非问。禾甸白语“传疑标记型”是非问的显着特征就是“传疑标记”,“传疑标记”主要有a55、mu33和a55 mu33三个,它们承载着是非问的疑问信息和疑问含义。“语调型”是非问与汉语是非问句类似,通过句末语调的改变来传达疑问的含义;禾甸白语正反问句用关联标记?au53“还是”连接正反两个方面的选项,构成“正面+?au53+反面”句法结构来表示疑问信息。从语义内容角度分析,禾甸白语正反问句语义内容分为问事件原由、动作行为、性质状态和情感喜好等四类。此外,由于受到当地语言使用习惯的影响,禾甸白语反复式正反问和附加式正反问,可以转变为带有传疑标记的a55类是非问句,句子意思基本相同;禾甸白语选择问,从选择问的“关联标记”的有无情况,可以将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分别是:半省略形式、完全固定形式、全省略形。从语义角度分析,语义关系可以分为对立关系、差异关系和相容关系等三类;禾甸白语特指问句,疑问代词是其显着的标志。根据询问的信息及询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七类,每一类都有自己主要的疑问代词。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选题创新。基于汉语疑问范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前贤们对于白语的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再现了边缘白语—禾甸白语的疑问范畴全貌。第二,语料创新。本文中所有的白语疑问句语料均为笔者亲身田野调查所得,其次结合了笔者母语人的语言优势。第三,研究理论新颖。笔者在刘丹青老师的“语言类型学”研究理论的启发之下,将禾甸白语和其它中心白语方言进行了比较,突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武可[4](2020)在《河北阳原方言副词研究》文中认为副词是汉语中极具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词类,副词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内容。阳原县位于张家口和大同的交界处,其方言属于晋语张呼片。阳原方言中的副词数量丰富、用法多样,但一直以来鲜有文章对其进行过详细的描写。因此,对阳原方言副词展开全面系统的整理考察可以为河北方言语法的研究提供一点新鲜的语料,也有利于发现晋语向官话过渡地区的方言特点。文章将阳原方言的副词分为AB两组,以词形或用法较有特点的A组副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自省自拟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比较法等对这些副词进行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的全面描写与考察。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阳原县与阳原方言概况,详细论述选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明确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并对写作过程中的语料来源及文章体例进行说明。第二部分:阳原方言副词的分类描写与比较分析。该部分下面分设七个小节:第一节是对阳原方言副词进行的分类。这一节依据前人对于普通话副词的研究,将阳原方言的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频率副词、语气副词、情状副词和否定副词六个大类。第二节到第七节分别对上述六类副词展开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详尽描写和考察,并将其中一部分副词与普通话及相关方言中有关联的副词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与分析,凸显阳原方言副词用法上的不同点。这六个小节共计考察了61个阳原方言的副词,其中包括9个程度副词、9个范围副词、11个时间频率副词、19个语气副词、10个情状副词和3个否定副词。第三部分:从语言演变的角度看阳原方言的副词。该部分内容基于先贤对副词生成与演变的相关理论,对阳原方言的副词展开了历时层面的摸查。认为阳原方言副词在生成与演变上主要表现为词汇化语法化、音变和存古三种形式,并设三个小节分别对3个发生词汇化语法化的副词、1个发生音变的副词以及8个保留近代汉语用法的副词进行了细致的举例论述。第四部分:结语。该部分内容是对整篇文章写作的一个归纳与总结。先是从整体上概述了阳原方言副词所具有的数量丰富、重叠式丰富、存古词丰富、口语化特征明显等特点。然后从收词、用字和探源三个角度对全文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5](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洪雨涵[6](2019)在《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对外接受史上,纳博科夫成为难以绕开的影响发生源。纳博科夫以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给中国的当代文坛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的当代作家,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纳博科夫的文学遗产的馈赠。总体来说,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革新上。本论文在这一既定的影响事实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中国当代作家对纳博科夫所遗留的文学遗产的接受和借鉴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从而呈现出新时期当代文学吸纳性和本土性兼具的特质。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研究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尤以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及其创作与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之关系为主线。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避免了将纳博科夫与单个当代作家进行简单的对比解读,而是提炼了纳氏独特的文学观念、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作为研究的主题。