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燕 柯琦 王安群 杨永红 谢刚 季语祝
(绵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从而可为临床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8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者43例,占52.44%;接触性出血者24例,占29.27%;患者5年生存率为68.29%(56/82),其中年轻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5。患者病理分型主要以鳞癌为主,共59例,占71.95%;而年轻患者则以腺癌、腺鳞癌为主,这两种类型的癌在年轻患者的发病率且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经病理诊断为浸润癌者为68例,占82.93%,其中年轻者肌肉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老年者,P<0.05。结论:正确了解及掌握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并加强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关注,同时重点筛查年轻妇女,从而可为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价值,并提高其生存率。
【关键词】 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34-03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82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analysis
Xie Chunyan, Ke Qi, Wang Anqun, Yang Yonghong, Xie Gang, Ji Yuzhu.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Mianyang 6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ervical cancer,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isea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May 2012 - August 2014 82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during the clinical data and follow-up cases.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rregular vaginal bleeding in 43 cases, accounting for 52.44%; contact bleeding in 24 cases, accounting for 29.27%;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68.29% (56/82), in which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younger group middle-aged group, P <0.05.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type mainl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total of 59 cases, accounting for 71.95 percent; while younger patients places adenocarcinoma, adeno-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se two types of cancer incidence in younger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elderly patients, P <0.05.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invasive carcinoma was 68 cases, accounting for 82.93%, of which the young person muscle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older persons, P <0.05.Conclusion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to strengthen the focus on different age groups, while focusing on screening young women, providing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great value, and improve their survival.
【Key words】Pathological features; Clinical; Cervical cancer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然而宫颈上皮瘤变(FCE)发展成为宫颈癌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1]。目前国内较多研究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资料的分析,目的是为寻找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临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降低患者死亡率[2]。随着宫颈癌患者日趋年轻化,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发病原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均异同于中老年人群[3]。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本文特对本院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截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82例经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年龄22~70岁,平均为(48.5±8.1)岁;其中年轻者(≤35岁)29例,占35.37%;中老年者(>35岁)53例,占64.63%。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和病灶大小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此次82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为72例,占87.80%;术前化疗者10例、放疗者4例;手术方式: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等。术后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切缘是否累及或淋巴结是否转移等而实施辅助治疗者为18例,其中辅以化疗者5例、放疗者4例、放化疗者6例。未行手术者10例,占12.2%,其中单纯放疗者6例、联合放化疗者4例。
于患者手术开始当天开始实施随访,然未行手术者则以实施放化疗时间为准,随访时间6个月实施1次,一直到患者死亡或失访或5年。本次研究中无失访病例。此次研究中探讨宫颈癌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特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年龄31~65岁,平均为(48.1±8.6)岁;比较年轻者、中老年者及对照组间首次性生活年龄和月经初潮年龄及首次生育年龄、怀孕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采用F、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和病理特点
