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 天津 300073)
【摘 要】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经过近十年的新校区规划实践的不断积累、研究与反思,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有代表性的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是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在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RSP建筑设计公司共同合作,运用虚拟校园的研究方法,针对当前中国大学新校区的建设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目前广泛被采用的规划建设模式合理性与存在的弊端,并探讨得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大学新校区规划;虚拟校园;提升改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058-03
1.新校区的建设现状及虚拟校园的确立
1.1 新校区的建设现状
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多数院校采取异地重新选址新建或异地新建分校或新校区的模式进行建设,本文以新建校区的规划建设作为研究重点。
根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从1999年到2013年,短短的十几年间,全国共新增高校846所,其中大部分为新建校园,加上原有高校的校园扩张新建校区,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间,全国建设新校区达1000多个。 在“985工程”所包含的39所高校中,有37所设有新校区,大部分高校都有1个集中建设的新校区,也有些高校建有2~3个新校区,还有跨省市建设新校区的情况。整个研究过程搜集了近700所学校新校区的数据,这些新校区几乎涵盖全国各省市,占地面积从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建设面积少则数十万平方米,多则一百多万平方米,为现阶段新校区基本模式的研究奠定基础。
1.2 虚拟校园的确立
通过研习对比一百多个中外校园实例,研究首先为中国新校区的经典模式建立了一个虚拟的校园模型,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研究优化策略,虚拟校园涵盖以下特点(图1):
(1)礼仪性的中轴线景观。校门、主入口广场与主楼形成校园的中轴线及校前区,是校园最主要的礼仪性空间。(2)突出特色的核心公共空间。以核心的公共建筑以及集中绿地、广场或水面作为校园中心,围绕“核心”布置各种功能设施。(3)清晰的三角形功能分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三部分是组成校园功能的主体,三者呈三角形布局,区域之间均有便捷的联系。(4)人车分流的环形道路体系。校内环状机动车道,环路以内为教学中心区和核心绿化,环路以外设置各种辅助用房和对外设施,各功能分区内部道路以步行为主。(5)内聚型的完整校园模式。新校区的整体规划自成一体,与城市之间用大片围墙绿化带隔离。
2.虚拟校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固定的规划模式势必对于校园自身的发展起到制约,通过剖析与评价虚拟校园这一经典模式的基本特点,体现出现阶段新校区的若干问题,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2.1 孤立内聚的简单分区与组团分区校园规划模式
在校园规模较小,功能相对简单的情况下,三角形的经典分区模式在功能的位置关系上为学生的生活便利提供了可能。但在后续校园使用中,我们渐渐发现传统三角形分区将各个分区孤立,牺牲了大学校园空间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大学校园使用者多元而复杂化的行为模式、割裂了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造成各区域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校园空间壮观而不宜人等问题,容易导致“钟摆效应”。而大型校园大量采用的组团式分区模式,虽然通过教学与宿舍的紧密联系解决了“钟摆效应”,但由于组团之间的相互孤立、缺乏联系,形成了另一种的校园割裂。(图2)
2.5 集中式的景观环境及交流场所,忽视各类校园室内外小空间的创造
大尺度集中式景观可以创造结构清晰、大气完整、鲜明可识的校园空间印象。但这种单中心、向心性的布局模式却难免造成核心空间尺度失常、空间形式单一、小空间设计欠缺等诸多问题。单一的景观核心服务距离限制难以兼顾各教学生活组团的使用,从而造成实际使用中核心景观的可达性差。过于强调集中也使过度空间层级严重缺乏,忽视了实际校园生活多元复杂、富有变化的不确定性需求,校园生活缺乏场所感。
2.6 普遍缺乏动态生长、有机弹性的整体校园远期发展规划
首先,环形路网所营造的绝对人车分流的形式,使得中心区强调人行景观的完整性,车行道路无法深入到中心区内部,可达性差,后期加建困难。预留空间也仅为校园完型规划后的边角部分,缺乏合理统筹。再者,现行功能主义的分区模式将校园功能置换、灵活应变的能力大大削弱。一次性、僵化的构建模式与建筑自身的性质固定化,使得校园长期的发展演变无法实现。(图4)
3.2 循序渐进、弹性灵活的远期规划
校园的发展建设应该是一个不断修正、逐步完善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规划时提倡采用少量的并且持续的修补规划,也即小规模渐进式发展,保留后期调整的可能性。
在校园规划策划层面,需要针对招生人数、学科配置、政策调配、发展意向、民众意愿等进行周详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统计,再行制定远期的校园规划进程,切忌主观臆断。校园总体规划平均间隔一定年限能够对之间所建设的内容作以回顾性评价。并在即将建设的内容上对上次的不足作以修正,征求政府、校方、在校师生、社区民众等各群体的认可和支持,做到承前启后。根据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具有连续性、可实施性,也避免出现尺度超常、空间无所用的情况。(图6)
在校园规划构建的层面,建立可生长的规划体系、道路形式及校园建设网络同样基于校园的动态发展观念,认识其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预测的特征。总体来说,就是为校园提供一个可灵活应变的增长网络,基本的增长形式与发展模式相对确定,但规划结构中具体的发展内容可以随需求变化、置换,与规划结构本身相对分离。允许有部分自下而上自组织的规划部分,强调远期规划的弹性灵活(图)。
3.3 动态共生、有机多元的功能体系