以主题研究为大框架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有专题性的细部讨论。全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共四大章节组成:绪论部分概括了纳博科夫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指出纳博科夫对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概述了纳博科夫在中国的研究情况。正文的第一章主要梳理了80年代以来纳博科夫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着重介绍了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与中国当代作家的不解之缘。第二章从文学观念的影响入手,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出发,具体论述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纳博科夫认为“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之间存在异质性;作家应该是“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三位一体的存在,指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将写作视为“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而非道德说教;极力推崇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不难发现,在中国作家的文学观念中有明显的纳博科夫影响的痕迹。第三章从小说创作的变化入手,从创作题材、叙事策略以及语言风格三方面探究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所给予我国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启示。第四章总结了自新时期以来,纳博科夫被我国当代文坛接受的原因,并反思了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重申了纳博科夫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上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我国当代作家在吸收外国文学有益影响的同时,作为创作主体也努力寻找全球化与本土化语境发展的契合点,推动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文学。
柯海[7](2019)在《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文中认为“寻找”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找”也一直如影随行。池莉是着名的当代小说家,在市民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独树一帜,她在自序中曾提到“寻找”对自己创作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可以明确“寻找”对池莉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寻找”与作家个体创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池莉文学史地位的重新评估。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池莉小说对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寻找。《金盏菊与兰花指》《惊世之作》《太阳出世》是池莉在小说中寻找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代表作。《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第二部分:池莉小说对精神归宿的寻找。《看麦娘》《烦恼人生》《一去永不返》是池莉小说关于精神归宿进行寻找的代表作。《看麦娘》寻找亲情的温暖,《烦恼人生》寻找爱情的归宿,《一去永不返》寻找自我与叛逆。第三部分: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第二种类型,《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第三种类型,《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第四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池莉实践着“寻找”的行动,她寻找个人精神的归宿,寻找中意的职业,寻找理想的婚姻,寻找脱贫致富的生存之道......而她所寻找的这一切都和她的“写作”相关。池莉一方面通过写作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寻找之物,另一方面又通过“寻找”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写作源泉。欲望、人伦、真理驱动着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寻找”,绝望、挣扎、升华构成了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人生历程,“寻找”既是池莉小说主人公反抗绝望的方式,也是池莉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乃至反抗绝望的方式。第五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叙事的意义何在。“寻找”叙事对池莉的市民小说起到了塑性的作用。1977年到1987年是池莉在武汉度过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池莉过的并不顺心,甚至是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反抗绝望,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可以概括池莉在这十年里的生活态度。她把这种生活态度赋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就形成了“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式,主导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促成了小说情节的定型。