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黄昕[1]2012年在《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差异一直被世界各国的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国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本文以公共产品的供给为切入点来分析四川省省域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为四川以及其他省域乃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公共品供给理论进行了归纳解释和界定,对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指标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其次,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分别选取表现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和表现公共品供给水平的8个指标来进行协调度的实证分析。其中,计算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品供给水平的综合指数借助了SPSS15.0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综合指标参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品供给水平的协调度。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川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川西北和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第二,公共品供给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公共品供给水平较高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第叁,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葫芦”状,属于优质协调的地区和严重失调的地区都较多,并且大体的趋势是,四川中部平原地带大都协调度较好,除此之外的周边地区协调度相对较差。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公共品供给的角度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袁天凤[2]2001年在《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平衡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及各省内部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仍将存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极为重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省区经济是全国区域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更适宜采用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 本文以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地市州为基本区域单元,对当前区域经济差异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划分出四类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时空动态比较。接着对省内城市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五个主要的方面探讨了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形成机理。然后,从专业化与发展特色经济等角度对全省进行了新的经济区划,分区揭示了其发展条件、特征,探讨了各区域发展对策。最后,从全国西部大开发的角度,针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简要阐明了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开发的主要模式: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等。然后论述了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的动态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章:对四川省自然环境和资源、经济发展历程和主要经济特点进行了概述。 第叁章:以地市州为基本区域单元,根据1999年、1978年主要经济总量指标、相对指标进行研究。采用综合值测算法,将全省地市州划分为四类经济发展水平区;将1999年各地市州主要经济指标GDP与1978年对比,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动态性。 第四章:对四川省城市化水平、城市等级体系、城镇空间分布差异性等进行了研究。本章与第叁章点面结合共同揭示区域差异性。 第五章:从自然条件和资源、轴网系统和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历程和基础、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区域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性形成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明确了四川省经济区划的目的意义,提出了区划原则、确定了区划方案。 第七章:在对各个经济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之后,分析了各区的发展条件和特征,探讨了各区发展对策。 第八章:在论述了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之后,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探讨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空间模式、重大举措等。 结论: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李逸永[3]2008年在《四川省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显着,而在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以省作为研究单元,而忽略了省内的区域发展差异。本文通过对省内区域差异的全面审视,可以评价以往省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政策的效果,为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提供科学基础,为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以及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依据。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大省份之一的四川省,目前也面临着区域发展差异过大的问题。本文对四川省区域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这对实现四川省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综述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进行了概括与界定,并重点分析了四川省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综合经济状况。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为研究地域单元,从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叁个方面选取了18个指标构成区域发展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2000年和2005年的区域综合发展动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显着,近五年的动态变化明显,其中资阳、宜宾、泸州、南充、广安等地呈明显上升趋势,自贡、甘孜、眉山等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文章以2005年的数据对四川省各城市的区域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和区域类型特征的分析,将21个市(州)分为四类:一类地区为成都;二类地区为攀枝花;叁类地区包括德阳、绵阳、乐山、自贡、泸州、宜宾、阿坝、达州八个城市;四类地区包括广元、遂宁、南充、巴中、广安、眉山、雅安、资阳、内江、凉山、甘孜十一个城市。结果说明一二类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四类地区。最后文章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和政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借鉴国外区域差异的经验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缩小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张未[4]2014年在《基于城市群视角的次级增长极的选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学者重视城市群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城市群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地方扩散效应必将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许多经济区都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成为区域增长极,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之一。中西部地区也积极吸取成功经验,培育区域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城市群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般。而从四川省内来看,“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从目前四川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成都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在没有次一级的中心城市的支撑下,造成了对本区域的劳动力、投资以及资本等方面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虹吸效应”。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显然会扩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利于地区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以及借鉴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发展较好的多个省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发达城市或者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比如说江苏省有苏州、南京两个城市以及苏锡常这一城市群,广东省则有广州、深圳这两个城市和深珠惠中山江门这一城市群。而成都纵然是四川省会城市,占全省1/3的经济总量,对全省的贡献率却不到10%,拉动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基于四川目前的发展状况,除了进一步打造成都、发展成都并极力发挥其扩散效应以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构建一个拉动力较为强大的城市或者城市群,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带动附近广大腹地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仍是学者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城市群视角来探讨四川省未来的重点规划区域和整体的发展方向,以增长极的理论和城市群经济效应相关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个方法相结合,以如何确定和构建、培育四川省地区的次级增长极为研究主线。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对本文所涉及的增长极、城市群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归整,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四川省当前的城市群增长极的实际发展状况,揭示四川省城市群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明确四川省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再次是运用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城市引力模型对四川省城市、城市群综合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就四川次级增长极的存在形式进行探讨,明确四川经济区无法在短期内培育出能与成都相抗衡的第二特大型城市,进一步明确城市群是适合次级增长极的增长极形态,而在4个城市群当中,川南城市群被论证是综合素质最高的城市群,理所应当地担当起次级增长极这一重要角色;最后就川南城市群当前发展布局、发展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发展规划、产业支撑、政策支持、协调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最终实现川南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四川省协调发展,希望为相关的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最终得出了四川省地区必须变单核发展为两核多向发展,改变现存的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模式。努力将川南城市群培育成继成都后的又一增长极,加速川南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以冀为四川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也能为城与经济区内成都和重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区域合作平台。

