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亮
摘要: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普遍存在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具有非常久远的使用年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致建筑物的墙体出现变形缝问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逐渐降低,这也对建筑物的使用质量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不利于人们的居住安全。所以需要对使用年限较旧的建筑物进行全面改建,妥善处理房建施工结构的变形缝,才能有效提升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增强房建工程的稳定性,使房建工程的使用年限大大增加,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
1变形缝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建筑物的地基也会受外力的影响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再者说地震都会影响建筑屋的内部结构,这些影响会使建筑物产生变形,还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影响,会使建筑去产生一些附件的应力,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而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变形缝这一施工工艺,提前在建筑物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预留设置变形缝,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其他问题的时候,有效的减少对其周边临近部位的影响,增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安全,这也是目前施工中最常用的办法。
2变形缝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1伸缩缝
伸缩缝主要考虑温度变化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而设置的。为避免出现裂缝,根据结构类型的不同通常每隔50m左右设30~50mm宽伸缩缝,将建筑物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将建筑物的墙体、楼(屋)盖等结构构件完全断开,使各个单元都能自由伸缩,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从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2.2沉降缝
沉降缝,从字面意义我们就能大概知道,这是因为建筑物会产生沉降而设置的变形缝,更深一点说,是因为建筑物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一个建筑物由于构造的不同,同时地面的构造也不同,会使得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这种不均匀的沉降会损坏建筑物的整体性,也会破坏建筑物原有的结构,使建筑物产生裂纹甚至坍塌。因此我们设置沉降缝,从水平方向把建筑物分割开来成为不同的单元,这样即使产生沉降对周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也是很小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不会那么大,产生影响的时候也会很小,进而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和安全。一般我们设置沉降缝宽度为最小30mm,最大120mm。
2.3抗震缝
抗震缝是考虑地震时,水平方向的地震波对建筑物产生破坏而设置的。将大型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形状、结构刚度、质量基本均匀的独立抗震单元,以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产生破坏。
3建筑工程中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施工
在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重要组成,要依照要求实施每一个混凝土浇灌步骤,从而保证浇灌质量。在对建筑工程的墙和柱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同一位置墙和两柱进行浇灌时,要确保每测浇筑高度都不超过50cm,并且要采取交替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梁时,要先对变形缝一侧梁进行浇筑,之后再对另一侧梁实施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两侧浇筑高度在20cm的范围之内。采取交替浇筑主要是为了把保证模板两侧受到均匀的力度,以免受力不均造成模板出现变形、位移等问题。
3.2撑条施工
撑条施工要依照变形缝两侧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梁侧模的施工时,要用小钉子固定梁侧模与撑条,之后用小木楔子加固撑条和梁侧模。在拆模中,要先将钉进的小钉子拔出,之后将小木楔子拔出,最后将撑条取出。在墙侧模和柱支模时,一方面是依据上述方式安装撑条、设置模板,并且要把小木楔子楔到撑条前部、后部和中部。
3.3柱模板施工技术
在房建施工中进行柱模板施工时,需要沿着柱的边线来精确设立模板,而且需要把其它的平面模板来进行科学设立,只是不需要设立变形缝的平面。同时需要对设置模板的柱面进行合理处理,通过应用柱箍加固的方法能够使模板稳定安装加固。在模板安装加固之后,需要进行合理校正,一般采用变形缝撑条的方式来进行校正,确保变形缝撑条能够和模板保持垂直状态,及时在撑条的端部来打入圆钉,才能让模板准确连接起来,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拆模,而圆钉钉入模板之后,需要外露5mm,对于柱模板的变形缝处高度,需要控制和梁底模底一致,在上部的位置进行施工操作时,需要利用梁侧模来进行支设,按照梁变形缝的校正以及固定的方案来作为重要的判断方式。而对于柱变形缝位置上的撑条来进行合理设置时,需要让变形缝的间距控制为10~15cm,对于拉结螺栓的方位,不需要另外再来设定撑条。在柱的另一端位置,可以利用加长钻来钻穿柱身,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变形缝位置的模板螺栓进行开孔安装工作。
3.4梁模板施工技术
在对梁底模板进行铺设完成之后,需要把梁底模板固定起来,然后才能把变形缝的侧模板合理铺设起来。一般需要把两侧模板的位置设置准确,才能继续安装撑条,使模板能够和撑条保持垂直,然后在撑条的位置上来加设圆钉,这样能够让撑条与模板之间保持固定相连。对于模板撑条的设置,需要结合梁截面位置的实际情况,需要把撑条的间距进行合理控制,使间距保持为10~20cm左右,而梁截面需要保持为30cm×30cm×60cm。同时,为了确保模板刚度达标,需要把撑条的间距保持为20cm之间。除此之外,在进行梁模板施工操作时,需要注意到这样几点重要问题:①需要确保梁侧的模板宽度需要小于方木1cm,这样才能让梁侧的模板更好地坐落于方木之上。②在对撑条上端位置的圆钉进行固定时,需要采用交错固定的方式,确保不会出现扭斜以及位移等各种问题,而且需要把5mm左右的圆钉外露出来。
3.5钢筋的施工
我们都知道,钢筋是我们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起着重大的作用,钢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说,在我们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达标的钢筋,且必须是国标。在进行钢筋固定绑扎的时候,我们要绑扎牢固还要增加垫块。
3.6相关注意事项
在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这样几点问题:①需要严格参考相关的施工工艺要求来进行操作,对于工程施工以及技术交底工作需要及时完成;②需要把模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出现损坏的问题,对于撑条需要及时回收以及存放;③需要对撑条的间距进行严格控制,满足横平竖直的基本原则;④盖板需要保持严密,才能避免混凝土流淌,按照相关要求来钉紧盖板,各个施工顺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房建施工结构的变形缝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作为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严格参照施工流程来进行施工操作,不能随意偷工减料,而且需要采用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才能切实解决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杨.水平结构变形缝防渗漏与装配式饰面层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7(17):138~140.
[2]解小东,马广生,王亚坤,等.行车屋面变形缝构造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6,45(3):91~95.
[3]黄明利,熊昊翔,申巧凤,等.拱北隧道明挖段变形缝设置影响因素及优化[J].中国公路学报,2016,29(12):124~133.
[4]李海龙,何曌,陈博,等.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7(21).
论文作者:李冬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建筑物论文; 模板论文; 变形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位置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