“寻找”叙事还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导引的作用。池莉1987年推出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里面就有池莉自己家庭的影子,池莉在现实生活中的绝望与反抗导致了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的绝望与反抗,反抗即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并由此形成了池莉日后的写作模式——在凡庸人生的日常琐事里陷入绝境,在绝境里“寻找”求生的希望。所以,“寻找”叙事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导引作用。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寻找是对人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的探寻,池莉小说的“寻找”源于池莉受困于现实生活以及中国当代文坛的“寻找”语境,从一定意义上说,“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型也是关于人是如何存在着以及如何存在着更好这一问题的回答。这证实了池莉的“寻找”与外国文学作品的“寻找”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均通过文学的形式将对生活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命题的高度。
张昭[8](2019)在《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在女性文学中,姐妹情谊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对姐妹情谊书写的研究亦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法绕过的论题之一。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整体观照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姐妹情谊的书写,梳理20世纪80、90年代女性文学中姐妹情谊的发展轨迹及其偏离轨道后的几种结果。本文共五部分,即导言、姐妹情谊书写的表征、书写的原因、书写的意义与书写的缺陷及结语。在导言部分梳理出学术界对姐妹情谊的研究现状,辨析本文相关概念,包括新时期文学、女性小说、姐妹情谊。主体部分即姐妹情谊的书写表征、书写原因、书写意义及缺陷。书写表征从青春少女的姐妹之情、风雨下的避难所、姐妹情谊归向何处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剖析姐妹情谊自然的发展脉络、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及在偏离正常发展轨道后的几种可能性。姐妹情谊书写原因从创作历史传统、社会语境两个层面探讨姐妹情谊主题在女性文学中经久不衰的原因。姐妹情谊书写的意义及缺陷从姐妹情谊的社会意义,即解构异性恋霸权,文学意义即开拓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两部分论述姐妹情谊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姐妹情谊的创作缺陷,即伟大的纯粹精神上的姐妹情谊的创作缺失及原因。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主要借鉴女性主义理论对文本进行细读,在具体分析中结合了心理分析中关于友谊的阐述,标示出姐妹情谊在女性一生中的发展轨迹及可能性。在女性文学中,姐妹情谊出现了多种可能性,此论文分析这些可能性并挖掘出造成各种可能性的因素,梳理姐妹情谊在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表现与脉络。姐妹情谊的存在不仅对于女性极其重要,对于和谐两性关系的构建依旧有着重要作用。
吴丹[9](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陈柳颖[10](2018)在《池莉创作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池莉于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以对世俗的关切和日常经验的还原等独特的审美倾向一改当时文坛对“当下”与“现实”的失语,并与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塔铺》《一地鸡毛》等开创了“新写实小说”的文学思潮。《烦恼人生》大热后,池莉不仅收获了文坛给予的文学史价值的肯定还有读者的热烈追捧,并在此后创作中表现愈发强劲,一部部作品的问市均给文坛敲击出阵阵的回响,从而掀起90年代文坛上的一股强劲的“池莉热”。以池莉广受读者好评为表征的“池莉热”是与其创作转型相呼应的,无论是“新写实”时期的世俗书写契合大众务实过日子的心理还是“都市传奇”时期对金钱逻辑下纸醉金迷的生活描写满足着读者猎奇猎艳的阅读期待。创作中的池莉深谙读者脉搏,并相应进行创作调整。因此,本文以池莉创作变化表征为切入点,将池莉自《烦恼人生》至今的创作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进行转型研究,在尝试对作品分期之后探求池莉写作中文本表层变化特征,同时分析转型分期之间的变化表层下的内在共通以此归纳池莉创作理念中的“本质”的坚守。以此为目的,论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聚焦池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期的“新写实”阶段向90年代初中期至今的“都市传奇”阶段的文学表层变化,指出在这两个阶段中,池莉创作出现了“生活流”结构向注入浪漫传奇色彩后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转变、隐匿压抑下的“零度叙事”向叙述人自身情感释放的转变、人物形象由“小市民”向“金钱英雄”的转变三个方面并对文本在创作变化下所呈现出的审美意义或美学缺憾予以剖析。第二章分析探求在创作转型的文本变化浅层之中,池莉世俗和现世主义创作理念的“坚守”:一是婚恋观,池莉在对婚恋的描写上将“爱情”与“婚姻”相勾连,并经历了“爱情”被搁置只谈务实的“婚姻”——“爱情”在现实中不堪一击从而与“婚姻”无法兼容——所谓“爱情”进入“婚姻”后被幻灭的三个书写阶段,但无论“爱情”在叙述面貌中以什么姿态或何种面貌出现与存续,但最终的消亡都论证拆解着“爱情”的虚幻和强调“婚姻”的实用,从而完成池莉对浪漫之爱的解构与世俗之爱的建立;二是人生观,指出池莉笔下人物的人生状态经历了由忍耐和被动接受着现实到抗争与反叛从而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变化,并在此种叙事主题变化的带动下,文本同时出现了“写实”成分压缩到“浪漫”“传奇”因素加大的叙述体式转变。但是在人物升腾与“浪漫”因子注入的表层下,那个将“环境”作为终极限定和“反浪漫”“反传奇”的世俗的池莉依然没有改变。第三章分析在池莉创作转型变化与不变的原因并挖掘其原因的共性部分,即市场建立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语境转变在审美内容、文化生态与作家身份意识转变等方面的催化作用。同时,指出由于池莉自身经验所造就的艺术人格的影响,从而出现变化表层与精神内核的悖论性特征。池莉的创作转型带有着“市场”逻辑下作家的转型路径的选择经验,但其经验成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思考。
