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渗透于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改变了电力系统人为操作的电力设备的局面,实现了智能化发展,还提供了实时仿真的技术支持,使得电力系统在整体运行上的面貌都迎来了质的改变。本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应用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1.1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信息技术应用阶段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处于信息技术应用阶段,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将信息技术渗入其中,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电力系统采用信息技术实施管理,不仅对各种数据有效处理,而且还形成了信息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1.2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建设维护阶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得以及时处理。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系统的运行都被远程监督,系统运行状况都能够及时发现,这就使电气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以灵活应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了有效的维护作用。
2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技术类型
从目前来看,各行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自动化与信息化,电气自动化在本质上推进了行业进步与发展。由于电气自动化与电力系统的密切结合有利于摆脱繁杂的手工劳动,因此体现了智能化的独特技术优势。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与电力运行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改进电力行业的现状,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具体的技术类型包含以下内容。
2.1智能式的控制
从目前来看,很多电力系统已经运用了智能性的运行控制,对电力服务增加了智能化。电力系统在运用了智能控制的前提下,就可以提升现阶段的系统安全指标,从而保障了系统本身的安全性。由此可见,电力运行运用的智能化方式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有必要推广采用。
2.2自动化的配电网
电力系统包含了配电网,对此也需要运用自动化的调控方式。在系统的内部,配电网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与关键,自动化的电力运行不能缺少配网自动化。近年来,电力系统设置了一体化的数字式配电网,这类配网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体现了重要价值。因此,在电气自动化辅助的配电网具备了优良的自动化性能,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精准性与高效性。例如运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可以实现变压器的各种故障诊断。在具体诊断时,不必收集分解的变压油气体,而是直接借助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措施来判断变压器出现故障的位置。此外,配电网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自动化有助于杜绝过高的电网衰耗,对于载波路由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经过全方位的改进后,自动化的配网将会具备更好的敏锐性,对于实时性的信息波形也能全面予以接收。
2.3 系统的实时性仿真
电力系统的基本目标在于提供各行业所需的电能,运用实时仿真的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改善性能,从而改进了电力系统。这是因为,电气自动化可以用来改造传统的仿真操作,在施行系统化处理的前提下设置同步运行试验,通过这种方式来测查系统的稳定状态。在具体运行时,实时仿真还可以提供实时性的信息,确保系统随时都可以获得所需的实验数据。从根源上来讲,实时仿真运用于电力系统的实践有助于提升系统精准度,对于各项相关的性能参数也进行了确定。系统在投运后,实时仿真能在最大限度内保障运行安全。近年来,某些企业构建了系统仿真的混合型实验室,加快推进实时仿真的具体运用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当中的应用
3.1 在电气工程管理当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管理当中,可以使工程管理变得更加的有序。比如说在仪表的工程管理当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就是依靠压力、流量等各种的仪器来进行监管和管理,这样的管理特别庞大和复杂,使管理工程显得特别的混乱。在自动化的技术当中,通过借助 PLC 控制系统等程序可以快速而有效的实现管理的自动化。这样可以很好的对复杂的技术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很准确的控制精度和准确度,同时还可以减少管理的成本。在电气工程管理当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实时的监控到电气工程在生产和安装等多个环节,从而保障了电气工程管理的精确以及高效。
3.2 电网调度的应用
在电网调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复杂和迅速的电力异常而导致的各种故障。如果处理的不及时或者处理的措施不当的话,就会影响到相关设备的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而如果将电气自动化运用到电网调度当中,可以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管理,可以及时的找出事故发生源或者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可以提出科学的处理方法和相对应的正确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散,从根本上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3.3 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主要是通过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以及相对应的数据通讯网来进行实现,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一般使用分层结构布置。在这里所说的过程控制单元既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运行过程的单元,又可以直接接受热电阻、热电偶、电气量、现场变送器、开关量和脉冲量等等信号,并在运算处理的完成之后,对设备的状态和参数来进行实时的画面显示、信号输出和打印任务,并且以此来直接监控执行机构,最终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应用的成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4 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4.1自动化水平更加的综合性发展
在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方向将不断向着集成化及智能化发展,这里所说的集成与智能化主要是指电力自动化的基本功能能够实现,而尤其关键的一点是能够使电力系统智能化实现及时掌握信息功能,对出现的大部分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在最到程度上让损失减到最小。同时,能够将收集数据信息与信号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从而简化分布系统。另外,发展智能化可以让劳动量减少,解放人手,这在电力部门方面就能够让维修工人的就业减少,从而使资金得到节省。
4.2在配电系统中使用载波通信技术
目前,对于配电系统来讲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就是通信技术,而在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光纤技术又因其自身所具有较高稳定性及传输速率等特点成为关注行业内的焦点,对光纤技术的应用将会是未来电力系统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然而,对光纤技术的使用需要较高的成本,且只有很小的实施可能性,所以,最有可能实施引入的就是载波通信技术,在对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中发现其不仅作用与光纤通信相同,而且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快的传输速率。
4.3电力技术更加贴近用户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现阶段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愈加完善,由于当前客户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尽可能满足客户,就必须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服务进行改善。目前,有一种采用一系列高科技技术的用户电力技术能够满足有较大用电需求量的客户,并且其电压在供电时能够保持非常稳定,这样就使得因电压引起的巨大不稳定性得以减少,实现柔性配电。这样一方面使电源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也是对用户用电负责的一种方式。
结束语:如今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等各项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电力系统也形成了计算机、控制、通信、电力装备与电力电子之间的统一体,所需处理的相关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所需考虑因素日益增多,闭环控制对象也越来越多,可观可测范围也不断扩广。总体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发展趋势日益全面化与多样化,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依然要坚持创新拓展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锋. 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 门窗,2015,02:75-76.
论文作者:李宏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实时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