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沙堆乡中心小学校 626800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满堂灌、填压式”为主要形式,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活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5-109-01
引言
虽然有活力的课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正在逐步的建设并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形式大于内容这一误区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鉴于此,只有深入的了解小学语文课堂的“活”是什么意思?以及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的主要特点
(一)情感性。语文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充满爱的情感在里面。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情是整个语文教育的灵魂;不管是教师或者学生,情可以开启人们的智商,爱使其产生智慧;爱与儿童的情的交融是情境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儿童的情感需要通过爱来体现,并且不断依循儿童情感的跃动,最大限度的将儿童情感的生产与发展脉络充分的把握,最终实现激发出儿童潜能的目的[1]。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才能在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师生之间的信任与期待的情感性充满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而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具有活力与生命力的教学。
(二)形象性。形象性的语言描述、体态语言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形象化效果是语文课堂中形象性表现的主要内容。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充分的运用语言、表情、图像、声音等方式,同时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使课堂富有感染力。
(三)审美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应当利用自身的智慧、思想、情感以及创造才能等施加在作为审美客体的教材与学生智之上,充分的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发现并确立;此外,教师同时也是审美客体,通过学生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在教材与教师的指导下复现并确认,使其亲身体验到愉悦。所以,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重视学生审美感知活动中对审美价值的探求与意义的追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怎样实现语文课堂的“活”
(一)让学生“动”起来需要采用怎样的措施
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但要注意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承受能力、认知结构外,还需要运用科学的、富有竞争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课文的阅读,然后教师不断的提问题,学生不断的回答问题,时间长了,就算是学习再好的学生,也会从心里对这样的课堂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使学生不愿意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相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利用竞赛、游戏、奖励、小组比赛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肯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增强,同时提高了其学习的效率。而在这样的气氛下学习,不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同时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因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
(二)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充分的展现出来
近些年,教师不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上不断的反思,同时不断的了解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因此只有教师从自身出发不断的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的焕发出生命与活力[2]。儿语文的学习又是从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第一,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必须的语言与知识技能,而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第二,使学生尽快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最佳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该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这时学习语文的过程;第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与素养的培养,而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最终方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在这三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所以,语文教学理念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做到的,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基本的语言与知识技能,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的尊重,使其学会学习;最终构建出其整个生命体的价值,而这都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的内容。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活”起来,教师就要灵活运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法,运用机智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发现矛盾,而教师则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依靠一定的学习方法征服知识而受到教育,成为他所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不是消极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精力则是从事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师生之间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样课堂才能不断生成鲜活的东西,才能真正称为“活”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郝玲.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运用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沈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目的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