二、2000年,你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你早!(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禾甸白语疑问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禾甸白语的语言系属和人文地理概况 |
一、禾甸白语的语言系属 |
二、禾甸人文地理概况 |
(一)自然地理 |
(二)经济文化 |
(三)社会文化 |
(四)语言使用概况 |
第二节 疑问范畴研究现状综述 |
一、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疑问范畴研究概况 |
(一)汉语普通话疑问范畴研究概况 |
(二)汉语方言疑问范畴研究概况 |
(三)少数民族语疑问范畴研究概况 |
二、白语疑问范畴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禾甸白语的语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 |
(一)声母说明 |
(二)声母例词 |
二、韵母系统 |
(一)韵母说明 |
(二)韵母例词 |
三、声调系统 |
四、音节结构类型 |
五、音变现象 |
第四节 本文相关说明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查阅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描写分析法 |
(四)对比分析法 |
(五)归纳法 |
五、语料来源 |
六、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禾甸白语的是非问句 |
第一节 是非问句的类型及特点 |
一、传疑标记型是非问 |
二、语调型是非问 |
第二章 禾甸白语的正反问句 |
第一节 正反问的关联标记 |
一、“关联标记”的相关研究 |
二、“关联标记”的范围和内涵 |
三、禾甸白语的关联标记“?au~(53)” |
第二节 正反问的类型及特点 |
一、反复式 |
二、附加式 |
第三节 正反问的语义内容 |
一、问事件原由 |
二、问动作行为 |
三、问性质状态 |
四、问情感喜好 |
第四节 正反问与是非问之间的演变形式 |
第三章 禾甸白语的选择问句 |
第一节 选择问的关联标记 |
一、无标记类型 |
二、有标记类型 |
三、关联标记的句法演变 |
第二节 选择问的结构类型 |
一、半省略形式 |
二、完整固定形式 |
三、全省略形式 |
第三节 选择问的语义特征 |
一、对立关系 |
二、差异关系 |
三、相容关系 |
第四章 禾甸白语的特指问句 |
第一节 特指问的疑问代词 |
一、疑问代词系统 |
二、疑问代词的用法 |
第二节 特指问的类型 |
一、问人 |
二、问事 |
三、问原因 |
四、问地点 |
五、问数量 |
六、问性质状态 |
七、问方式 |
第五章 禾甸白语非疑而问的用法及功能 |
第一节 禾甸白语疑问代词“非疑而问”的用法及功能 |
一、特指问疑问代词的“非疑而问” |
二、反问句疑问代词的“非疑而问” |
三、回声问疑问代词的“非疑而问” |
第二节 禾甸白语疑问句“非疑而问”的用法及功能 |
一、语言交际的需要 |
二、情感表达的需要 |
第六章 大理白语方言疑问句的比较 |
第一节 赵庄白语 |
一、赵庄白语的疑问语气词 |
二、赵庄白语的疑问句 |
第二节 鹤庆白语 |
一、鹤庆白语的疑问语气词 |
二、鹤庆白语的疑问句 |
第三节 检漕白语 |
一、检漕白语的疑问语气词 |
二、检漕白语的疑问句 |
第四节 漕涧白语 |
一、漕涧白语的疑问语气词 |
二、漕涧白语的疑问句 |
第五节 不同大理白语方言的比较 |
一、白语方言间疑问语气词比较 |
二、疑问句式的比较 |
结语 |
一、论文撰写的准备及过程 |
二、禾甸白语的疑问范畴特征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四、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北阳原方言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阳原与阳原方言概况 |
一、阳原概况 |
二、阳原方言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四节 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 |
一、语料来源 |
二、体例说明 |
第二章 阳原方言副词的分类描写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阳原方言副词的分类 |
第二节 阳原方言的程度副词 |
一、句法平面的描写 |
二、语义平面的描写 |
三、语用平面的描写 |
四、比较分析 |
第三节 阳原方言的范围副词 |
一、句法平面的描写 |
二、语义平面的描写 |
三、语用平面的描写 |
四、比较分析 |
第四节 阳原方言的时间频率副词 |
一、时间副词 |
二、频率副词 |
第五节 阳原方言的语气副词 |
一、句法平面的描写 |
二、语义平面的描写 |
三、语用平面的描写 |
四、比较分析 |
第六节 阳原方言的情状副词 |
一、句法平面的描写 |
二、语义平面的描写 |
三、语用平面的描写 |
四、比较分析 |
第七节 阳原方言的否定副词 |
一、句法平面的描写 |
二、语义平面的描写 |
三、语用平面的描写 |
四、比较分析 |
第三章 从语言演变的角度来看阳原方言副词 |
第一节 词汇化语法化 |
一、急慌 |
二、一概 |
三、不敢定 |
第二节 音变 |
第三节 存古 |
一、衠_1 |
二、刬、一刬 |
三、一遍 |
四、将_1、将_2 |
五、管 |
六、款款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音合作人信息表 |
附录二 河北阳原方言副词表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纳博科夫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世界性影响 |
第二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中国声音 |
