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模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多层级递阶结构以及轨道交通线路的整体规模数学模型、同时在客流资料不健全的情况下,按照交通线路的定位原则,把节省经济成本以及选择站点沿线人口覆盖量大,作为线路和站点建设目标,进而为提升经济收益,减少乘客出行时间,为站点的合理设置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站点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要想良好的发展,就要保证轨道线路和站点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还要保证社会经济、城市环境以及交通,这三者之间能够协调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以及线路站点的设置还没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对于城市轨道规划还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点的规划和设置
通常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设置要按照以下几方面原则进行:要尽量把站点设置在客流密集的区域内,并且还要有相对较为便捷的出站条件;同时还要与交通网络相配合,将换乘条件放在首位上;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要避开外部环境不好的区域,降低环境对其干扰;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交通用地和站点间距离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城市交通轨道站点规划对客流量以及乘客出行时间的影响。对于轨道交通线路而言,站点之间的间距较小,能够更好地将一部分行人吸引地区以外的客流量逐渐转化成吸引地区之内来,这样就能增加客运站的客流数量。此外,虽然较小的站点间距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运营速度,但是却能增加了轨道对城市的覆盖范围,不仅有效提升了选择交通线路的灵活程度,还能有效增加客流总体的数量。这些因素之间构成相对较为复杂的系统[1]。如图1所示:
图1 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有向连接图
其次,对交通线路工程的经济成本、运营以及沿路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从轨道交通线路工程成本支出的角度来看,增加站间距,减少线路站点的设置数量就降低了相应的成本投入,降低线路建设的成本支出。然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更多的乘客集中到相对较少站点,使得站点被迫要增加规模。从轨道列车的行进速度来看,站点间距大的线路列车行进速度较快,但是列车周转的时间就变的更短,如果发车时间不变,那么线路所需要列车数量就会越少,而站点间间距越小,就需要增加列车的数量。使用大间距站点模式就会减少相应工作人员的数量,总而减少了运营期间所要支出的费用。然而,从轨道线路沿线的土地开发角度而言,数量较多的站点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沿线周围的土地开发,并且还能带来较好的投资前景。
再次,站点规划对轨道交通以及其他方式之间的衔接影响。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但是想要保证城市交通的顺利运行,其还必须和其他方式的交通之间互相配合。而二者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衔接是否协调。而现阶段主要面临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线路之间的走向以及站位不能进行很好的配合。
最后,对城市和城镇空间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从站点设置对城市的影响而言,合理的站间距能够提升城市对土地的的利用效率,优化其空间结构。站点间距较小,不仅降低了列车行进的速度,还增加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系数[3]。
二、在保证乘客最短出行的时间基础上,建立最合理的站点间距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阶段社会基础设施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很好的服务乘客、服务社会,因此站点间距的设置要始终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进行。城市交通轨道不仅具有速度快,运送客流量大等特点,还能够有效减少群众出行所花费的时间。如果站点间距较小,就会增加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停车次数,使得列车的速度提不补上去,从而增加了乘客出行所花费的时间,与此同时,线路站点的增多也会提升相应的维护、检修的费用。而站点间距较大的时候,就会增加乘客达到站点以及离开的时间,一旦这部分时间超出了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所节省的时间,也会导致乘客出行的时间增加,减少站点的数量和密度,还有可能会客流量有所影响。由此不难看出,不管是站点间距大或者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乘客的出行时间,而二者各有利弊,因此,在二者之间一定会有一个最佳站点间距,保证乘客出行时间最短[3]。
三、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结论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以及对站点的规划,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之中,因此,就要主动对动态的客流数据进行搜集,进而降低对客流预测的实际误差,造成对最佳站间距的影响。此外,站点的设置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使用要将以人为本得到理念作为建设原则。因此,只有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良好的规划和建设,才能推动城市、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俞亦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点规划理论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144-145.
[2]李凤明.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规划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22.
[3]惠西鲁,姜翠梅.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中心节点耦合规划设计研究[J].规划师,2014,(01):116-120.
[4]高仰明,董满生,赵微,郭骁.基于站点场强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干线网规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7):784-788.
[5]谭敏,魏曦.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以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10,、(08):101-104.
论文作者:张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站点论文; 间距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乘客论文; 轨道论文; 时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