首先,校园的土地使用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各部分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置换、填充、替代。建筑与场地的功能在不断调整,能够不断适应校园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完美的连续性。各功能区域间皆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包含置换,能够打破传统孤立内聚的分区模式,进行有机的组织。
其次,校园的功能配置是多元复合化的,在学院自身辐射范围内应该涵盖在校师生甚至是参与到校园活动中的人员的多方面功能。规划阶段根据院系分配自行组织成基本的生活组团,在此范围内,能够满足使用者住宿、餐饮、购物、交通等生活需求,加强每个区域学习、生活、运动等功能配置的完整性和混合性。
3.4 因地制宜、富有活力的校园边界
未来的大学校园规划需要激活校园边界,强化对城市的开放和辐射作用,重视学校的边界与社会大环境交叉过度的部分的处理。做好前期的功能布局与内外功能对接的策略,摆脱绝对化的围栏式隔离带至关重要。
在校园规划初期的边界已不能仅满足于绿化与围墙的方式,而是以建筑的组合形态与外界区分,提高了大学校园的开放程度。这种软性的边界首先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功能性质与社会等级,再者取决于在外部环境制约基础上内部校园的功能布局,即需要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的合理对接。针对不同的外部条件,内部的边界也需应做以相应调整。
与居住区毗邻的校园区域,强调社区生活设施的共享,能在校园发展变迁的后期提供更大的生活服务空间。外部环境为商业区的边界可以带动校区商业发展,使商业渗透到内部,形成校园内部级别的商业街。
3.5 延展可拓、层级丰富的校园道路
校园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路支撑体系,能够与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对话、层级分明、可达性强、具有延伸性是现今校园道路必不可缺的条件。
为分担校园主路交通的压力,校园内部应按照校园的空间结构配置相应的路网形式,确定等级和类型。校园道路也从自成体系、单一化的环形路网向与城市接轨的开放路网形式转型,从而打破校园孤立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基本组团内部应以人行及自行车交通为主,只有需要后勤支持的区域允许机动车进入组团,外部以车行交通为主。这样可以解决大型的大学校园不同组团与功能区域之间长距离交通的问题,提高了大学交通的效率,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3.6 活泼流畅、多重核心的景观交流场所
首先,多核心的结构更利于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效果,给人以更丰富的空间感受,能巧妙的赋予大型校园以宜人尺度。单一中心的空间尺度更大更冷漠,建筑间的平均距离更远;而如果把它划分成多个核心,则显然能够压缩尺度使空间更显宜人,同时也减小了相关联区域的步行距离。
其次,景观交流空间应强调连续性,为了避免景观交流空间变成实际使用效率低的消极空间,应将其设置在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上,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3.7 独树一帜、文化气息浓重的校园风格
校园建筑风格必须摆脱简单沉闷的经验主义,实现自身个性特色的表达,这是体现校园的文化建构差异与识别性的最基本方式。
首先,校园风格的建立也应结合学科特色。各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特征,基本的功能需求有所不同。理工科院校侧重于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强,需要配备相应性质与规模的实验场所;文科院校侧重于思辨性与文学素养的培养,理论性强,需要更多有利于思想交流的场所。这在建筑形态与景观设置层面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其次,新区风格也应对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有一定连续性。继承老校区及人群中既存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原封不动的全部复制。校园规划更多需要关注的是校园办学理念与在校师生日常的行为系统,包括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庆典、文化社团活动等。这也决定了校园文化建构层面有一定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性,需要在规划前期为这些模糊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4.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具有共性的虚拟校园模型探索当今中国新建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性的策略,为今后大学新型校园规划提供指导方向与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蕾蕾.高职院校校园景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4):293-294+296.
[2]韦宝畏,张斌学.寒地高校特色水景空间营造——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水景改造设计[J].华中建筑,2016,(03):107-110.
[3]王廷.三区联动:高校集聚区的创新发展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3):50-54.
[4]陈诗萌.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学途径[D].西南交通大学,2014.
[5]李鑫.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符号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6]周思佳,徐婷,邵素丽.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概念性规划[J]. 江苏城市规划,2013,(04):28-31.
[7]常俊丽.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顾志宏,梅楠,边哲,聂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校园论文; 功能论文; 新校区论文; 模式论文; 空间论文; 景观论文; 分区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