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医院 贵州思南 565100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采用护理干预对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及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科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40例患者在日常治疗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 联合完善护理干预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A组87.5%(P<0.05)且联合护理干预组症状缓解时间(2.9±0.3)天及住院时间(8.1±0.2)天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患者(4.1±0.5)、(11.1±1.2)天(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行综合完善的护理干预既能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了解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更能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及不利于康复的行为,促进疾病的治疗及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消化性溃疡;治疗与康复;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作为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溃疡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原因所导致[1]。目前临床确诊后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本病作为慢性疾病不仅需要患者坚持规律的进行药物治疗,更要在此基础上对生活及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因此,在配合药物治疗前提下联合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及复发概率。本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对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及恢复的临床疗效,特选取8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消化科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电子纤维胃镜确诊,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能进行有效沟通并配合各项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80例患者中包括男42例,女38例;年龄19-45岁,平均(32.1±13.2)岁。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包括男21例,女19例;年龄20-44岁,平均(32.2±12.1)岁。B组中包括男21例,女19例;年龄19-46岁,平均(33.5±14.2)岁。所有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00例患者均根据疾病发展情况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应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3]。两组患者军给于日常护理,包括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护理人员每日定时进行查房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药等。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提供完善的护理干预,包括:(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的宣传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宣传手册为其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使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2)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多与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有关,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嘱咐患者多食用牛奶、鸡蛋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禁止服食生冷、辛辣及刺激类食物,避免刺激肠胃造成负担。(3)每日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值表进行监测,督促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应以和蔼温和的态度与其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解除内心疑惑,树立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与勇气。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与温暖,积极配合治疗。(4)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每一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及用量,告知其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需使患者了解不定时、定量用药可能对疾病治疗造成的影响,使患者规律用药。(5)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季节变换导致疾病发作;调整不健康的饮食及作息习惯,健康生活。若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等指标。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评定标准为:(1)显效:治疗后行胃镜检查示溃疡完全消失或仅残留瘢痕,患者无其他不适症状。(2)有效:治疗后胃镜检查示溃疡面较治疗前缩小超过50%或溃疡表面仍残留少量白苔;患者腹痛等不适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仍需使用药物治疗。(3)无效:治疗后患者溃疡面积缩小低于50%或症状无好转反而进一步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联合完善护理干预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A组87.5%(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A组比较,#P<0.05.
3 结论
近年来各类临床实验研究发现,胃酸分泌量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黏膜保护作用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临床对消化系统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与了解,研究人员发现,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既往临床多使用抗酸药物或保护胃黏膜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本病属于慢性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显效慢的特点,因此易导致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4-5]。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传教育,饮食指导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治疗。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更能帮助患者缓解治疗过程中紧张、焦虑的心态,进一步提高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能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及勇气,更好的调整心态,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能够及时督促患者合理用药,对疾病的治疗发挥直接作用;同时,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及作息规律,促进患者恢复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完善护理干预的患者疾病治疗效率及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综上所述,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行综合完善的护理干预既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更能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及不利于康复的行为,促进疾病的治疗及恢复。在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并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及疾病复发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婷,林捷,陈小燕.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44-345.
[2]罗若梅,李红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河北医学,2014,20(11):1914-1916.
[3]陈会芹.系统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91-93.
[4]朱苏琴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吉林医学,2012,33(24):5320.
[5]肖霞.护理干预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80-81.
论文作者:付其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有效率论文; 疗效论文; 幽门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