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类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技术类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技术类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苑春茹

(佳木斯技师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摘 要: 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物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与消费者对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的日益严苛,物流行业对于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要求也日益迫切。而我们现有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于当代物流人才全部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因此,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技术类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人才培养;学徒制;物流行业;改革

就目前针对很多技术类院校物流行业的现状来看,学生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教会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我国高学历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各个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变革的形势,各个院校毕业生很多,社会的人才的需求也很多,但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归根结底,是因为学校的毕业生并不完全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不完全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

一、当前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一)教育眼光缺乏前瞻性

目前各个学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后仍然只是从事单一的仓储管理员、配送员、运输人员、快递员、客服人员等相关传统的物流业务,很多学校理所当然的认为物流行业只有这些传统岗位,并没有想到与时俱进与创新,同时选用教材通常是早期的物流专业教材或没有企业实践与行业前沿科学研究经验的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知识与前沿智慧物流结合较少,知识更新较为缓慢,学生接触不到不同的多元化知识,没有机会吸收新的思想与新的技能,没有机会了解行业前沿的最新理念。

(二)教学手段不更新

当前,很多技术院校都通过各种形势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手段,以期其多样化发展,但由于教室、实训室等教学场所的软硬件技术水平存在采购到建成到投入使用时间上的滞后性,目前最为先进的物流设备往往并未纳入到技术类院校的课堂当中,教师受其局限,也不能完全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尚未形成传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氛围,师生间缺乏互动,学生缺乏软硬件的虚拟实践锻炼,不能与时俱进的成为行业先进的应用型人才,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相关变革。

青樱不觉苦笑,柔声道:“你生下三阿哥才三个多月,这样跟着我疾走,岂不伤了身子?”青樱见她身体姿孱孱,愈加不忍,“是我不好,没察觉你跟着我来了。”

(三)教学内容与实践分离

目前技术院校的学生虽然在注重技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但也不过是流程式的统一培养,培养的学生在成为技术工人后,往往仅能够从事传统物流生产线上的简单流程化作业,缺乏自主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无法通过工作中的相关实践去创造去开拓去实现自我,这样的学生,这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充其量算是一个熟练的仓储、运输、配送、快递工人,并不是能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真正技术性人才。

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技术性院校的物流行业想要发展,就应当充分在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向上寻找问题,并最终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用科学与发展的眼光,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当中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并不是原来单一的仓储运输配送的传统物流。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企业对人才与需求已经从能够进行简单操作的工人变为了多元化、服务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先进物流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技术类院校要放眼于不断优化的物流市场结构,将“互联网+”、“智慧物流”等物流行业新业态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给学生更多的上升空间与发展机会。

(二)革新教学手段,深化校企合作

阮小棉在最后一只纸飞机上写,阮小棉,坚持到底。这一只飞得异常的远,穿过整条街,落到楼群的那一面去。孩子们追了一会,失望地散开去。阮小棉很开心,转身跑下楼去上网,重重地敲下几个字:罗漠,我不会放弃。邮件发送成功,她坐在电脑前傻乎乎地笑。

由于技术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软硬件设备的落后,导致很多教师即便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类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更应当从实际出发,去思考更合理的解决方式。想要接触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与先进技能,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行业一线。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可以更进一步的深化校企合作,采取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形势,建立长期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按照课程门类将企业归类,确保主要的专业技能课程在学校学习的部分结束以后,都能有与之配合的企业实践,而不仅仅是所有课程结束以后的整体顶岗实习。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很快用于实践,巩固技术,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科,学以致用。

这样一个复杂的团队结构,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免会有因文化差异以及沟通障碍造成的各种冲突事件。而这在当时是我最头痛的事情,一个很小的冲突就会对团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影响又会引发一些更加负面的连锁反应。比如,一句简单的“国骂”最终上升为宗族歧视问题、民族尊严问题等。中国工人的带头作用其实不是很好,由于受教育程度大都较低,易怒,粗鲁。而外籍人员,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很听话,是以试探的心态去融入团队,当他发现顶头的小领导能力不济的时候,慢慢就会产生蔑视等心理。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当时团队的氛围。同时,因为此事,我们还受到过领导的点名批评。

(三)学徒制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实践的实施者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要从实际出发,检验教学中相关教材、教学理念,并根据实践需求随时做出调整。同时师生之间形成学徒制教育关系,即“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由学生自己进行摸索与实践锻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如学生在摸索中出现误区,教师可予以及时的点拨指导。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与辅正者。

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技术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通过顶层设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遵循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专业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变教学环境,改革教学理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出物流行业需求的人才,适应新时代行业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宫珂、孟宪军.《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年10月

标签:;  ;  ;  ;  ;  

技术类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