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应在各行业积极运用节能技术。工民建是对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目前在工民建施工中应用节能技术,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节能减排的政策,更好地利用节能技术,应积极开发和研究新的节能技术。
关键词:工民建;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探讨
1、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1、建筑部分中的应用
1.1.1、屋面
建筑工程中,对屋面进行施工也可以采用节能技术。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防水层和屋面板的物理性质,注重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最好选择那种导热性能差、吸水能力强以及密度较低的建筑材料,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基于此,屋面材料有多种选择,板块状的材料,可以选用水泥聚苯板、聚苯乙烯板以及水泥蚔石板等。选择的散料,可以是浮石、陶粒等。要真正实现屋面保温节能技术,还会用到泡沫混凝土施工,泡沫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聚氨酯泡沫塑料、水泥以及粉煤灰等,这种混凝土是以现场发泡的形式,来完成浇筑过程。还有一种方法是反铺法,也就是将防水层设置在保温层的下面。这两种方式都能达到房屋建筑的保温目的,但是,由于反铺法的施工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利用。
1.1.2、门窗
建筑的门窗安装质量是房屋建筑的质量的重要内容,对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节能效益。实现门窗的节能环保,主要是在于不同材质的门窗的选择上,门窗材质的密封性能和导热系数是重要参考依据,这是因为不同的材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钢构和铝材的门窗的导热系数较高,木质门窗的导热系数则相对较低。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会更多倾向于塑料材质的门窗。安装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安装质量,使得门窗的密封性得到保证。因此,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选择最佳的尺寸的门窗,仔细检查空气的渗透情况以及抗风的能力,使得门窗的设计指标符合建筑的设计要求。还要仔细检查门窗的边角,如果发现缺陷,不应予以使用;对于门窗的安装时,还要做好密封工作,处理好门窗和周边的接触部位,窗框和墙体的连接处应该用水泥浆将其处理好,门窗框架和墙体的缝隙比较小,则可以用密封条来进行密封处理。
1.1.3、墙体
建筑工程要想获得良好的墙体节能效果,还要注意墙体的保温施工技术的发挥,提升保温技术的在建筑上的应用度。传统的建筑过程中,保温工艺主要包括抹灰技术、涂保温材料、贴合保温材料等。根据保温层安装的位置,可以将体分为墙体内侧以及墙体外侧。它们都享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当保温层喷抹在墙体外侧,可以节约室内的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率,但是常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保温层会早早地老化,出现开裂和渗水等各种问题。如果将保温层涂抹在建筑的内侧,虽然能避免外部环境带来的破坏,但是,保温效果却大大降低。因此,必须结合建筑的具体特点,合理地采用墙体的保温技术。
1.1.4、隔断布局
节能玻璃在众多的绿色建筑中,节能玻璃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节能材料。该节能新材料相对于其他普通玻璃而言具有更好的环保节能效果,例如保温效果、隔热效果、较好的防辐射效果等等。在使用建筑内部通风技术时,需与热力空气学原理进行结合,使建筑自身就可以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依据热空气向上漂流的现象,能够使用其内部的热压差值对自然通风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完善。由于热空气不能够从建筑的上排风口快速地排出,从而在建筑内部产生了压差,冷空气就会顺着下部的进风口涌入建筑内。
1.2、结构部分的应用
从建筑结构其他构件出发研究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将是发展零耗能建筑的另一突破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采用框架梁和外叶梁之间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有效地消除了梁、柱处的热桥影响,降低了建筑能耗。考虑到建筑楼板、屋面板在建筑耗能中所占比分较大,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节能填充楼板,是将保温隔热材料填充在楼板中得到的一种新型楼板,这为发展零耗能建筑开辟了另一有效途径。
1.3、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钢管、PE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水源浪费问题。
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
另外还可以通过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使用来实现节能,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所以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优劣。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建筑的设计运用符合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要求,能够为人们创造健康、适用与高效的使用空间,切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合理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满足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可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1.4、建筑电气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离不开电气设备的使用,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和设备客观条件影响。在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电能在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等过程中需要经过各种电气设备(发电设备、变电设备、电缆线路、用电设备等)来进行运作。这些设备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能源损耗,虽然有些损耗是不可避免的(电缆线中的发热损失),但是却可以使用相应的节能技术将损耗降至最低。建筑工程中能源损耗较大的主要有如下方面:变压器功率损耗、供电线路上的能源损耗、用户设备损耗(例如灯光照明)、电动机空载损耗。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节能技术正是考虑建筑中能源损耗较大的方面,在符合建筑工程建设标准的情况下,科学设计电气系统结构,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面对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分布的境况,人们提出了太阳能风能综合发电的方式,利用风能、太阳能互补发电,可以免除外界供电,减少建变电站、架设高低压线路和低压配电系统等工程的费用,具有昼夜互补、季节性互补特点。风光互补系统稳定可靠、性价比高,电力设施维护工作及相应费用大幅降低。因此,风光互补系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
目前,基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风光互补系统在城乡居民用电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利用空间。首先,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零污染”、“零排放”,对居民生活环境没有影响,而火力发电就会对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其次,火力发电占地面积比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大,增加了发电的成本。火电厂一般选址在城乡边缘,增大了电力传输高压线缆的投资成本,同时造成输电过程中的压降、电能的损失。所以,应该选择自然条件良好、适合发展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的地区,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对地区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与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有重要意义。科学设计出适合当地居民的互补系统供电,加上政府一定的上网电价补贴,才具有与传统的热电厂相抗衡的市场竞争能力。
节能技术现已广泛渗透到土木工程、岩石工程、市政工程、桥梁工程等应用中,总而言之,节能技术在现阶段的中国要最大力度推行,在中国经济独立的体制下使用节能材料,保障节能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确保建设材料可以回收。进行良好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建设工作的推进,是我国的建设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马艳凤.绿色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33:152-153.
[2]姚远.浅议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2:102.
论文作者:刘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门窗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墙体论文; 能源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