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小学校 广安 638020)
从教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近30年,我认为: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均需要长期的浸润,所谓润物细无声。在习惯的养成靠日浸月润、潜移默化,须由知到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所谓三岁看大,周围的环境,父母的熏陶等等,均将影响学生的发展,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大凡宜早不宜晚,如白纸一张,易于提笔;晚,若荒地种谷,需先除草。然而,早也应有度,否则,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过早,生活、知识、能力基础不具备,培养便无可能性。恰恰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应遵循此规律,本人按照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剖析。
所谓“知”,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教学中要告诉同学们:
(1)我们平常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等阶段,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变的过程,而修改完善是很重要的阶段,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阶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经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关于修改文章的体会,举一些名家范例。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道理。这里,还可以联系学生的习作实践让大家回忆,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写完后,细读一番,总会发现一些毛病。如果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读起来就会有很大改观,多改几遍,少批评,多鼓励,让他们敢于写,放开写,多收素材,反复修改,就会成为好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语文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训练一些技能。学语文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向生活,了解世界,融入特定文化的过程;是带着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因此,要学好语文就要大胆、热情地走向生活,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要结合插图,在讨论、对话中让同学们理解、体会以上道理。
所谓“情”,就是要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以情感人,推心置腹,让他们从内心想这样做。人的行为总是被“理”和“情”所左右。对于人的行动,一般来说,“理”是从外部来“管”人的,而“情”则是从内心来“催”人的。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从道理上知道应该怎么做,虽说他也会照着做,但做起来比较被动,会感觉累,因此有时行动上却会故意与正确的要求相违背。如果不仅从道理上理解,也从感性上认同某种做法,那他在行动中就会乐此不疲。要使同学们在感性层面认同自主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这两种学习习惯,通过老师讲或者让同学们搜集后互讲写作名家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故事是好办法。互评互改,融入个人的见解和主张,拓展思维空间,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也许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方面的故事很多,我们在教学前可多搜集一些,图文并茂,讲的时候要尽量生动,让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得到教益。
所谓“信”,就是讲诚信,让学生心悦诚服,让他们追求一种信念,有所追才有所求,是让同学们对以上两种习惯形成信念,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信念是人对某种观点、原则、理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力求在行动上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它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感情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坚强的毅力。因此,信念在习惯养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信念是知、情的“合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而形成的。如果我们能在扎扎实实地做好前两个环节(知、情)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行动中,即通过反复修改作文、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实践,不断加深对以上两种习惯的认同,那么他们的相关信念就会形成。
所谓“行”,就是行动。习惯的养成最终还是要靠行动,好的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时间反复实践才能固化到人的身上进而成为习惯。实践是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敢于实践才会体验失败的斗志和成功的喜悦。有人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话很有道理,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这样,好习惯也就养成。自然而然,同学们会在无形中增加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
以上四个环节,系本人拙见,前两个环节,可在课堂上通过一到两个课时完成,或基本完成;后两个环节,应在本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进行,教师在这两项习惯的培养上,应从知、情、信、行方面对学生持续关注。长期坚持,相信你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会有所改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也是解放我们自己,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和快乐。
论文作者:兰天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习惯论文; 同学们论文; 语文论文; 就会论文; 学生论文; 信念论文; 他们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