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显著,住宅建筑楼层越来越高,但是高楼大厦也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雷电对高层建筑物的危害极大。黑龙江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地貌复杂,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属于北方的雷暴多发区,必须要加强住宅建筑的防雷检测。
关键词: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必要性;措施
引言
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暴雨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影响,从地理条件上来看,温热带地区的雷电活动多于干冷地区,山区雷电活动多于平原,陆地雷电活动多于江海。从季节上来看,夏季是雷电的高发区,约占全年雷电的66%。黑龙江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太平洋西岸,北临西伯利亚,南北跨越中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地貌复杂,南北气候差异明显,这种地理环境使得黑龙江省成为北方雷暴多发区。因此,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更应该加强住宅建筑的防雷检测。
1雷电对住宅建筑安全的威胁与影响
雷电是一种伴有闪电和雷鸣的发生在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常常伴有强烈的暴雨和阵风,有时还伴有龙卷风和冰雹。积雨云顶部较高,且云的上部常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运动使云中产生了电荷。一般情况下,云中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在水蒸气和电荷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带正、负不同电荷的雷云,当带有电荷的雷云接近地面时,由于静电作用,大地感应出雷云所带的电荷就会导致周围的空气产生绝缘击穿的现象,云层对地面发生放电过程,就产生了雷电。
1.1雷电对住宅建筑自身的威胁和影响
雷电对住宅建筑的自身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缺乏防雷设施的住宅建筑在遭受雷击侵害时,容易导致房屋毁损或引发如火灾、坍塌等次生灾害。众所周知,雷电对建筑物自身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危险,由于住宅建筑往往具有密集性高、体积庞大等特点,其遭受雷电威胁和损害的几率往往高于其他类型建筑。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球住宅建筑遭受雷电袭击的案例就高达300余起,直接造成建筑物损坏的比例高达47.6%,可见雷电对建筑的威胁和影响十分巨大。
1.2雷电对住宅建筑使用者的威胁和影响
雷电对建筑住宅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住宅类建筑物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其安全性水平往往需要高于其他类型建筑物,住宅类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中国气象台公布的雷电袭击案例,我国西部某省一小区住宅楼房遭受雷电袭击,造成住宅楼内近20户居民财产受到损失,并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的惨剧发生。事件发生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该住宅小区楼房防雷系统存在严重漏洞,住宅类建筑防雷检测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恶劣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2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2.1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有利于提高相关建筑物使用寿命
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和改善相关住宅使用寿命,对相关住宅类建筑物使用价值的有效发挥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进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防雷检测工作在住宅类建筑安全生产检测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防雷检测工作水平将有助于全面改善和提升我国住宅建筑质量,为提高相关建筑物使用价值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过去10年全球发生的近3000起住宅建筑雷击事件危害性统计中,具有较高防雷技术的建筑物往往能够在雷击事件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灾能力,导致建筑物主体结构受到损害的占比不足10%;而在防雷保护方面较为薄弱的建筑物往往难以承受雷电袭击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上述相关数据不难看出,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有效地确保相关建筑物防雷安全,相关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将有效保障住宅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还将有助于保障相关住宅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气象局于2005年制定出台了《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相关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作出了详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住宅类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发展很快,2005年以后新建的住宅类建筑物防雷能力平均上升近30%,住房类建筑雷击伤害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58.4%,雷击事故对居民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大幅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比下降近22.1%。由此可见,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能够有效保护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3加强住宅防雷检测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3.1加强防雷工作顶层设计,完善住宅房屋设计建造规范
要结合住宅防雷检测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做好住宅防雷检测工作发展顶层设计,为全面推动防雷检测工作在住宅房屋设计建造中重要性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相关规范,针对防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完善和调整工作守则和行为规范,积极推动住宅防雷检测工作水平提高。
3.2加快防雷技术创新工作,推动住宅防雷检测科技水平提升
要加快住宅防雷检测工作技术创新,积极推动住宅防雷检测工作科技化水平提升。相关科研机构要加强与工程建筑企业的合作,共同围绕住宅房屋防雷检测
工作开展具体项目的合作攻关,为促进相关现代化技术在住宅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工程建筑企业要加大在住宅房屋防雷检测方面的投入,及时更新技术设备、改善工作条件,促进住宅防雷检测工作科技含量的提高。
3.3住宅建筑的外部防雷措施
外部防雷主要是防止住宅以及住宅外部的电子设备免遭直接雷的危害,一般采用我国传统的建筑物避雷法——法拉第笼式避雷法,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根据住宅建筑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以及结构,决定有无必要采用避雷针、避雷网以及避雷带的综合接闪方式,如果有必要采用接闪器,那么建议接闪器采用避雷带与避雷针结合的方式,这种组合方式不仅美观而且造价较低,并且防雷效果也相当的理想。
3.4设计好住宅建筑的引下线
引下线的设计是住宅建筑防雷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节约使用成本,达到安全的防雷效果,引下线设计应该利用住宅柱内对角的主筋作为防雷的引下线,并利用住宅基础作为接地体,引下线的主筋应该从上到下焊通并去上部的接闪器和下部的住宅基础相连,并与住宅内层的板筋、螺旋箍筋等接通,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在引下线的实际施工中,应该配合土建施工的设计寻找出钢筋的具体位置,并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筋都可以上下连接。在引下线的设计中,要注意一定要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保证住宅建筑在实际使用中的防雷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住宅房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相关单位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围绕住宅房屋防雷检测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为推动住宅防雷检测工作水平的快速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詹相如.防雷击技术在我国民用房屋设计建造中的应用与创新[J],工程设计,2016(3):22-23.
[2]福林苑.中国近现代民居建设与房屋防雷及测试案例研究[J],设计勘察,2017(06):42-43.
[3]刘志新.建筑工程企业项目安全管理与房屋防雷击测试发展研究[J],建筑瞭望,2016(11):35-36.
论文作者:王亚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防雷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论文; 雷电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物论文; 电荷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