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经济均衡与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_经济论文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与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_经济论文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宏观调控论文,理论基础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理论界一般是从实现国家经济职能和弥补“市场缺陷”这一角度来论述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意义。几乎没有人从理论上去探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依据。本文试图用马克思对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的分析为基础,探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6 页。)“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7页。 )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另一种意义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的总劳动时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对两个不同角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述,尤其是对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论述,在于说明社会生产各部门客观上需要按比例发展的问题。花费在各个因分工而形成的特殊生产领域的“社会必要劳动”之所以有个“数量界限”,来自两方面的限制,一是社会需求量的限制。只有当这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即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花费在这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时间才是“社会必要”的。所以,客观上要求各部门按社会的需要的数量来生产。二是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就我们生存的地球而言,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避免浪费。因此有一个“必要”的数量界限问题。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之所以论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根据分工而形成的不同生产部门客观上所需要“分配”的社会总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意在强调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实质上是讲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描述市场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不同的生产领域经常力求保持平衡,一方面因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即满足一种特殊的社会需要,而这种需要的范围在量上是不同的,一种内在联系把各种不同的需要量连结成一个自然的体系;另一方面因为,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但是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在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性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着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行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马克思在谈到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时说:“供求可以在极不相同的形式上消除由供求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如果需求减少,因而市场价格降低,结果,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供给就会减少。……反之,如果需求增加,因而市场价格高于市场价值,结果,流入这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就会过多,生产就会增加到如此程度,甚至使市场价格降低到市场价值以下;或者另一方面,这也可以引起价格上涨,以致需求本身减少。”(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3页。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结论:第一,整个社会生产由分工而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各部门协调有序发展所必要的比例关系,每个商品生产者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量进行生产。第二,市场调节具有事后性。每个商品生产者总是根据市场价格这个晴雨表反映出来的市场供求行情来配置资源,调节生产。第三,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经营者,都是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各自独立的进行分散决策,不可能洞察整个社会经济的全局。从社会角度来看,各商品生产经营者好像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支配,根据市场价格自发涨落实现个量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造成因分工而形成的各个部门生产比例失调,经济波动在盲目的不合比例的状态中去实现社会资源配置,这往往需要生产经营者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生产,但由于决策的分散性,易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的盲目性,使生产同类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超过了社会的需要,造成浪费,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因而市场的调节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对市场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加强宏观调控的客观依据。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经济的均衡和非均衡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1.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交错形成的。它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资本,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还包括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在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条件、互为媒介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社会总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总和所构成,也就是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所构成。所以,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社会总产量,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 是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条件。实现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所谓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4.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它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通过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来实现的。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也就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任何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马克思研究简单再生产以如下图示为出发点: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在以上图示中,第Ⅰ部类产品的价值是6000,其实物形态都是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的价值是3000,其实物形态都是消费资料。全部产品总价值为9000。为了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两大部类的产品必须经过相互交换,才能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简单再生产有三大交换关系:(1)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关系。 第Ⅱ部类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500v和5000m,必须用于消费资料。 它们将在第Ⅱ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中实现。(2)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第Ⅰ部类的4000c,它们由生产资料构成,只能用于第Ⅰ部类,以便补偿该部类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因此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来解决。(3 )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是工人和资本家用于消费的部分,但在实物形式上却是生产资料,而第Ⅱ部类2000c 在实物形式上是消费资料,实际上需要的是生产资料。因此,第一部类的1000v+1000m必须同第Ⅱ部类与它们价值相等的不变资本部分即2000c 进行交换。这样,第Ⅰ部类得到价值相等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得到价值相等的生产资料。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以上三种基本交换关系可以得出:

(1)Ⅰ(v+m)=Ⅱc。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它表明,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2)Ⅱ(c+v+m)=Ⅰ(v+m)+Ⅱ(v+m)。第Ⅱ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或者说,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当年新创造的总价值。

(3)Ⅰ(c+v+m)=Ⅰc+Ⅱc。这一公式表明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应该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 )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以作为两个部类追加不变资本之用。(2)扩大再生产还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以作为两个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之用。扩大再生产这两个前提条件,反映了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互为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要扩大再生产,就既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又要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马克思在论述了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之后,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图式分析扩大再生产的三大基本交换关系(同分析简单再生产的三大交换关系是同样道理,故不再赘述)的基础上,揭示了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平衡条件。

以上两个前提条件如果得到了满足,扩大再生产就有可能进行,但是,不一定能顺利进行。要使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实现,也就是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能得到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有平衡条件,即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1 )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Ⅰ部类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必须和第Ⅱ部类补偿的生产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之和相等。这就是说,不仅要求Ⅰ(v+m)大于Ⅱc,而且要求Ⅰ(v+m)=Ⅱc+Ⅰ△c+Ⅱ△c,式中,△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 这个公式表明Ⅰ(v+m)比Ⅱc 大出的部分要正好等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也就是说,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第Ⅰ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等。(2)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 第Ⅱ部类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消费资料及其所提供的追加消费资料必须和第Ⅰ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相

m

m

等。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Ⅰ(V+──)+Ⅰ△v+Ⅱ

x

x

m m

△v。式中的──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阶级个人消费部分;m-─

x x

实际上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它

m

的实物形态是追加的消费资料。这个公式表明了Ⅱ(c+m-──)比Ⅰ

x

m

(v+──)大的部分,正好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所需要追加的消费

x

资料相等。

四、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矛盾与经济危机。

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种种矛盾,根本不可能经常保持这种比例关系。

资本主义再生产受到阻碍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盲目扩大的趋势;而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又使广大劳动者贫困化,他们的个人消费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困难,使比例的破坏更加严重。这矛盾使第Ⅱ部类的生产过剩,从而也导致了第Ⅰ部类的生产过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生产虽然在某种限制内可以不依赖消费资料生产而增长,但它最终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第Ⅰ部类生产和第Ⅱ部类生产的严重脱节,必然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比例破坏。

结论和启示

综合以上对马克思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马克思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的实质是“按一定比例分析社会劳动”他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41页。 )在这里马克思明白无误地提示了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把它看成是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共同存在的“首要经济规律”。这一规律当然也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

二、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论证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大交换关系和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条件,从宏观上揭示了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是:社会生产要正常进行,不仅两大部类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而且部类内部也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否则,社会再生产的均衡条件就会遭到破坏。

三、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生产和流通均衡条件的考察,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是一种常态,造成经济失衡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通过经济危机来强制性恢复经济均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由非均衡到均衡的分析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从马克思的分析中我们可能得到某些启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不存在生产与消费的根本对立,但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下,也会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的方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其中降低成本就包括节约劳动的消耗,降低成本中工资部分。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着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同广大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也会因经济过剩而导致经济失衡,这可能是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同时也由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非均衡发展恐怕也是一种常态,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

从以上几点结论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提示了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的实质和经济均衡的基本条件,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与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