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思考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思考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国论文,中国论文,大国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柱是中国制造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在2006年,中国制造业总量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制造大国。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仍被冠之以“制造大国”的称号,却迟迟没能跨入“制造强国”的行列。我国制造业发展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并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1.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问题。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常是指各制造产业的构成及各制造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行业,我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位置,这说明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还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不强,制造业缺乏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还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以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2.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制造业竞争力是一个涵盖制造业本身以及有关要素、关系和行为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系统,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应该从多维度、多视角着眼,从系统能力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考察。纵观制造业发展历程,我国制造业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致使产业内效率提升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导致制造业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是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不佳和产品同质化趋势的根源,也是导致制造业市场营销和拓展能力不足致使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所在。

3.制造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在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今天,制造技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而是集机械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兴科学,即成为“制造科学”。然而,我国仍处于许多重大技术产品不具备自主生产的能力及技术附加值高的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尴尬境地。归结到底,在于制造业内部自主创新力度不足,特别是创新人才不足,加之企业自成体系、企业间协同创新不足以及产学研条块分割,协同力度亟待加强。

(二)我国制造业实现制造强国的挑战与机遇

强大的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保持经济长期繁荣、提升知识创造、创新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也因此被冠之“制造大国”的称谓。我国制造业虽然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国成为制造强国。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看,全球制造业正在迎来新变革,国际技术和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为我国制造业成为制造强国带来了新的契机。从国内制造业发展环境看,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经济跨越的依托,一直以来被党中央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产业规划。这不但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国内城镇化建设会对制造业、工程和服务业产生旺盛的需求,需求的增长成为激发和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动力,能够为我国成为制造强国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世界制造强国发展趋势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的驱动下,制造业在生产区域上,正逐渐由一国制造生产向跨国制造生产转变;在生产方式上,正逐渐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在生产模式上,正逐渐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一)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当今世界仍然稳居首位,尤其是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更是鲜有竞争者与之匹敌。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忽略了制造技术的发展,致使国内汽车和家电行业在竞争力方面不敌日本。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制定并实施针对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计划,制造业地位重新被确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行业在欧美市场份额已经重新超越日本。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计划,鼓励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2012年以来,美国又提出制造业回归计划,将部分高端制造业重新迁回美国,带动制造业高端化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一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已经成为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美国制造业能如此成功、如此强大,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先进科技的持续应用和推广是分不开的。

(二)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日本制造业的成功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制造性企业在全球500强工业企业中占据近150个席位,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9%基本上由制造业提供。虽然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制造业带来了灾难性的重创,但是在二战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的精密工程、特种加工和制造系统自动化等关键技术得到了迅速应用并推广,使日本在战后短短30年里又一跃称为世界经济大国、制造强国。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落的十年”①,之后制造业虽然大量转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艰苦的企业重组和技术重组等措施的实施,日本竞争力得以恢复,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日本专门颁布了《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又使其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纵观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政府干预、产业政策引导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日本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运用精细化生产和精益化管理理念使得其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也是日本成为国际公认的制造强国的重要原因。此外必须指出,日本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生产模式创新。

(三)德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说起制造业,往往令人不得不想到德国这个老牌制造强国。德国的制造业综合实力稳居世界第三,尤其是德国生产的汽车和医疗仪器设备享誉盛名。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从模具制造、数控机床,还是到动力装置和机械传动,德国制造业都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世界制造业的竞争加剧,德国制造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此后,为了振兴制造业,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计划,其中德国政府出台的“生产2000”的制造业战略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德国制造业加快了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步伐,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明显大幅度提升,出口持续增长,占世界总额的比值仅次于美国,稳居第二位②。进入21世纪,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及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下,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又正式推出了“工业4.0”项目。这一研究项目是2010年7月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随着工业4.0战略计划的实施,相信德国制造业又将会实现新的跨越。

三、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实现途径

(一)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联动发展

1.现代制造与现代工程的特征。制造业是人类财富在20世纪空前膨胀的主要贡献者,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1]。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制造技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而是集机械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兴科学,即成为“制造科学”。未来制造业将面向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随着高端智能软件、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现代工程也被时代赋予了新内涵,更多的表现为科技创新工程、系统工程[2]及生态工程[3]。现代工程是一种集成创造新的存在物的活动,具有建设周期长、资本量大、投入要素多等特征,具有有效整合产品与服务,统筹利用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现代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功能。

2.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③。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为发展中国工程奠定了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为中国工程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装备。装备制造业为中国工程提供重大小微型装备;钢铁、有色冶金化工材料为中国工程提供坚韧精密的工程材料;能源工业为中国工程提供各种能源;信息产业为中国工程提供各种通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等等。

