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比较论文_张聪飞

湖南省茶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茶陵 412400

【摘 要】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8例,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作为评价疗效的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确切,均可显著改善髋关节,但前者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髋部骨折,主要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1]。由于转子部的血流动力学较好,传统牵引复位、外固定等保守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效果确切,可避免手术创伤性,但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若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可导致严重并发症[2]。基于上述观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理念由保守治疗转变为早期手术治疗,旨在重建髋关节功能,恢复伤前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当前,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作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流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弊端。对此,本研究旨在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治疗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其中男患26例、女患22例;年龄范围34.5-68.5、平均年龄(54.5±5.2)岁;病因类型:摔伤16例、撞击伤20例、压伤8例、病理性损伤4例;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患25例、女患23例;年龄范围36.7-67.2、平均年龄(56.8±5.2)岁;病因类型:摔伤15例、撞击伤21例、压伤7例、病理性损伤5例;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24例、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以髋关节后外侧作为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游离皮下,暴露大转子上端,并进行分离大转子的组织;通过屈膝、内旋大腿,暴露大转子的肌群,切断肌群止点,暴露髋关节的关节囊,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进一步修整股骨颈、

切除髋关节的关节囊,暴露髋臼后,扩大髋臼、清除多余软组织,采用髋臼锉研磨髋臼软骨面至有渗血为止,在髓臼定位器的引导下,将髓臼假体击入髋臼后,促使髓臼假体与髋臼的牢固固定,采用开髓器、扩髓器分别进行开髓、扩髓,人工股骨头柄试模后,安装人工股骨头,并将人工股骨头的球头部位嵌入髓臼假体内;在术后处理中,保持引流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等;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将患侧臀部适当垫高,对术前骨折端进行复位,明确股骨大转子位置,根据测量x线片上髓腔最狭窄部位的直径,确定髓内钉直径,经C臂机透视复位准确后,作手术切口,插入导针进行扩髓,旋入大小适合的抗旋髓内钉,髓内钉的预弯、插入、剪断髓内钉及锁紧螺旋刀片,拧入主钉尾部螺帽,冲洗伤口,进行术后处理。

1.3疗效评价标准[3]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作为评价疗效的观察指标;其中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指标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总分分别为44分、47分、4分、5分。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对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对比

3讨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髓内钉发生断裂的可能较小,且髓内钉与髓内壁接触面积大,力臂更短及弯矩更小,对局部的应力分布均匀,可减小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4]。另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效果显著,可能与髓内钉通过三点支撑完成弹性构型,进钉点、弧弓顶点及钉头与股骨密切相连有关。基于上述观点,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为显著,但操作难度及创伤性较大,导致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长。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亦可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充分暴露骨折病灶,术野清晰,容易操作,术中可维持骨折断端供血,保持股骨颈基底部位稳定性,对髋关节动力影响小,最大限度保留髋关节功能,促进早期患肢负重活动[5]。既往研究认为,相对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患肢负重时间较短,有利于改善患肢活动功能,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由本研究表1、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亦提一步提示人工髋

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确切,均可显著改善髋关节,但前者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王亚平.路通.人工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12(52):8961-8962

[2]张大鹏.候明明.张圣洁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11):1100-1101

[3]郭晓亮.卫小春.王小虎等.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物治疗的优劣评说[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09(26):4904-4911

[4]庞向华.欧兆强.欧阳建江等,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4.42(10):1086-1088

[5]陈生文.髋关节动力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16(30):5691-5695

论文作者:张聪飞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比较论文_张聪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