8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者43例,占52.44%;接触性出血者24例,占29.27%;白带异常者6例,占7.32%;阴道流液者5例,占6.10%;不典型症状者4例,占4.87%,如腹痛或痛经及无症状等。然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于临床上各种表现比较,P>0.05。
2.2 临床病理分型及分期
患者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共59例,占71.95%;腺癌10例,占12.20%;腺鳞癌6例,占7.32%;其他类型7例,占8.53%。然年轻者以腺癌、腺鳞癌为主,68.75%(11/16)明显高于中老年者31.25%(5/16),χ2=22.69,P=0.00。经病理诊断为浸润癌者为68例,占82.93%,其中年轻者肌肉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31.03%(9/29)明显高于中老年者15.09%(8/53),χ2=16.22,P=0.00。82例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68.29%(56/82),其中年轻组生存率58.62%(17/29)明显低于中老年组73.58%(39/53),χ2=14.94,P=0.00。
2.3 各组人群婚育情况分析
比较对照组、年轻组、中老年组人群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性生活年龄和首次生育年龄及怀孕次数,(F=11.98、22.61、23.14、14.47、7.59),P<0.05。然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患者月经初潮年龄推迟,但其首次性生活、生育年龄提前,同时其怀孕次数较正常健康者明显增多,但年轻者与中老年者比较,P>0.05。见表。
3.讨论
据目前相关资料研究发现,影响宫颈癌癌前病变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因素较多,但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4]。经研究发现[5],宫颈癌发生与患者多个性伴侣和早年性生活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主要以手术和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然患者临床不同病理类型和肿瘤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等均会影响其预后。随着人们对宫颈癌地不断深入研究及认识,使得宫颈癌临床发病率逐渐下降,但这种疾病还呈现出区域性增长和年轻化,并且不同年龄段患者差异较大。由于放疗对患者卵巢功能保持及阴道完整性等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所以对于年轻患者且可实施手术者需首选手术治疗,术中需探查其双侧卵巢外观正常后再行卵巢活检术,并将其卵巢移至髂前上棘上方5cm以外,然后固定于其腹侧壁上再行卵巢移位术,但需尽量保持年轻患者卵巢功能,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对于临床分期Ⅰa~Ⅱa期或Ⅱb早期者实施化疗治疗后再行手术者、部分Ⅱb期及Ⅲb期鳞状细胞癌先行卵巢移位术再行放疗。然对于切缘阳性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间质浸润深等高危者可于术后实施放疗或化疗治疗,以提高其生存期。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年轻者腺癌及腺鳞癌率明显高于中老年者,P<0.05;这主要是因随着社会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等发生改变,然年轻妇女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几率增加,同时随着阴道镜及液基细胞学涂片等宫颈癌筛查手段地普及,从而有利于腺癌亚型诊断率提高。所以需重视对年轻患者腺癌、腺鳞癌的筛查及诊断、防治。
宫颈腺癌起源于人体宫颈管内膜,其常向内浸润生长,早期并无显著症状,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而延误患者病情。宫颈腺癌易向患者宫颈组织深层浸润,并侵犯人体血管和淋巴,因此易发生转移。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年轻者肌肉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31.03%(9/29)明显高于中老年者15.09%(8/53),χ2=16.22,P=0.00。这主要是与患者性生活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此外,年轻人群的生活压力等不断加大,从而致其未能及早检查而影响早期诊断。对年轻患者来说,其局部血运较丰富,同时年轻患者需保留卵巢功能,所以手术过程中需实施卵巢移位术,最终致淋巴结转移率增加。
宫颈腺癌、腺鳞癌较宫颈鳞癌相比,前者体积较大且组织分化差、高侵袭性;所以预后更差。此次研究结果可知,年轻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中老年人群,P<0.05;这与宫颈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异于鳞癌有关。从此次研究可知,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患者月经初潮年龄推迟,但其首次性生活、生育年龄提前,同时其怀孕次数较正常健康者明显增多,由此说明实施相关干预及行为指导有利于疾病防治。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期及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因此正确了解及掌握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规律可对患者疾病诊断及预后改善提供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本次研究受时间及研究样本限制,从而导致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为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尚需扩大样本,加以分组研究,并从不同病理分期、病程等进行比较,从而可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段仙芝,白鹏来,王少明.内蒙古东部地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人群筛查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3):190-193.
[2]谢建渝,余娟,董国强.762例妇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533-2535.
[3]范雪梅,徐薇,耿建祥等.879例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法的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3): 3165-3168+3170.
[4]亚力坤.穆罕默德,刘开江.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2):160-162.
[5]唐秋英,黄平,金瑛.干细胞基因Oct4和Bcl-2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海南医学,2013,24(5):625-627.
论文作者:谢春燕,柯琦,王安群,杨永红,谢刚,季语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宫颈癌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中老年论文; 年轻论文; 宫颈论文; 腺癌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