大量重大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也标志着我国早已经进入现代工程时代[4]。中国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需要加强系统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需要战略意识、战略研究与战略决策,需要统筹规划与精细组织管理,更加需要对大量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的统筹调配、有效利用和节约使用。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离不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广泛参与,工程的发展可以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中国制造将向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演化;中国工程将应用高端智能软件、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向绿色、智能的方向演化。在演化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有力支撑中国工程,中国工程也对中国制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二者紧密相连,同时发挥关联效应与带动效应。二者联动发展达到的效果决不是二者单独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增效的协同效应,这就是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的联动效应。这种联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协同创新基础上的增效作用,是制造业升级改造向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演化发展所产生的关联效应与工程项目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向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及系统化演化发展所产生的关联效应的融合与升华。

3.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也是支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坚实后盾,制造业的科技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工程项目的品质与成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要实现中国制造的改造升级,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5],然而,这离不开科技创新。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一般都要通过工程这一环节,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的体现,归根结底都需要在工程活动中实现并检验其有效性[6]。科学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并检验,先进的科技得以推广,落后的科技将被淘汰。科学技术在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的联动进程中,不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而且依靠现代科技实现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的联动发展,激发、培养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消极路径依赖向路径创造方向发展演化,使现有科技不断突破传统的认知、行为、制度等的束缚,持续创新,不断进步[7]。中国工程与中国制造联动发展,协同科技创新,将促进我国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全球竞争力,也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亮点。

(二)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1.制造业的服务化与服务的工业化。在全球化竞争和产业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中,服务已渗透到生产环节的每一个领域,制造业已经呈现出服务化的趋势。制造业越来越多的为顾客提供了整合产品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从传统的制造商向集成了制造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服务越来越多的被作为制造业的投入品,参与到制造业的生产之中。服务业分工日趋精细化,服务运作渐进标准化,使得服务业呈现出工业化、全球化、贸易化的趋势。

制造业的服务化与服务的工业化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一方面,产业层面上,制造价值链不断延长,从加工制造领域延伸到服务领域,在有形产品消费过程中,伴随着更多的服务消费。另一方面,企业层面上,就单个制造企业而言,其价值链呈缩短趋势,更关注核心竞争优势的创造,不同的企业通过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实现高效生产和快速创新,有形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更多的中间性服务。制造业企业需要服务要素的投入,这些服务要素或者由制造业企业本身提供,或者由其他服务企业提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有力支撑,服务业依赖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2.先进制造(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新的先进制造模式[8],是传统制造产品向“产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国外,美国的国外生产服务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英国伦敦的金融服务业享誉盛名;日本已经完成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在通过加大资金与人才投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提供各种财税政策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内,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国家“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等都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此可见,服务型制造,即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在我国开始应用和推广。

现阶段,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在制造业与物流业上的融合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好转,然而,我国的物流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国际上一般用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衡量国家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物流行业越发展,效率越高,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就越低。2012年我国这一比例为18%,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大约是我国的一半。国际经验表明,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越低,制造业增加值越大,也就是说降低物流费用可以促进制造业发展,获得更多利润。由此可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导致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的原因首先在于物流业与制造业体制和观点差异明显。制造企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营物流规模已经较大,设备、场地、人员等投资也已相当可观,让制造业完全剥离或外包其物流业务是一个很难的决策,这导致了其物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然而,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业,其发展主要以市场化为主,民营经济在其规模中占了很大比重,管理水平有限,散小乱差。制造业和物流业体制和观点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在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也间接造成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信任危机。其次,我国物流市场发展很不平衡,物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很难形成有效的对接。此外,物流业与制造业供需不足、物流行业标准混乱以及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也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根据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行业发展特点,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应采取政府引导与企业运作并行机制,依托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实施分步发展、重点推进,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还应提高制造服务型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大对制造服务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创新平台、企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合作公用平台等)的建设,以期构建企业竞争服务系统。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信息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还需要提高制造企业的危机意识与服务意识,帮助企业依托制造向服务转型;重视国内制造业的软件资产管理,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人力成本;从国家战略层面支持相关课题研究以加强对制造服务业的研究,以示范项目、示范企业为抓手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的推广。

