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测量是一门研究各种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环节中测量工作的科学技术,是一门应用测量学科,是多专业测绘的结合学科[1]。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测量技术选用不当,操作不规范,就会降低测量精度,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从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测量技术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中小型工程;测量技术
引言
在不同的施工领域中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的测绘技术与设备不断涌现,并逐渐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技术
1.1 GPS 定位技术
GPS 定位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更新注入了新的血液,并且采用的是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方法,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定位技术。采用 GPS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以及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定位范围,且定位方法也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在中小型水利水电系统中采用经过改进及更新过的 GPS 技术,能够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减少成本支出,从而增加经济效益。GPS 动态水下测量系统主要由 GPS 动态差分技术与数字测深仪组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专业辅助成图软件,以实现水下地形测量地内外业数字制图一体化,因而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大量的测绘资料,确保水下施工的进行。尽管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完善,但在引进及应用高精度的地面测量仪器上还是远远地落后于其他行业系统,因而还需进一步研发。
1.2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
长时间以来,我国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建立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波测距导线以及三角网,因而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 GPS定位技术,便能够充分弥补在控制测量中所存在的局限与缺陷。目前,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采用 GPS 卫星定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传统的控制测量方法,并逐步形成边角网、GPS 网以及导线网等一系列的混合网,这些测量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够共同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并显著提高工程效益。
1.3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
一般情况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多为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因此需要依赖高程控制测量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的传统测量仪器主要为光学水准仪,此种仪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人工读数的方式,因而费时费力。但在经过不断地改革及发展中,数字水准仪能够实现自动读数,并自动记录的功能,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以及测量速度快等特点。以往采用地高程控制技术主要为几何水准测量,随着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可以综合多种测量技术,其中包括 GPS 拟合水准、几何水准以及测距三角高程等。在我国的平原地区已经达到四等水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GPS 拟合高程的测量精度。除此之外,高程控制也在进一步更新与发展中,随着 GPS 定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 GPS 高程精度,并且会逐步取代传统水准测量技术与方法,从而真正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实现 GPS 三维测量。
1.4 地形测绘技术
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我国一些地区已经达到了纸质图纸的精度与比例尺的相关要求,因而便不再需要对图纸进行精细化。同时对原图采用修测、补测以及实测坐标等方法代替,能够显著地提高原图的精度,从而获得所需的数字化地形图。而其他地区,一般在施工测量地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数字测图或者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目前,我国西部公认最为经济成熟的测量方法为 GP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而随着 GPS-RTK 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显著地提高了测图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受植被以及地形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使得一部分地区必须配合全站仪进行使用。
1.5 数字化测绘技术
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及工程图测绘在工程施工测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野外数据采集设备联合微机与数控绘图仪的应用,可以组成一个自动测图系统,能够自动测绘带状地形图、大比例尺基本图、地下管线图以及工程地形图等图件。除此之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够在此基础上确保测绘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制图的经费及时间,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1.6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此种测量技术能够提供实时三维空间信息,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接触被测物体,同时还具有作业效率高以及野外作业少等特点。除此之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运用能够为工程地施工提供可靠信息。
2工程实例分析
以某地区发电为主的小型水电站为例,其防洪、旅游等方面效果非常好,是一座综合发展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属于 1 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水库容积非常大,装机容量达到了 2400MW。水电站进水口和泄洪冲沙洞进水口共用引渠,其中心线长度为 280m,宽度为20- 140 米,底板高程在 1545- 1575m 之间。此工程进水口边坡的开口线高程是 1800m,边坡高度约为 234m,在 1600m 高程以上,每20m 设置一马道;以下,每 15- 16m 设置一马道。边坡开挖的边坡比是 1:1.20- 1:1.45,针对进水口左侧边坡和左坝肩趾板开挖区而言,需要进行部分搭接。在此工程施工测量中,是以控制点的复核与加密为主,主要包括对现有坝区控制网的复核及借助现有控制点对引水道、进水口土建工程区的控制点予以加密;与此同时,还要对进水口范围内的交通桥与道路进行施工测量放样与相关辅助测量,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完成,满足预期设计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各种技术的运用,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以此不断改进施工测量技术,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测量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树立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威,台文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
[2]柴家恒.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
[3]王超.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4]魏利军.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GPS测量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
[5]王斐,赵晓微,周璐.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5
论文作者:吕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高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