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课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论文_田景新

劳动技术课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论文_田景新

天津市北辰区汉沟小学 300400

摘 要:本文以实践经验的形式阐述劳动技术课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劳动技术课对小学生的动手兴趣、观察模仿能力、创新能力,审美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影响,真正实现劳动技术课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劳动技术课 综合能力 培养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把劳动和劳动技能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进行考核。

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动脑,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去。

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的平台。基地针对1-6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技术课,安排了每个年级的劳动技术课活动内容,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创造;还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必要的动手能力。老师们研究了适合小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以小学生认知、科普、农田劳动、手工制作、参观、娱乐为主线,组织小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丰富多彩的劳动技术活动,填补全区各小学校因场地、器材、时间、人员等因素而不能组织学生参与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二课堂。几年来,基地老师们编写了基地教学大纲一册,校本教材1—6年级全一册。

一、室内外活动内容相结合,开展多项劳动技术活动

1.室内手工活动。

(1)新颖的教学内容、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低年级学生活动的兴趣。例如:组织一年级学生用白手绢叠“企鹅”。她们一边说着儿歌一边和老师学叠“企鹅”,学习兴致很高。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小手的协调性,也教育了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在拼插“小飞机”活动中,老师鼓励学生们不仅要细心,还要有耐心,才能完成好作品。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飞机的结构、各部位名称以及飞机为什么能起飞,增长了学生们的见识。

(2)引导学生独立设计作品,培养创新能力,增强自信。基地老师组织学生亲自设计、动手制作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创新的舞台。

(3)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动手能力,更提高他们审美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提高他们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基地老师们精心设计了高年级学生参与——民间艺术“剪纸”活动、“软陶”手工制作活动和做“石榴花”等纸花卉活动。在“剪纸”活动中,老师介绍了先“折” 后“剪”的基本顺序 ,然后示范讲解了先“赏”后“仿” 再“改” 最后“创”的循序渐进形式。学生先欣赏老师已剪好的纸作品,之后试着模仿剪纸,然后教师让学生对剪好的作品进行改造,最后鼓励学生创造出新颖的花样作品。学生们手持剪刀和彩纸,按照老师说的方法逐步练习,剪得越来越顺手,兴致越剪越高,花样儿也越来越多,连他们都惊讶自己怎么能剪出这么好看的“剪纸”作品。“剪纸” 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小手灵活性;养成了耐心、细致、整洁的习惯,也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 更增强了自信,调动了浓厚的剪纸兴趣和树立了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在“软陶”劳动技术课上,小学生要自己动手揉土、配色、做造型、装饰,这个过程中锻炼小学生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对事物色彩的认识和搭配能力、培养其耐心、细心的性格。当看到烘烤后自己的成型作品,学生们无比高兴,马上有了成就感。组织学生用皱纹纸做“石榴花”课中,老师先请学生欣赏一大束纸“石榴花”,他们觉得这花太漂亮了像真花,调动了学生想亲自动手学习制作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老师向学生讲解示范了皱纹纸折、剪、捻的技巧,花瓣、花叶的剪法、花心的做法,每个学生都听得认真观察得仔细,独立地把一个个花瓣、花叶、花心剪好做好,并且有层次地粘到花枝上。有的同学剪不好、粘不好时,同学们充当小老师给予指导、帮助。当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一支花汇集成一大束时,同学们兴奋极了,说真漂亮,这是他们集体劳动的成果,要带回去装饰他们的教室。在这节劳动技术中,学生们手脑并用,学会了制作纸“石榴花”,掌握了做纸花的基本技能。 也激发了学生制作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并渗透了心中有他人及美的教育。

(4)让学生在考古课上了解国家古文明历史,树立传承和保护古文化遗产的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多彩的手工课中,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各种能力,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我国古文明历史,树立传承和保护古文化遗产的意识。例如:组织“考古”课时,教师先介绍了考古学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是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再现人类古代社会历史。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丰富的考古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去传承和保护。然后老师说: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小“考古”文物,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当考古学家的感觉和责任。学生们听后都跃跃欲试,纷纷表示考古过程中一定注意仔细,不会把“文物”破坏了。这是一个集考古、寻宝、探险、益智、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活动,从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观察力与总结分析能力,也感受了探索、发现的乐趣。

2.室内法制、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看图片,看录像,对学生进行宣传并教育学生远离害人的毒品、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消防法规,不迷恋网络。从我做起,做一个守法的小学生。

3.室内激光射击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军人的生活,学习军人坚韧的品格。老师组织学生室内激光射击活动,向学生介绍三点一线的基本要求,提醒学生射击时要耐心、细心、有坚持性,才能取得成功。当射击课结束时,学生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互相还在谈论着自己的射击成绩,他们在娱乐中体验到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随意、马虎。

4.室外动手劳动与参观活动。老师们带领学生们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学生们的兴趣高涨,认识一些常见植物与庄稼,初步了解它们的形态、习性。培养学生的绿化环保意识。

(1)参观科技长廊。基地院区内长满植物的拱形走廊内,开辟了科学知识长廊。分为自然知识、天文知识、生活常识……教师带领学生们走在绿色荫凉下,抬头观赏着垂下的吊瓜、砍瓜、丝瓜、葫芦;观看着各个橱窗里的小知识。不知不觉地在优美的环境里认识了各种种类的瓜,掌握了小知识。

(2)参观动物园。动物园的动物可多了,有猴子、孔雀、鸵鸟、长颈鹿、兔子、各类鸟、大雁、鸡、鸭……学生们一到了动物园就很兴奋,参观中了解了动物们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

(3)认知粮食、瓜果、蔬菜,了解农作物知识。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大千世界是孩子们最初的课堂。学生们尽管对采摘后蔬菜瓜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长在田间的蔬菜、瓜果、粮食要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也并非是容易的事。

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田间地头,同学们看着那些充满生机的农作物,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惊喜。老师对地里的各种农作物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从种植到收获,学生们有了大致的了解。在种植的季节里,老师组织学生一起播种蔬菜;在收获的季节里,老师组织学生动手采摘,当学生自己动手从土里挖出山芋、花生、胡萝卜时;从树上摘下红果、苹果时;从菜秧上摘下辣子、茄子、西红柿时,那种欣喜更不用说了。参与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对农作物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也对节气知识有了更深的掌握。

草莓地,学生们第一次看了喜欢吃的草莓不是长在树上的,而是像西瓜一样长在地上的。老师请学生观察那卵状的又嫩又绿的三瓣叶,嫩枝上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并告诉同学们白花掉后花头上会长出一个个绿绿的小草莓,小草莓慢慢长大,慢慢地变成红颜色就成熟了,同学们惊讶极了。

5.室外拓展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室外的平衡木、跨越障碍、攀岩、匍匐前进等拓展训练活动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但有时又有些许害怕,老师会及时给予安全保护,并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当他们战胜自我完成任务时,面对老师与同学们的鼓掌,他们是那么的激动。在拓展训练活动中激发了学生个人潜能,磨练了个人意志,也发挥了他们团队互助的精神。

二、劳动技术课后,老师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每节课后,老师们及时总结好的经验,改进不足的地方。也鼓励学生们,回到学校后,把实践中的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丰富自己的头脑。

实践证明:学校的课堂教学要植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走出课堂让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不断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不仅能提高小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有实践、有能力、有素质的学生。

论文作者:田景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劳动技术课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论文_田景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