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探究相应护理干预办法。方法: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社区医院进行预防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35例儿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应加强护理干预,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经对症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全面贯彻落实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护理干预,有助于及早发现与处理不良反应,有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预防接种是应用多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注射至健康儿童体中,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实现增强儿童的抗病能力,以免遭到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侵害,进而保证儿童健康成长[1]。但预防接种中儿童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痛等不良反应,需给予及时有效处理,以防影响儿童以及其家庭正常生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社区医院进行预防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3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月龄至6岁。接种疫苗以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甲肝疫苗、水痘疫苗、白破疫苗、手足口疫苗为主。均在接种疫苗数小时至24小时中发生不良反应,我院医护人员积极给予治疗与护理干预后,症状均有所缓解至消失,全部康复离院。
2不良反应类型
2.1局部反应:接种后数小时至24h注射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症状较严重者可导致穿刺皮肤周边出现淋巴结发炎。局部反应通常持续2~3d。注射处出现肿大的硬结,轻度直径<2㎝,中度2.5~5㎝,严重反应>5㎝。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时局部可形成无菌性脓肿,此外偶见过敏性皮疹,以荨麻疹最为多见。少部分儿童肉眼可观察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发生在接种后的1~3d中,注射部位出现水肿,皮肤发亮。
2.2全身反应:以高热为主。多发生在接种后24h中,轻度37~37.5℃,中度37.6~38.5℃,重度>39℃。
2.3异常反应:以晕针、惊厥、抽搐、尖声哭叫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为主。其中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到数分钟中,也有个别儿童在接种后30min或1~2h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治疗与护理
3.1局部反应:通常无需进行特殊处理,2~3d后症状会自行消失。出现硬块时为促进其消退,可采用24H后热敷或是用生土豆切成薄片贴敷。热敷时多选择一块洁净的厚纱布或毛巾放在热水里浸湿,取出后,用手轻握一下,以捏着纱布一角不往下滴水为佳。将浸湿的纱布放置于红肿硬结处,将水温余额为45℃的小热水袋压在纱布上。4次/d,每次时间<15 min,每2次热敷时间间隔>60min(注:卡介苗接种后红肿禁止热敷处理)。如果臀部硬块相对严重,可每隔3h给予5000硫酸镁湿敷,每次时间约为20 min。同时需勤换尿布,以免肿块破溃,诱发感染[2]。
3.2全身反应:严格观察儿童接种后体温变化情况,若症状相对轻微时可不做处理,嘱儿童多休息多饮水。若体温>39℃,同时伴有周身不适感,可结合其实况给予小剂量退热剂,例如布洛芬混悬、阿司匹林等,与此同时多补水。通常情况下,预防接种后发烧持续时间相对短暂,无不反应性发热,无需给予抗生素治疗。通常在体温恢复正常以后,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除。
3.3腹泻:对轻微腹泻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只要注意给宝宝多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休息,2~3d之内症状就会有所改善,若腹泻症状严重,同时持续时间>3d无改善,应及时给予补液治疗。
3.4过敏性休克:儿童一旦在预防接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需协助其处于平卧位,头部放低,做好保暖。快速皮下注射1:1 000的肾上腺素0.5~1 ml,地塞米松5~10mg融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
3.5预防措施:为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积极落实各种预防措施,例如在接种前做好健康宣教,协助儿童家长了解疫苗的特性、适应证、禁忌征以及注意事项等,例如发热儿童不可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空腹饥饿状态下不可大预防针等。在儿童预防接种结束观察30min后,若其无不良反应采可离院,同时对家长做好健康指导,短时间中让儿童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确保皮肤、衣物清洁性;若注射部位出现瘙痒症状时,不可用手抓挠,接种后的儿童要多饮水,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生活护理干预与观察。
总之,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也要掌握各种不良反应的有效处理方法,以减轻预防接种对儿童产生的痛苦感,提升身体健康水平,将接种各种在预防各种疾病方面的实用价值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君,张晋琳,马福宝.2008-2014年江苏省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04):722-726.
[2]陈佳婧,应颖,蒋丽丽,彭臻,巢贤俊,杨志强.2009-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0):3802-3804+3821.
论文作者:孙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儿童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疫苗论文; 症状论文; 硬结论文; 局部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