第一章 纳博科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纳博科夫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
第二节 中国大陆的“洛丽塔飓风” |
第二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的影响 |
第一节 “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与现实的异质性 |
第二节 “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 |
第三节 “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不为道德说教而写作 |
第四节 “自然而然地拥抱”: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 |
第三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启示 |
第一节 创作题材的启迪 |
一、乱伦主题下的审美观照 |
二、揭示人性的复杂与隐秘 |
第二节 叙事策略的借鉴 |
一、细节化叙事 |
二、元叙事 |
第三节 语言风格的模仿 |
一、制造语言的“陌生化” |
二、追求语言的内在质感 |
第四章 对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反思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寻找世俗人生的超脱之路 |
一、《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 |
二、《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 |
三、《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 |
第二章 寻找精神的归宿 |
一、《看麦娘》:亲情的温暖 |
二、《烦恼人生》:爱情的归宿 |
三、《一去永不回》:自我与叛逆 |
第三章 寻找历史的“真相” |
一、《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 |
二、《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 |
三、《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 |
第四章 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 |
一、寻找:一种写作的根源 |
(一) 现实生活迫使池莉寻找 |
(二) 个人习性与池莉的写作 |
(三) 池莉关于“寻找”的文学观 |
二、“寻找”的驱动力:欲望、人伦、真理 |
(一) 欲望 |
(二) 人伦 |
(三) 真理 |
三、“绝望—挣扎—升华”的寻找模式 |
四、寻找:一种反抗绝望的方式 |
(一) 以家庭为背景的寻找叙事 |
(二) 针对历史事件的寻找叙事 |
(三) 爱恋故事里的寻找叙事 |
(四) 凡庸生活里的寻找叙事 |
余论:“寻找”叙事的意义 |
一、寻找叙事对于池莉市民小说、新写实小说的意义 |
二、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与中外文学传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读硕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8)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作家及作品概况 |
(二) 姐妹情谊小说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
(四) 概念辨析 |
一、姐妹情谊书写的表征 |
(一) 灼灼其华—青春少女的姐妹之情 |
1、孩提时代 |
2、闺阁时代 |
3、重返少女时代 |
(二) 温情方舟——风雨下的避难所 |
1 、姐妹同盟 |
2 、女性同伴 |
(三) 芳草天涯——姐妹情谊归向何处 |
1、割据时代 |
2 、异性爱缺失的替代品 |
二、姐妹情谊书写产生的原因 |
(一) 历史传统 |
(二) 社会语境 |
1 、社会转型 |
2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勃兴 |
三、姐妹情谊书写的意义及缺陷 |
(一) 社会意义:解构异性恋霸权 |
(二) 文学意义:开拓女性文学书写空间 |
(三)书写的缺陷:伟大友谊的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
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
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
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10)池莉创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写实”后的都市生存描绘 |
1.1 日常生活到都市传奇 |
1.2 “小市民”到“金钱英雄”与“失语者” |
1.3 “零度叙事”到“在场”写作 |
第二章 创作转型下的“坚守” |
2.1 婚恋观:拆解爱情,认同婚姻 |
2.2 人生观:否定精神,囿于现实 |
第三章 市场作用下的池莉创作转型 |
3.1 市场对日常生活的发现与恢复 |
3.2 市场对“读者中心”文化生态的孵化 |
3.2.1 普通读者 |
3.2.2 专业读者 |
3.3 市场对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催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2000年,你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禾甸白语疑问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杨振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河北阳原方言副词研究[D]. 武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D]. 洪雨涵.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D]. 柯海.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书写[D]. 张昭. 云南大学, 2019(03)
- [9]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10]池莉创作转型研究[D]. 陈柳颖.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