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塌方洞身开挖施工要点浅析论文_丁桂生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隧道坍塌是当遭遇破碎或软弱围岩而出现的危险事件,具体表现为大规模的土方塌落。隧道塌方是隧道工程中备受关注的地质灾害之一,通常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工人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本文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对隧道塌方处理及洞身开挖施工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以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隧道;塌方;洞身开挖

1影响公路隧道塌方的因素

1.1水文地质条件因素

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出现坍塌冒顶等情况一般是因为地表水大量渗入到隧道围岩中,使得围岩含水量不断增加。通常情况下,围岩含水量的不断增加,不仅可以让围岩土体间的粘结力不断减小,还会进一步降低岩土的强度值,对施工工作的开展以及质量提升非常不利。

1.2施工工艺以及操作因素

通常情况下,导致隧道坍塌事故的因素除了地质条件之外,其施工工艺以及操作也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在具体的施工开展期间,在掩埋及围岩破碎的情况下,要求短进尺,弱爆破。但是,在实际开展期间,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施工效率进行提高,经常采用大进尺,强爆破的手段。虽然,在合适条件下会形成自然平衡孔,但是围岩破碎,其平衡状态就会非常薄弱,而大进尺,强爆破,其震动幅度较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坍塌事故的出现。另一方面,在施工工作进行期间,当浅埋段隧道掘进后,其初期支护不能及时跟进,使得已经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围岩,在自然因素以及施工活动的影响下出现了松动的情况,从而导致隧道现有防护结构无法对围岩压力形进行缓解,最终引发坍塌事故。

2工程概述

花都I号隧道左线起讫里程桩号ZK0+860~ZK3+237.282,长2377.282m;隧道右线起讫里程桩号YK0+890~YK3+235,长2345m。ZK1+825~ZK1+835段设计围岩为Ⅳ级,围岩为中风化,较硬岩,但受构造破碎带的影响,岩体较破碎,呈镶嵌破裂结构,暴露时间长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较稳定,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目前掌子面前方出现一条断层,围岩软弱,有土石夹层,极破碎,拱顶及右侧拱腰裂隙水发育,对断层面形成冲刷,围岩极不稳定,一直滑塌。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确定处理方案后进行实施。

3隧道塌方洞身开挖施工要点

3.1塌方体处理

为了稳定围岩,防止掌子面塌方范围继续扩大,便于塌方处理,采取从洞外拉洞渣使用反铲对掌子面进行回填反压,缺口部位反铲无法回填部位采用编织袋装砂,人工堆码方式进行封闭。

反压回填后,因回填部位为松散渣体,处于临时稳定状态,需对反压回填部位进行加固,加固方法为:先将8钢筋网片设置在塌方体的外表面,然后采用C25混凝土进行喷射施工,混凝土施工厚度为15cm,从而起到封闭的作用,要对特殊位置进行封闭强化,例如初支和塌体接触面处位置、塌腔口周边位置,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0cm。当混凝土达到终凝状态,垂直渣体面施做小导管,小导管间距2米,梅花型布置,单根小导管长3米,小导管管身开花孔,注浆顺序应自下而上。

当围岩稳固后,对塌方体进行清理,进行实时监控,将洞内、地表沉降等数据及时采集并上报,当出现异常时及时制定处理方案,避免发生二次坍塌。

3.2洞身开挖

3.2.1开挖方法

塌方变更段未开挖段ZK1+835~ZK1+840段,变更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先用挖掘机挖出松土,局部填土岩石破碎锤配合挖机掘进。单次掘进进尺控制在0.7m/循环,每天一循环,每天进尺暂定0.7m,人工配合机械出渣。

三台阶七步法施工以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体法为基本模式,包括上、中、下三个台阶,共含有开挖面七个,具体开挖支护施工运用纵向沿隧道错开,平行推进的方式。