刘素贞[5]2010年在《四川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地方保护盛行、区域市场分割、区域冲突不断,从而造成区域经济效率的下降,破坏国家和地区的安定和谐。四川省地处西部内陆,是我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也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差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文章以四川省21个州市与五大经济区分别作为省内次区域单元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包括叁部分内容:第一,基于单一指标的常规分析,主要包括对区域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测算分析,第二,基于Theil指数对我省总体经济差异的构成进行了分解分析,将总体经济差异进一步分解为区际和区间差异,揭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内部构成,第叁,为弥补单一指标的不足,本文拟从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角度选取了18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以期对我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变化状况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最后文章剖析了形成和影响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开发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发展战略、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发展水平等七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以期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胡碧玉[6]2004年在《流域经济论》文中指出流域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 人类的文明,最早均起始于大江大河之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一些着名的河流两岸。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流域经济更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诸多要素的系统分析;对流域产业带的分析更多的是以“叁角洲”为边界,而缺乏上中下游的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互动互补的研究;对流域开发的模式有所研究,但很少用要素禀赋和分工协作的原理,进行流域经济开发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对流域综合开发中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形成机制和利益互补机制的研究也薄弱。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江河的国家之一,今天对流域经济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已成为我国合理布局生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开发模式,促进我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尤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观分析为主等方法,对流域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论文的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即:流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开发模式等问题,借以为论文其它章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分析了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及模式,对流域经济的作用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增长链”开发模式。第四章,论文分析流域经济产业带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着重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对流域进行产业合理布局,并对流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五章,论文论述流域经济与城市的合理布局问题,着重分析城市增长极的作用、产权改革、经营城市等问题。第六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与“叁农”出路问题,着重分析了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力求探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进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差异与非均衡协调发展,着重探讨了流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差异和实现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第八章,论文论述了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用五个统筹的理论,指导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着重探讨流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论文进一步揭示了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的失灵,指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流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在我国流域经济开发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最后,论文进行流域经济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对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探讨。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1、从宏观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流域经济问题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克服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仅限于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流域经济与“叁农”出路、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析较少的不足,把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叁农”、经济利益补偿、可持续发展等纳入了分析框架,使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更系统、完整和全面化。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提出了增长链开发模式。突破己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增长链开发模式。增长链开发模式它是一种梯度开发模式与点-轴一面开发模式并举的综合开发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梯度开发模式与点一轴一面开发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域经济开发中,增长极开发、梯度开发与点轴面开发模式并存,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点状开发、点轴面所形成的带状开发与整个流域经济上中下游总体上的合理分工、梯度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带状的巨大增长链。利用流域经济中河流系统自身拥有的特殊功能来有效地组织流域经济,使河流经济的开发进程与流域经济的发展布局之间始终保持着协调的关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流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提出了建立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的利益补偿机制。流域经济系统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针对流域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提出流域经济的开发必须?

