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与单纯强制束缚下儿童牙齿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_于宁,阎静江

太原市恒伦口腔医院 儿童牙科 030024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全身麻醉与单纯强制束缚下儿童牙齿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牙科收治的患儿70例,将其中行全身麻醉治疗的35例作为A组,将单纯强制束缚下治疗的另35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B组进食配方奶粉或加糖牛奶、膨化食品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B组治疗后刷牙频率、含氟牙膏使用情况较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6月后两组疼痛经历、生活影响、家庭影响以及心理影响对比(P>0.05);A组菌斑指数优于B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儿童牙齿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强制束缚,但应强化对前者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以维持患儿长期的口腔健康。

关键词:对比;全身麻醉;单纯强制束缚;儿童牙齿治疗

有数据调查发现,5-6岁儿童中患龋率约为66.0%,而未治疗的几率约占96.7%[1]。而受儿童主诉能力较差、治疗依从性欠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较大,临床多须采用强制束缚或全身麻醉等手段方能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单纯强制束缚下儿童牙齿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数字随机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牙科收治的患儿70例,将其中行全身麻醉治疗的35例作为A组,本组男、女患儿各20例、15例,初诊年龄在2-8岁之间,中位值(5±0.25)岁;将单纯强制束缚下治疗的另35例作为B组,本组男、女患儿各19例、16例,出诊年龄在3-9岁之间,中位值(6±0.12)岁。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入组、剔除标准

(1)入组标准:研究均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选患儿龋失补牙数(dmft)在4颗及以上。(2)剔除标准:剔除合并脑瘫、癫痫等身心疾病患儿,剔除不配合或未按时复查者。

1.3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6月后向患儿家属发放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口腔清洁习惯、饮食习惯等;发放幼儿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ECOHIS),调查患儿疼痛症状、口腔疾病对患儿心理、生活、家庭生活等的影响[2]。

(2)记录治疗前、治疗后患儿菌斑指数。

1.5统计学的分析

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频数(n)、百分比(%)表述计数资料,(x±s)表述计量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方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治疗6月后儿童口腔健康习惯对比

2.1.1饮食习惯

A组治疗后患儿饮食习惯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进食配方奶粉或加糖牛奶、膨化食品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全麻下行儿童牙齿治疗疗法得以广泛应用;本次研究显示,全麻下行牙齿治疗的A组,其治疗后的菌斑指数要优于单纯强制束缚下的B组,P<0.05;且两组治疗6月后两组疼痛经历、生活影响、家庭影响以及心理影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证实,全麻下行儿童牙齿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不会对患儿远期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但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B组进食配方奶粉或加糖牛奶、膨化食品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B组治疗后刷牙频率、含氟牙膏使用情况较治疗前差异上升(P<0.05),与刘丹丹等[3]研究结果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束缚下治疗过程中,患儿及家属更能够接受到很好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且束缚也会对患儿家长心理造成冲击,更注重培养患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下行儿童牙齿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强制束缚,但不易引起患儿及家长对口腔卫生的重视;因此,医护人员更应强化对全麻下治疗后的患儿及家属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以维持患儿长期的口腔健康,最终提升患儿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贤,姜霞,钟洁,等.儿童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术后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7,52(11):661-666.

[2]谷楠,高雪彬,李海鹰,等.牙科全麻技术前后患儿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33(1):65-68.

[3]刘丹丹.牙科治疗中全身麻醉和束缚对不合作患儿牙科焦虑水平的影响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5):598.

论文作者:于宁,阎静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全身麻醉与单纯强制束缚下儿童牙齿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_于宁,阎静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