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山西河曲民歌的历史
追溯河曲民歌的历史渊源,其实在唐宋时期就很流行了。而她真正盛行则是在明清之初。河曲民歌中的山曲何时形成尚无记载。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饥荒严重,交通闭塞,逐步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孕育和催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唱与孕育期,久唱不衰。
二、河曲民歌的产生、发展、高潮及衰落
(一)河曲民歌的产生
河曲民歌的产生于劳动大众之中,河曲人唱的山曲绝大多数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身世的抒发,河曲民歌就是河曲人民的心声。歌曲高亢、嘹亮、悠长、舒展。是在封建社会劳苦大众的呐喊和怨恨,是离别的凄苦、生活的哀愁、情人间的相思、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世态炎凉、生活艰难,悲苦无助的被压迫者只能“学会唱歌解心宽”。当满腔的忧愤、悲苦无法排解的时候,就只好“心里难活唱一声”了。由此交织汇集便产生了河曲民歌。
(二)河曲民歌的发展和高潮
河曲民歌的发展有过一次高潮,历史曾给河曲一个很大的机遇,五十年前河曲民歌曾经有过一次很大的荣耀,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一行八人组成的采访对赴河曲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大规模调查研究采访活动。此次采风活动收集了400余首民歌曲调,4500余首歌词,45出二人台,写出各种专题报告10余份,随后整理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次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对传唱于山野田间的民歌曲调进行系统的采集整理并加以文字记录。从此河曲便有了“民歌的海洋”的美誉。原本传唱于民间的《割莜麦》、《泪蛋蛋好比水推船》、《走西口》等河曲民歌成了专业音乐学院课堂上必唱的经典之曲,河曲民歌逐渐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并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重视。
(三)河曲民歌的衰落时段及原因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河曲民歌开始衰落。分析其原因可以从山曲的歌种说起,河曲典型的民歌是一种自娱性的歌种,算是一种“野种”,小农经济时代,人们的劳动形式比较松散,农田里的庄稼汉劳作之余歌以自娱是很自然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民歌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之现代传媒的影响,广播电视上大量充斥的是快餐文化、通俗歌曲年轻人追新潮,去喜欢这些时髦的东西,对身边的民歌逐渐失去了兴趣,认为民歌土,不愿听,不愿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山西河曲民歌的艺术特征
河曲民歌吟唱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四、山西河曲民歌的现状
如今在河曲能原汁原味的长河曲山曲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寻找能原汁原味的唱河曲民歌的人一件不易的事情,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河曲县二人台歌剧团现在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民歌手和二人台演员被黄河对岸的内蒙古二人台所吸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新时代音乐人才走西口的潮流。现在散落于河曲民间的业余二人台演员艰难地穿行在那些至今还很贫困的乡村里。山曲几乎成了一种流行歌的点缀。
至于二人台,这种民间曲艺表演虽然现在仍然是地方小戏班的主演节目,但是由于演出团体大都是地方小戏班的主演节目,但是由于演出团体大都是一些零散的临时性的组合,因此没有能力去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改进。以使河曲民歌向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几十个简单的剧目翻来覆去的演出,长此以往也失去了吸引能力。没有资金,没有人力物力,这就是河曲民歌不容乐观的现状。
五、山西民歌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对河曲民歌保护的宣传,救河曲民歌于危难之中
对于民间年事已高的艺人、歌手,对他们的生活精心照顾的同时鼓励年轻人多向他们学习,让这些可贵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和光大。地方政府的宣传和鼓励要做到位,同时要为这些民歌艺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演技的平台。调动广大人民的热情,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的良好互动。
(二)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
在中小学校的音乐课本中,可以精选山曲、二人台等剧目让孩子们学习。不但要让每一个孩子会唱家乡的歌曲,更使得每一个孩子潜移默化的喜欢家乡的民歌,使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珍惜先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并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财产。
(三)政府积极行动
相关政府部门要给研究河曲民歌的艺人,传唱河曲民歌的歌手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使得这些人能够更好的传承、研究和创新河曲民歌。
(四)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有计划的研究、改革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另一方面,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保留原有民歌优秀元素的基础上,大胆的吸收新的东西,与时俱进的编创一些既有民族风格又有现代气息的新民歌、新剧目。
作者简介:马超(1988 .11——):男,27,汉族,籍贯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研究
论文作者:马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河曲论文; 民歌论文; 二人论文; 山西论文; 剧目论文; 有过论文; 上个世纪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