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的。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了以下两点:小学习作指导不仅要生活化,还要注重不断积累。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坚持做下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观察生活 积累习作素材 融入生活 点燃习作激情 体验生活 激发习作欲望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观察生活,获得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因此,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中获取素材,更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获得充沛的情感和深刻的认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有充实的内容,更会充溢着鲜活的灵性。
一、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他们积极体验生活。平时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体会,及时记录,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例如: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每到星期五下午回家时,每个十字路口东西南北方向的街道上都拥挤得水泄不通。此时,孩子们和老师们回家的心情,那真可以用“归心似箭”来形容,然而面对拥挤的人群和车辆,校车走的速度比蜗牛爬行的速度还慢。面对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我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写一篇小作文。有一个学生以《走在回家的路上》为题写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每到星期五中午,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感觉阳光明媚、心情舒畅,这是因为我们下午就可以回家了。但也有一件让人闹心的事,那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交通严重堵塞。在那拥挤的街道上,有卖蔬菜、水果的吆喝声,最让人讨厌的是卖鸡、鱼、羊肉的叔叔、阿姨们,听到他们声嘶力竭的叫卖声和不顾别人利益我行我素的嘴脸,我好想给那些当记者的哥哥、姐姐们反映一下,让他们报道跟这些类似的一系列事情,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解决这些不良现象。假如有一天我当了市委书记,一定要办好这件事,让那些卖蔬菜、水果的小贩们有专门买卖的区域,决不能让他们在大街上甚至在人行道上任意贩卖。哎,这些讨厌的小贩们。”因为是学生的亲身感受,也留心观察了,所以细节描写得非常生动、精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
二、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
生活是习作之源,学生的生活经历越丰富,习作内容就越饱满。我们作为老师,只有细心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才会让学生有下笔如神之感觉,才会让学生倾吐真实动人的内心体验。因此,我们老师就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时空,激活他们的情感,点燃他们的写作激情。我常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有一位同学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盼望已久的运动会终于到了,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待,为班集体争光……我就在下一轮,虽然心里有点儿紧张,但看到同学们信任的目光,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双手按在了起跑线上,集中精力听枪声。‘啪’的一声,我像离了弦的箭一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了过去,同学们的呐喊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我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却听不清他们在喊着什么。就这样,我像脱了缰的一匹野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不知跑了多少圈,渐渐的我嗓子像是冒着火,口干舌燥的,腿也感觉越来越软了,但我心中的意志没有变,老师和同学们期待的眼神在我的脑际浮现,我咬紧牙关,坚持着,坚持着。快了,快了,马上就到终点了。我就这样不断地给自己鼓劲,终于离终点还有10米、6米、3米……终于跨过了终点,我被老师抱在了怀里。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激动、兴奋的样子,依偎在老师怀里的我是多么的幸福啊!”因为是学生的切身经历,所以心理描写非常到位,感情也很真实。
三、体验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要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把抒写情感体验的作业渗透到学生生活中,以引导他们丰富情感经历、深化人生感受,写作时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母亲节那天放学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替妈妈洗脚或是帮妈妈做家务,并把妈妈当时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记下来。第二天早读课,我让学生把昨晚的经过写下来,那些习作真挚感人。有个学生这样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妈妈那么激动,甚至眼里都浸满了泪光,让我的嗓子眼也堵塞了,泪花在眼眶里直打转。因为在我为妈妈洗脚之前,我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没有任何的感情成分。当看到妈妈那么感动,我突然觉得我为妈妈做的是那样少,以至于给她洗个脚都让她那么感动。这只能说明她太缺乏孩子的爱了,同时也说明我给予妈妈的爱太少太少了。是啊,平时妈妈为我洗衣、做饭甚至是洗袜,我都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惭愧了……”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遂虎 崔宝国 写作训练教程[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1]董小玉 基础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王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妈妈论文; 老师论文; 同学们论文; 的是论文; 体验生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