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干预措施和传统方法对正畸治疗初次粘接托槽一个月后的托槽脱落率及口腔卫生情况,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120名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即实验组(干预组),B组即对照组。A组进行改良干预措施,B组按传统方法。结果:改良干预措(实验组)施组的托槽脱落率(7.05%)要小于传统方法组托槽脱落率(12.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改良干预措施组的口腔卫生评分(3.65±0.86),高于传统方法组的口腔卫生评分(2.82±0.9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干预措施可降低固定正畸治疗初次粘结托槽一个月后的托槽脱落率及提高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固定正畸;护理干预;托槽脱落;脱矿;牙周病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62-03
固定正畸治疗是对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托槽、带环、颊管、弓丝等矫治器施力于被矫治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的一项长期系统化的治疗过程[1]。在此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患者)不遵从医嘱导致的托槽及带环脱落、牙齿龋坏、脱矿、牙龈病及牙周病会给治疗效果及疗程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采取何种沟通及宣教方式是在口腔正畸护理工作中及需解决的护理问题。本研究选择120名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次粘接托槽后,比较传统护理方式和改良干预措施在第一个月复诊时,托槽脱落及口腔卫生的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120名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治疗前有明显龋坏、脱矿、及牙龈、牙周疾病患者。患者年龄12~16岁,平均14.3岁,其中男性55名,女性65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即实验组,给予改良干预措施,B组即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法方法。
1.2 干预措施
A组(实验组)给予改良干预措施:
(1)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包括因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的龋病、牙齿脱矿、牙龈病及牙周病的图片;正畸刷牙方法的流程图;正畸治疗期间不能食、及慎食的食物分类表格等);
(2)采用实物模型及牙刷教具现场演示作为干预措施;
(3)电子邮件发送正畸治疗过程、刷牙方法的演示动画以及电子档的宣传手册;
(4)电话随访干预。
B组 (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
(1)采用传统知情同意书;
(2)口头叙述交待。
1.3 评价方法
初次粘接托槽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托槽脱落率及口腔卫生情况进行评价。
托槽脱落率=一个月后脱落的托槽数量/初次粘结的托槽数×100%
口腔卫生评价:采用5分制评价, 见附件。
1.4 统计学分析
对获取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改良干预措施组的托槽脱落率为7.05%,传统护理方法组托槽脱落率为12.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两组托槽脱落率比较
3.讨论
固定正畸治疗期间,托槽的脱落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大难题,托槽的脱落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疗程,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会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据报道[2],正畸治疗初次粘结第一个月后的脱落率为10.21%,在整个治疗疗程期间脱落率成人为15.93%,青少年及儿童为21.45%,青少年及儿童的脱落率要明显高于成人。正畸托槽脱落的原因有很多种,而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主要的脱落原因就是进食较硬的食物, 由于传统干预措施往往只是简单地交待了要慎食的食物,没有能够详细说明,导致青少年及儿童难以区分到底哪些食物是需要注意的,同时医护人员对家长的干预宣教也不够重视。本研究采用了改良的干预措施,罗列了近百种正畸治疗期间不能食用的食物清单以及需要谨慎食用的食物的食用方法,将其印制于宣传手册上交于孩子和家长,并要求家长将要求传达给每位家庭成员起到监督作用。同时在治疗开始一周后给予电话回访对注意事项进行反复强调。本研究通过以上干预措施使第一个月的托槽脱落率降低到了7.05%,明显低于对照组12.25%的脱落率。这一结果说明对青少年患者进行干预的同时,必须要对其家长进行深入的宣教,由于孩子的主要饮食都是由家长负责,所以对掌握其一日三餐的父母必须要强调这一点,保证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尽量不要给孩子进食较硬的食物。但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们没有对男女之间托槽的脱落率进行比较,因为根据祝深山等[3]的研究表明男性(15.25%)的托槽脱落率要明显高于女性(9.78%),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正畸的护理工作中更需要强调对男性青少年患者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发生托槽脱落的概率。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根据詹育香等的研究表明[4],固定矫治器放置后会导致菌斑堆积增多,牙龈出现轻、中度炎症及出血、牙周临床指数显著增高。根据魏洁等[5]的研究表明,矫治器放置一周后,牙龈就可呈现暗红色改变,随着矫治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牙龈红肿、出血、菌斑堆积,牙龈增生等症状,严重者可形成假性牙周袋。口腔卫生在固定正畸的矫治中与牙周组织健康关系密切,带环、托槽、弓丝、橡皮筋等矫治器均可妨碍口腔牙体及牙周组织的自洁,容易造成食物残渣堆积,形成大量软垢及牙菌斑。软垢及牙菌斑的堆积导致了牙周致病菌的增殖和扩散,这些病原菌通过释放菌体表面物质、致病酶、毒素和代谢产物对牙周组织造成更深一步的损伤[6]。同时在托槽周围及牙釉质表面的牙菌斑还可以导致釉质脱矿及龋病。根据左志远的研究[7],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高达54.0%,牙颈部及托槽周围是好发部位,上前牙是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好发牙。口腔卫生宣教及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是预防釉质脱矿、龋病、牙龈炎、牙周病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采取图片、多媒体动画、模型演示等一系列口腔综合防治措施, 对初次粘结托槽后的固定正畸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经过这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患者口腔卫生评分(3.65±0.86),要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干预措施的患者(2.82±0.93)。相比传统的干预措施,本研究采用多种形式的改良干预手段对青少年及儿童来说更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同时我们还强调对父母在这方面的教育和督促,让孩子的口腔卫生在整个治疗期间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监控措施。儿童口腔固定正畸治疗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长的正确教导、监督、护理功能需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此外在运用教具进行刷牙方法演示时,不仅要教会孩子们使用正畸牙刷,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使用邻间刷、牙线及漱口水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8,9]。
此外,在固定正畸治疗护理中,我们还需要强调对患者心理的护理,临床上常见的正畸心理包括害怕正畸疼痛、恐惧拔牙、担心治疗效果、担心复发、自卑、焦虑、紧张等[10]。在本研究中,我们并未涉足心理方面的研究,但这却是正畸护理中的又一大难题,值得我们在后续的研究继续探索新方法来改善正畸患者心理上的护理干预措施。
固定正畸治疗初次粘结托槽后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正畸患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儿童,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及心理上的发育期,性格较叛逆、就诊意愿不强烈、依从性差等特点,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正畸患者采用形式多样的口腔护理宣教,进行以口腔卫生护理为主的护理,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良好心态,完成自我护理,并能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口腔卫生改善状况较好,无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托槽脱落率也明显降低。同时使患者也掌握了相关保健知识,并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结论
改良干预措施可降低固定正畸治疗初次粘结托槽一个月后的托槽脱落率及提高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颂椒等主编.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2]张凤格.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675-3676.
[3]祝深山.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2):143-144.
[4]詹育香.青少年在固定正畸中口腔卫生宣教与牙周治疗对牙龈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 14(37):6873-6876.
[5]魏洁.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1,31(3):191-192.
[6]张敏.180例固定矫治所致牙龈炎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1:68.
[7]左志远.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1):52.
[8]钟春梅.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追踪观察[J].临床口腔学杂志,2010,26(5):290-291.
[9]王轶瑛.固定正畸青少年患者发生牙龈炎的临床观察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69-70.
[10]杨秀峰.护理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47.
论文作者:王柳铮,梅丹,王韵诗,李珩,凌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正畸论文; 口腔论文; 患者论文; 措施论文; 卫生论文; 青少年论文; 釉质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