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论文_李鹏

提高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论文_李鹏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 四川成都 611830

摘要:本文通过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现状及其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从开源节流、科学规划、依法治水、统一管理、不断挖掘水资源潜力的角度,对提高都江堰水资源在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解决用水管理中存在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以及对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矛盾;承载能力;发展规划

引言

历代治蜀,当先治水。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掌握着我国最大的灌区供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步伐加快,灌区对各地水资源的需求也更加紧迫。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面临着更新更严峻的考验,怎样更有效地确保人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支撑供水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跟人们息息相关的大事,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加快实施有效措施的重中之重。

1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面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日趋减少的水资源矛盾,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现状也日趋下降。近年来,岷江来水也十分有限,年来水量分配不均,现况12~4月年枯水期水量仅占全年16%,6~9月洪水期水量就占全年的58%,枯水期半年(11~4月)水量占全年的21.4%,丰水期半年(5~10月)水量占全年的78.6%.涞水的不均匀性制约了供水的均衡性,再加上上游调蓄能力不足,致使工程平稳供水功能发挥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水源不同程度的脆弱性,也增加了供水系统的脆弱性。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都江堰灌区各水平年承载能力指数分析,都江堰灌区总水资源量为271.1亿m3,其中当地水资源总量为98.87亿m3,过境水资源总量为172.22亿m3,分别占供水区水资源总量的36.5%与63.5%。灌区可利用水资源量184.5亿m3,其中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7.05亿m3,过境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27.48亿m3,分别占可利用量的30.9%与69.1%。在目前供水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下,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均衡也受到制约。

2成都平原经济区领先发展对提升都江堰灌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整个都江堰灌区需水将超过100亿方,2030年将达到123亿方。随着近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快速推进;成都市首位城市的加快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成都市首位城市的加快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天府新区建设的加快推进,都江堰灌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用水需求的结构也在快速变化和增长,对生态供水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保障供水量的满足、质的要求、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领先发展,迫切需要都江堰灌区各个水管单位部门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高标准提供水安全保障、高效益提升现代化产业、高要求实现良好水生态。

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灌区农业节水提出了更新要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重要的决策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三去一降一补”。党的十九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把水利放在了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必须着力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快补齐农田水利短板,特别是农业节水这个突出短板;加快完善农业节水政策支持体系、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标准体系、农业节水激励机制,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精准调度水平,强化农业供给物质支撑,紧紧抓住水资源有效支持和刚性约束这一关键。都江堰灌区要守住用水效率这条“红线”,就必须全面提升水资源严格管理,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通过“节约”,全面加强节水管理,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提高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建议与措施

4.1加快岷江上游和供水区调蓄工程建设,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岷江上游来水丰富,河道呈湾流高低势态,利于引水自流灌溉,是灌区发电、调蓄洪水及调水枯水期工农业、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除目前已新建的毛尔盖、狮子坪水库和即将建设的剑科水库外,也已在建十里铺水利枢纽,并尽可能再规划建设一些调水工程,以增强岷江水源的调控能力。

4.2与紫坪铺水库协调运行

建设紫坪铺水库,都江堰取水枢纽上游处的反调节工程,是完善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功能,对提高都江堰水利工程取水、供水的稳定性,实现供水与发电效益双赢,减少突变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对防止不必要的水量浪费,实现水量灵活调度,真正实现“电调服从水调”,对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3加快灌区工程建设

搞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现代化灌区是缓解日益凸显的供需水矛盾、提高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措施。都江堰渠系工程长期运行,工程老化损坏严重,配套建设标准低,且有部分灌排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低。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要求,要在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全灌区就应以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为契机,加快现代智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为精细化配置水资源提供依据,逐步形成水资源调度的智能优化决策与自动化调度控制功能。

4.4提高都江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经济技术性措施

①发展节水,实现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②广泛实施计量用水和计量收费,积极推行水价体制与收费体制改革,通过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约水资源;③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④执行满足供水的水资源调配运行制度,杜绝无节制、无管理地浪费水资源;⑤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杜绝水体、水生态污染,严格水体纳污总量;⑥加强地下水使用管理与动态监测,杜绝地下水超量开采和违规开采。

4.5深化水价综合改革,加大水环境治理,加强水政执法

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有关要求,聚焦“六项重点任务”,特别是农业供水水价按照作物种植类型、用水目的的不同,结合“两部制”水价制定农业供水分类水价。通过推动计量用水和计量收费,探索建立灌区水权交易市场,推进计量用水计量收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水权流转促进灌区节约用水。

4.6加强都江堰灌区统一管理

建立完善由省水利厅、灌区水管单位、灌区各市水务局、都江堰上游和边沿溪河径流调蓄水库、毗河灌区管理单位等组成的灌区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至二次会议,听取灌区工作报告、灌区用水情况及配水方案,协调灌区内跨行政区域用水矛盾;研究、协调都江堰水资源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确定水量调配原则;审定都江堰灌区统一调度运行制度,着力提高都江堰水资源承载能力;审定灌区工程建设与改造规划等重大事项。逐步形成政府调控、民主协商、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水利管理体制模式。

5结束语

提高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深入研究,目的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都江堰灌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撑。按照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治水理念,及时修订《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加强水政执法,合理安排用水,尽量把更多的水量用于灌区供水,在节水的同时加强治理水环境污染,减少弃水综合回用,使有限的水资源达到高效利用,最大程度提高供水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步把都江堰建设成世界级绿色生态灌区。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岷江上游及供水区水资源综合规划》2015.10.

[2]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都江堰水利综合规划报告》,2016.

[3]《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提高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论文_李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