王伦强[7]2008年在《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四川也不例外。从现象上看,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大量由农村转向城市,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上看,城市化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不断增长,而传统的第一产业在比重上不断降低,即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不断增长从而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叁次产业在总产值结构中的地位和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但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和加速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关系到城市化是否能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后起的城市化地区,主动运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规律性,来发展区域内部的工业体系就成为有序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对策。然而,现代生产已经表现为基于国际化分工的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相互协作的基本特征。而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与现代城市化发展(以城市群空间有机的结构体系为特征)的基本规律不相适应。根据系统的空间经济学理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整体上表现为以区域整体城市化发展为特点,城市化本质上表现为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律优化利用。而在一个大区域内,城市化发展表现为以区域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体系发展和完善为特点总体演进趋势。在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网络性和层次性:一个城市群在空间上由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和数量不等的若干个不同级次的城市所组成,中心城市处于区域产业集聚和发展的中心,在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总是处于最高的地位;其他次级或下级城市在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上,普遍处于中心城市及其上一级城市的下游,而同一级别的城市在产业分工方面注重互补性。这样,从产业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说,城市群经济空间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对城市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必须首先研究区域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城市在产业发展上的分工与协调,以此规定的区域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就能做到区域城市化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四川省和重庆市处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内,从区域经济的系统性和城市群经济空间理论出发,研究四川省的城市化和产业发展问题,必须将川渝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首先构建川渝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各城市在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定位,来考虑城市之间主导产业的分工与协作,这样就能够实现川渝经济区内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本研究立足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实证地分析了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论述了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省城市化与主导产业的空间整合问题,这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再讨论了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这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最后论述了促进四川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问题,这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保障。通过这样的尝试,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论述和分析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框架体系。所得出的结论不仅适合四川省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也适合于广大城市化落后的西部地区。一、论文的结构及章节简介研究具体内容以共分为8章。第1章为导言;第2章为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第3章基于空间视觉的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这2章是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开端和出发点,尤其是第2章和第3章的理论综述,它们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至第7章是本研究的主体;第8章是研究结论总结。各章的研究内容大致如下:第4章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四川省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的不协调的若干方面,并从理论和量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为第5、6、7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一步论述引出了具体问题。第5章四川省城市化与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空间整合。分别从静态、动态和系统的角度论述了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的形成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研究了城市群空间完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问题,说明了主导产业与城市空间功能定位以及区域内宏观的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协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四川省区域城市群空间的完善构想与主导产业发展的区位指向问题。从而指明了四川省城市化与发展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与目标。第6章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产业集群发展。由于产业集群是当今重要的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前述的主导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功能定位仅仅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问题。为实现此方向和目标,必须注重发挥产业集群这种工业化模式对城市化推动效应。本章运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四川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并结合四川省的情况,探讨了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第7章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由于城市化本身意味着空间区域要素利用方式的转换,土地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承载性资源要素,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土地利用模式的空间转换,土地是经济叁要素中的承载性要素,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宏观基本政策和17大精神要求下,必须制定适合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才能有效推动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本章运用了生产函数模型,说明了城市发展与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投入的基本原则;从四川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四川省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供应解决方案;提出了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中土地利用战略的调整,以保障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8章为结论总结。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与升华,讨论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使相关研究结论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拓展了方向。二、论文的创新要点(1)在对传统的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基础理论和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现代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即立足区域当前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基本现实,先确立区域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内部结构,再根据各城市在城市群空间体系结构中的定位,确定相应的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以此协调完善城市群体系下,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与协作,从而使城市群经济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过分析四川省城市化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的若干情况,提出必须用动态的和系统的方法,构建四川省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具体说来,应当首先确定城市群的空间内部结构体系,确立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中,各城市在网络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传统有效的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确立各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工业发展战略,这是推进整个城市群体系下,城市化和区域产业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起点。(3)提出了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层次性决定了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的原则。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必须以城市群经济空间的系统思路来设计,各城市产业发展必须和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层次结构相适应,并且必须为实现各城市的基本功能定位而服务,这就是构思城市发展和主导产业定位的基本思想。根据四川和重庆地区城市化发展基本现实,四川和重庆的城市群必须实现一体化发展,构建一个统一的川渝城市群体系,在这个城市群体系有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他们处于川渝城市群体系的中心层;在四川省内部,应当发展南充、绵阳、内江、攀枝花、乐山等几个城市为川渝城市群体系中的二级城市,其中,要创造条件,将南充发展成为新的区域集聚与增长极;将其他地级城市定位为城市群体系中的叁级城市;再将县级城市(城镇)定位为川渝城市群体系中的四级城市(镇),这样的城市群体系结构比较符合四川省和重庆区域一体化的城市化发展和现状。而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则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有关原则、各城市的资源禀赋,以及各城市在川渝城市群体系中的定位来确定主导产业的定位,使区域城市化发展能够持续推进。(4)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四川省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政府在主导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时,必须认清现代工业发展和产业国际分工的基本现实,将工作重心从抓传统的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转移到以产业集群这种有效的模式推动工业化发展思路上来。为实现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应当制定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应该与城市群空间层次结构相呼应;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融入城乡统筹规划。本文指出,从产业集群发展的类型上来看,四川不仅要按照集群的思路推动传统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应该着力发展产业承接型产业集群,迎接沿海地区和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向四川的转移,促进中心城市之外的二级城市和叁级城市制造业分层次的协调发展;也应该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以推动四川实现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上,应尽快从这些方面制定政策,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建立专业市场,带动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鼓励移植引进沿海专业企业发展地方产业集群;鼓励和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产业集群机制自发形成;积极构建区域创新机制,促进四川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5)确立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机制,调整土地利用战略,是确保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的保证。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在研究四川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创新观点:为实现区域城市化和产业又快又好地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这些基本原则:发挥建设用地供应的调控作用,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优先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应;重点保证基础产业发展用地;以“集群”思想规划各城市和区域工业发展用地。此外,在建设用地供应的区域重点方面,应当以中心城市和二级成市以及成渝之间的城市带为建设用地供应的区域重点,确保城市群体系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形成。为了实现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实现各类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和节约利用,是解决建设用地供应来源的根本渠道。在土地利用战略调整上,应注意这样几点:尽快制定与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整理政策,完善土地利用转换的各项制度;根据各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层次和水平确定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模式;用科学的城乡统筹规划解决建设用地供应来源问题;彻底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供给;完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建立以行政监督为基础的建设用地流转供应的市场机制。

