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中医院 福建 大田 366100
摘要: 目的: 分析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 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 x2=5.379,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841、6.917,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3.13%低于对照组18.75%(x2=4.010,P<0.05)。结论: 抗生素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抗生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355-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tention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Methods: 64 case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symptoms improved, recurrence r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1.88% (x2=5.379, P < 0.05); the time of use of antibiotics,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7.841, 6.917, P<0.05),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8.75%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x2=4.010, P<0.05). Conclusion: antibiotics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shorten the time of use of antibiotics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Keywords: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antibiotics; retention enema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是临床妇科常见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1]。PID若治疗不及时、彻底,可发生性交痛及不孕症,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多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祖国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盆腔炎经验,结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盆腔炎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PID病人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中相关标准。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29.24±7.18) 岁;其中原发性盆腔炎29例,继发性盆腔炎35例,病程2-23个月,平均(13.27±3.62)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 2方法
对照组给予规范抗生素治疗,一般用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注及甲硝唑注射液(感染严重者用奥硝唑注),静脉滴注。抗生素连续治疗7-14d。
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抗生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待患者发烧基本控制后开始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灌肠中药方: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地丁、元胡。每日1剂,连用3d。将上述中药浓煎至100ml,自然冷却至37-40℃左右时,用一次性灌肠袋经肛门缓慢灌入,肛管插入深度约10 ~ 15cm,全部药液在20-30min内缓慢灌入,灌肠结束后嘱患者平卧,卧床休息30min以上,药物保留时间应在3-4h 以上,灌肠治疗1次/d。自第4d续用中药方:蜂房、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苏、黄柏、赤芍。灌肠方法同前,连续灌肠10-14天为1疗程。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参照《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 草案) 》设置临床疗效判断标准[2] :痊愈: 患者下腹坠胀、腹痛、低热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 超及盆腔妇科检查正常;显效: 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 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1. 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录入SPSS 16.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治疗效果
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 ( P<0.05),见表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PID) 涵盖范围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和盆腔腹膜炎症,性生活不洁、经期不注意卫生、宫腔手术无菌操作不严等均可导致急性盆腔炎的发生,如炎性未得到彻底的控制,则可迁延成盆腔慢性炎症。老年女性继发于其他部位的淋巴或血播感染也可引起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盆腔器官组织的炎性反应[3]。
中医认为盆腔炎属带下、瘕范畴,湿热毒邪伏于胞中、内侵致冲任二脉气血郁积、气血耗损;湿热虫毒进退反复,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致盆腔气滞血瘀而致机体出现炎性病变反应[4]。采用中药灌肠,避免了药物的首过效应,药效利用度高;温热液体直接作用于肠道,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炎性因子及代谢物的吸收和消散。本研究灌肠中药方中,前3天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地丁、元胡。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地丁是经典的清热解毒中药,尤其蒲公英的剂量较大,配合元胡止痛,能快速改善患者盆腔坠胀及疼痛感。第4天起换成蜂房 、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苏、黄柏、赤芍。蜂房养血,赤芍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环;继续使用红藤、蒲公英清热解,加以败酱草、黄柏、紫苏解毒散结,加快盆腔包块的吸收,有效促进盆腔炎症的消散[5],避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仅为3.13%.和徐国英[6]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由此证实,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中还发现结合中药保留灌肠在促进盆腔炎症性包块吸收降低手术治疗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因病例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13.3:258.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 草案)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 7) : 556-558.
周立英. 急性盆腔炎160 例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1,13( 2) : 115-116.
张岩雪,田凌,李红艳,等. 丹莪妇康煎膏联合中药组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01):66-67.
王咏梅.针灸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0):1184-1186.
徐国英.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29) : 78,81.
论文作者:吴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灌肠论文; 盆腔论文; 抗生素论文; 盆腔炎论文; 性疾病论文; 中药论文; 红藤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