(三)制造服务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资源、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力。资源约束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亟待实现制造服务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1.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的“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思想。之后在联合国环境署、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等国际化组织和机构的倡导下,清洁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虽然清洁生产在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④。其中,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是清洁生产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清洁生产要求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人体有害原材料的使用量,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了有效化解资源、环境制约与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可以实现从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生产方式向高效率、低污染的集约生产方式转变,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源头预防的目的。清洁生产模式强调三个重点,即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过程以及清洁产品。清洁生产模式具体的实施途经包括实施产品绿色设计、实施生产全过程的绿色控制以及实施材料优化管理。实施清洁生产模式过程需要遵循的原则有:(1)清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2)重在预防和有效性;(3)需要充分考虑实施的阶段性;(4)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实施循环经济和全寿命周期的环境监控;(5)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

2.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体现着一种新的系统观、新的经济观、新的价值观、新生产观和新消费观,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对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在制造服务业层面,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高效利用原材料和资源,以及对生产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通过在制造服务业内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节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而且降低了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要构筑好组织层面的三个循环。其一,在企业内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构筑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其二,在产业区域内物质循环的基础上,构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生产区域之间的中循环;其三,在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的基础上,构筑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

3.开展逆向供应链。逆向供应链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等对逆向供应链的定义为:“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并对回收的产品进行丢弃或再利用的一系列活动”⑤。逆向供应链由五个关键部分构成:产品获得、逆向物流,检验和分类处理,再加工,分销和销售。实施逆向供应链应遵循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原则、绿色原则(即“5R”原则:再减量、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制造)、效益原则、法制化原则及社会化原则。有效的逆向供应链不但能够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加企业利润,而且还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开展逆向供应链离不开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逆向供应链策略的主要实现形式,并且逆向供应链策略的其它实现形式都以此为基础。逆向物流是指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逆向物流包括产品再使用、再制造、整修、材料再生、废品处置等活动,以及伴随产生的收集、运输、库存管理等物流活动。废弃物处理费用的减少、产品寿命的延长、原材料零部件的节省等可以为生产制造型企业节约成本,使其迅速建立成本优势。同时,通过对产品的循环使用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四、对策建议

(一)促进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

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是大势所趋,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有效途径。促进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者之间能否有效联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自身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制造业与工程的发展水平。

在制造业方面:(1)要通过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2)要通过加强金融工具的创新,完善货币信贷政策和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适度开放金融市场推动制造业升级;(3)要通过绿色金融支撑绿色制造方式加强金融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4)要通过有效推动业务外包的发展,大力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善创业、投资和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5)还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模式、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逆向物流与逆向供应链管理、再制造模式来确保制造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工程方面:(1)要树立工程安全和质量至上的理念;(2)要深化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3)要探索工程建设的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工程的市场化运营效率;(4)要加强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系统化管理和精细管理;(5)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工程投入运营后的运营模式创新;(6)做强中国工程,关键在于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类型的专门人才,加强工程共同体参与人员的全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7)要倡导绿色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协调发展;(8)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关系复杂,所以还需要加强法律保障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9)还应注重发展工程文化,加强工程伦理培养。

(二)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产业

制造业的服务化与服务的工业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在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产业方面:(1)要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政策环境优化为推动,为服务型制造产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完善相关的法律、税收、金融和激励政策;(2)要以重大装备和工程为依托,引领服务型制造产业发展;(3)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和服务型制造协同发展;(4)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以统筹科技资源助推服务型制造发展;(5)要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促进节能减排服务产业发展;(6)要大力促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及大型工程企业集团建设;(7)要积极鼓励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的企业集群发展;(8)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产业离不开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的内在支撑,因此还需要强化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的激励与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自主创新的氛围,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善于运用“全球”大脑去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研开发投入。

(三)加强产品、工程与服务质量监管

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的主战场,其是否健康与有活力将直接决定着制造业、工程与服务业是否能够更好更有效的联动发展,因此,加强制造业产品、工程及服务质量监管尤为重要。首先,应该通过积极支持和鼓励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探索建立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共同参与制造业产品、工程与服务质量监督的机制,保持社会监督随时随地存在。其次,在现有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产品、工程与服务质量监管的法律体系,引导和规范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提高各方主体的质量意识,预防产品质量、工程腐败和服务质量问题。再者,加强质量监管技术机构建设,通过合理配置质量检测设备,积极培养质量监管人员,努力构建质量监管信息平台,为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监管工程质量提供途径,实现对制造业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全过程监督。

注释:

①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了长达10多年的衰退停滞期。

②引自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www.cacs.gov.cn)。

③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http://www.miit.gov.cn)。

④引自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www.cusdn.org.cn)。

⑤引自MBA智库百科网(http://wiki.mbalib.com)。

标签:;  ;  ;  ;  ;  ;  ;  ;  

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思考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