唐雅竹[8]2013年在《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普遍存在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大国,其面临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也尤为迫切。以往学者们多数都致力于研究我国传统东部、中部和西部叁大地带之间或是各个省际之间,而对省域内部区域经济的差异研究很少。本文在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以西南地区较大省份之一的四川省为研究对象,以四川21个市州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2008年-2010年为研究的时间序列,对四川省域内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动态分析。全文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概括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整篇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性;第二部分,总结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基础以及对本文的指导意义;第叁部分,介绍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第四部分,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论述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提出促进四川省域内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研究发现,四川省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差异性显着。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经济区经济发展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底依次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和川西北经济区。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从自然环境因素、区位因素、历史因素、政策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及投资因等6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缩小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文结合了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四川省21个市州经济社发展差异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时间序列上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在研究的指标选择、数据的连续性上还存在一定不足。

温军[9]2001年在《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未来中国多民族国家社会转型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各民族崛起意识的日益强化,这将有可能使民族问题发展演化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为突出、最为敏感而又波及面最为广泛的一大社会问题。这就决定了在现代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面临结构性变革转型的国内外环境背景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本文的理论创新就在于通过对发展理论的国际比较分析,提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理论分析框架,不仅分析了少数民族经济平等论的缺陷不足,而且还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成因以及“赶上汉族”追赶战略的影响后果。首次提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叁个方面的新观点,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缩小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应该是:“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由此提出应改变过去50年以追求GDP增长为核心、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追赶战略,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投资于人民”的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路径依赖”的基本方法,首次分析解释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不平衡性的内在机理,认为以往现代化的追赶是一个单一经济目标的追赶,其主要问题是将民族问题经济化,将经济问题绝对化,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多维特征,从而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全新的经济主张、政治主张和制度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

郑茹, 李明东, 肖凌峰[10]2016年在《四川省经济发展区域平衡性研究》文中指出选取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叁个指标,运用相对发展指数、复合年均增长率、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发展平衡度等方法分析四川省21个州市,定量分析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稳步增长,除叁个自治州以外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1个州市间的人均GDP指标来看,其相对发展指数存在较大差异,而差异较小的指标是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21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的平衡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最低,职工平均工资平衡度变化不大且最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衡度呈上升趋势。研究成果对于客观认识四川省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如何协调区域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 黄昕.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 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 袁天凤.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3]. 四川省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D]. 李逸永.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4]. 基于城市群视角的次级增长极的选择与发展研究[D]. 张未.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5]. 四川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 刘素贞.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6]. 流域经济论[D]. 胡碧玉. 四川大学. 2004

[7]. 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王伦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8]. 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D]. 唐雅竹.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9]. 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 温军. 清华大学. 2001

[10]. 四川省经济发展区域平衡性研究[J]. 郑茹, 李明东, 肖凌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