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透室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分析并总结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需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40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20.0软件包对患者血液透析过程感染情况发生的概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40患者中出现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有7例,发生率为17.5%,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均是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感染出现后,医护人员立即对症处理,都没有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与他类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内静脉穿刺、最大限度减缩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等护理措施的应用,均可以实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的目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39-02
血管通路可以被视为进行血液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操作过程中相对简单、危险系数相对较低以及对患者创伤程度相对小等优势,故此经皮深静脉留置置管血液透析方法成为急、慢性肾衰竭治疗的主要措施[1]。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临床治疗期间常用的置管方法。因为右侧颈内静脉直径较大,插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同时能够供应充足血流量等缘故,通常为插管的最佳渠道。若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就加大了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要点为论点,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需进行颈内静脉置导管血液透析40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9~82岁,中位年龄(54.7±14.3)岁;原发疾病:急性肾衰竭16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炎4例,其他3例;置管位置:全部患者都应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使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艾贝尔直行和弯行外延管,穿刺留置深静脉导管使用 Seldinger 技术。
1.2 护理方法
(1)确保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摄入的全面性与充足性,强化患者机体抵抗能力;
(2)对患者个人卫生进行指导;
(3)穿刺位置用碘伏消毒处理后,使用无菌敷料或透气薄膜覆盖,并确保穿刺位置周边皮肤的干燥性;
(4)护理人员在操作期间贯彻落实无菌原则,按时对透析室进行消毒。进行血液透析操作全程中操作者与患者均要佩戴口罩,操作人员戴无菌手套;每次透析初期,都要仔细观察导管口与针眼位置肌肤是否存有红肿、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等现象,继而进行常规清洁与消毒处理,半径>5cm,消毒次数>3,等到局部肌肤干燥后,换下旧的敷料,平铺新的敷料并强化其方位的稳固性,进行无菌治疗,构建无菌区,借用无菌技术衔接动—静脉血路管。导管衔接程序结束以后,使用无菌纱布包裹接口位置并强化其牢固性。血液透析结束以后,使用密闭式回血法更换肝素帽,双腔尾端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安固于患者身体恰当位置。若发现患者有导管感染表征,立即停止使用肝素帽,上报主治医师,协助患者做血常规检查,若其腋温达38.5℃,应做血培养;若部分肌肤表层出现红肿现象或有脓性分泌物滞留,应每天按时消毒换药,局部位置涂擦红霉素软膏特殊情况下口服或静滴抗生素;若患者在透析1h左右出现寒战、腋温达39℃时,应考虑隧道感染,在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快速拔除导管。
1.3 感染诊断标准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周边局部肌肤出现红、肿、热、痛症状以及脓性分泌物滞留时,或者患者进行透析时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采集导管接口位置的血液进行血培养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原发疾病患者感染率比较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6.4%,与他类基础疾病的感染率相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 不同留置时间的感染率对比
留置时间与感染率呈正相关,留置时间>20d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发生概率就越大。在本次研究中,颈内静脉留置导管<10d的有15例患者,其中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3.3%;10d~20d的有16例患者,其中有4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25.0%;>20d的9例患者中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55.6%。
3.讨论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在临床治疗期间已经有多年的应用历程,技术日趋成熟化,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也是极为可观的[2]。但是这一手段在应用期间是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是极大的,这就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提出更高标准,同时患者也应具备一定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血液净化护理人员应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强化穿刺、置管、推注、消毒以及无菌操作等护理技能水平,并积极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借此途径实现有效防治置管感染并发症。
在本次研究中,40患者中出现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有7例,发生率为17.5%,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均是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感染出现后,医护人员立即对症处理,都没有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与他类严重并发症[3]。
总之,颈内静脉穿刺、最大限度减缩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等护理措施的应用,均可以实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的目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普及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武凤玉.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04):289-291.
[2]谈家美.带隧道带涤纶套的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7):12-13+18.
[3]龚姝琴.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6):652-653.
论文作者:梁圆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静脉论文; 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并发症论文; 感染率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