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版工作、图书评介》专辑透视出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专辑论文,图书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研究论文的多寡与好坏,反映了一个学科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出版科学的研究日渐兴盛,发表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论文。通过对这些学术论文及其作者进行统计及分析,不但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出版科学研究的现状、研究水平的情况,还可预测并探索出版科学发展趋势;同时能够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研究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所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专辑在选录文献方面具有较高的声誉。其中的《出版工作·图书评介》专辑专门选录当今全国主要报刊上的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出版研究论文。本文即以该专辑中所收录的出版研究论文为统计对象,对1990年以后的出版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揭示出版研究中的一些规律和存在的问题。1991—1996年,该刊各专辑全文复印的出版科学论文共1204篇,现对这些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一、出版科学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被选录的1204篇论文分别发表在248种报刊上。具体分布如下:
平均
报刊 比例刊载比例 每种
种数 论文 刊文
类型 (%) 篇数(%)
篇数
出版类24 12.5 750 62.29 31.25
20 8.06 54 4.49 2.7
74 29.34 152 12.62 2.05
其它130 52.42 248 20.6 1.91
合计248 100 1204
100 4.85
由上表可知,6年来被选录的1204篇出版科学研究论文较为分散,分别发表于248种报刊。涉及的高校学报类刊物最多,为74种, 但被选录的文章数量却并不多,6年中仅被收录152篇,平均每种刊文篇数是各类报刊中较低的,仅为2.05篇。编辑出版类刊物作为出版科学研究中的专业刊物,虽只涉及24种,却被选录了750篇论文,占到论文总数的62.29%,平均每种刊文篇数达到31.25篇,是各种报刊中最高的, 也只有这一类刊物平均每种刊文篇数超过了平均数4.85篇。图书情报类报刊种数有20种,载文54篇,占总篇数比例最低,为4.49%,平均载文2.7 篇,虽远远低于编辑出版类的报刊,却略高于高校学报类报刊。其它报刊类的载文量和平均每种刊文篇数远不能与编辑出版类报刊相比,其平均载文篇数仅有1.91篇,是各类报刊中最低的, 但其报刊总数却达到130种,占了总数的52.42%,这说明, 出版科学研究论文还有相当一部分分散在其它各种类型的报刊上。由此可知出版研究论文除刊登于专业杂志外,图书情报类刊物、高校学报等期刊也都刊载了一定的出版科学论文。这也符合布拉德福的文献分散定律。
二、刊载出版科学研究论文较多的重要期刊
如果将每种刊物按被全文复印量高低进行排序的话,则如下表:
被全文复占复印年平均
报刊名印的论文论文总被复印
总数 数比例 篇数
(%)
中国出版 119 9.88 19.83
新闻出版报110 9.14 18.33
编辑之友 110 9.14 18.33
编辑学刊
99 8.22 16.5
出版发
60 4.98 10
行研究
中国图书评论
58 4.82
9.67
科技
52 4.32
8.67
与出版
世界
40 3.32
6.67
图书
新闻出
36 2.99
6
版导刊
合计 684 56.81
114
由上表可看出,出版科学研究论文中,综论出版事业的文章最多,有529篇,占论文总数的43.94%,其次是编辑学和发行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分别为210篇和141篇,占17.44%及11.71%,而有关出版史和书刊印刷的文章较少,仅占总数的2.82%和1.00%。从以上分析可知,90年代以来,出版科学中有关出版事业整体发展的研究、编辑学、发行学等三方面是研究热点;而出版史和书刊印刷的研究论文较少。同时,外国出版业无论在管理体制、出版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然而被选录的外国出版研究论文却较少,仅有97篇,占8.06%。其余各类主题的论文也不多。 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关这几方面的研究不足,发表的文章较少或质量不高,“源头无水”,自然无法选载复印;另一方面是选录时的限制。笔者以为,《出版工作·图书评介》作为权威性的二次文献的报导工具,应注意兼顾各方面研究论文的选录,均衡报导。
四、出版科学研究中的活跃作者
1204篇出版科学研究论文,剔除掉未署作者名或只署单位名称的文章20篇,其余1184篇文章的作者如按第一作者统计共有939名, 被选录篇数及作者人数见下表。
被选
合
录篇 1 234 5
679
10
数计
796
93
27
106
3211
939
84.77 9.9 2.88 1.06 0.64 0.32 0.21 0.11 0.11 100
据上表,有796名作者被选录了1 篇出版研究论文, 占作者总数的84.77%;93名作者被选录2篇论文,占9.9%;27名作者被选录3篇论文,占2.88%;被选录4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有23人,占作者总数的2.45%,共被选录论文121篇,占论文总数(按1184篇计)的10.22%。被选录4篇以上论文的23名作者及其论文数量见下表。
序号作者 篇数
01杨牧之 10
02夏 树 9
03戴龙基 7
04王中秋 7
05徐柏容 6
06许力以 6
07于友先 6
08林穗芳 5
09宋木文 5
10孙建红 5
11王 益 5
12杨贵山 5
13张志强 5
14杜厚勤 4
15胡光清 4
16刘 杲 4
17潘国彦 4
18邵京起 4
19邵益文 4
20谢振伟 4
21朱福铮 4
22朱胜龙 4
23阙道隆 4
如将被选录4篇以上论文的作者视为活跃作者, 则其与一般作者人均发文量的比较如下表。
人数比例发文比例人均发
(%)篇数 (%)文篇数
23 2.45121 10.22 5.26
91697.55106389.78 1.16
以上统计表明,90年代以来,致力于出版科学研究的作者人数较多,说明出版科学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有相当数量的人写出了有份量的研究论文,上表列出的被选录论文4篇以上的23名作者, 共发文121篇,是出版科学研究中的活跃作者,人均被选录量为5.26篇, 远高于一般作者的1.16篇,说明他们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出版科学研究,所撰写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为出版科研繁荣和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活跃作者只有23人,占被选录作者总数的2.45%,这一比例明显偏低。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形成了稳固的出版科学研究论文发表阵地,有了一支较大的出版科学研究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出版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在出版事业整体研究、编辑学、发行学等主题方面被《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选录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某些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出版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活跃作者只占全体作者的2.45%,总体上偏低。这些都是以后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