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3.2.2施工要求

a.三台阶七步法将开挖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逐级掘进施工,核心土面积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上部宜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

b.当上台阶支护结束、喷射混凝土强度状态满足设计要求的70%后,实施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在上台阶底部增加槽钢托梁,钢架与槽钢结合在一起,避免上台阶初期支护出现变形、沉降等问题。钢架底部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锁脚锚杆,并与纵向槽钢焊接,锚杆(管)布设俯角宜为30°~45°。

c.结束每一个台阶开挖,要尽快对围岩进行封闭,具体措施为喷射4cm厚混凝土,设置型钢钢支架及锁脚锚杆,再次分层喷射混凝土,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有必要的情况下每一台阶采用临时仰拱支护措施,构建一个开挖循环。

d.土质隧道施工中,需要基于核心土设置拱顶和拱腰支撑系统,具体措施为采用三根临时钢架竖撑,结合围岩测量数据对核心土开挖采取一定的滞后措施。

3.2.3施工质量控制

洞身开挖施工利用人工方式并结合机械施工,针对软弱破碎围岩,要落实“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严封闭、勤量测”的措施,开展有效施工,从而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在施工质量控制中,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监理标准,确保隧道施工的坡度、结构尺寸等都符合设计规范,保证不超挖欠挖。

4公路隧道塌方洞身施工的预防措施

(1)在出渣完成后,进行通风,然后用挖掘机械对岩面做第一次安全排查,对松动围岩进行敲邦问顶,清除掉不稳定的岩石(严禁用挖机在掌子面下扣、敲欠挖围岩),支护人员应该选用从事过开挖、支护作业、经过正规培训的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排险工作,排险时应站在前一般初期支护下,向前排险;从排险~支护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围岩变化情况,是否倾听围岩有掉、裂声音,及时按特定信号通知人员、设备撤离。

(2)全面检测前一循环的支护状态,当出现变形、扭曲等隐患,务必找准原因并制定加固处理方案,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快速组织人员撤离,避免坍塌发生而造成伤害。

(3)工字钢架设之前,为了保证基础平稳,利用垫板等垫平钢拱架基础面,架设施工时为了牢固相邻钢拱架要运用纵向连接杆进行连接,采用拱脚锚杆进行牢固,避免发生钢拱架扭转、倾斜等现象。在紧固钢拱架顶部连接螺栓、楔紧钢拱架时,作业人员应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平衡、牢固的台车上,应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发生工人坠落事故。

(4)拱架架设完毕后,先用Ф22连接筋按间距1m连接并焊接在工字钢上,然后打锁角锚杆,在打锚杆过程中应避开岩体有裂缝及易掉渣处。

(5)掌子面开挖出渣排险后,尽快初喷混凝土,相应的喷射厚度需要符合设计标准。为了提高施工安全,需要对钢拱架和钢筋网片安装、超前小导管、喷射混凝土过程中的围岩状态进行实时观测,存在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组织人员撤离。

(6)针对隧道塌方洞身施工中的风险事件,施工方需要强化风险评估工作,精准识别开挖风险种类,从源头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出现。综合分析隧道风险数据信息,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施工管理水平,潜移默化地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除此之外,为了提高项目部作业人员应急反应能力、隧道施工防坍塌应急管理水平,隧道施工项目部可在隧道施工现场组建现场指挥、安全警戒、抢险救援、后勤保障、保卫救护等分工小组,开展隧道施工防坍塌应急演练,为确保施工安全稳步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中的塌方危害尤为严重,施工方在实际施工中务必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剖析塌方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塌方处理方案,实施安全有效的洞身开挖施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还需加强对危险因素以及结构动态情况的掌握,为隧道施工顺利完成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君君.隧道浅埋段施工预防坍塌及其综合处理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0):119-120.

[2]胡海波,陶胜利.云霄庵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26):133-134+136.

论文作者:丁桂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公路隧道塌方洞身开挖施工要点浅析论文_丁桂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