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_李菊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_李菊蓉

四川省旺苍县黄洋镇中心小学校 李菊蓉

摘要:创新,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行动,教师只有勇于实践,敢于打破旧框框、旧体制,才可能实现教学上的新发展、新飞跃。教学的素质教育是重点,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采取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走出课堂,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提高素质,丰富创新意识,这才是教学的最根本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意识 策略 培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语文的学习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小学语文又是语文学科的基石,所以,小学语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小学语文教材囊括许多优秀文章,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如《奶奶的白发》等文章教会学生亲情的可贵,《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育学生学会奉献。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增加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到课堂外去观察,结合生活与学习,发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将创新意识灌输给学生,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在课堂上与课外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不能一味地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要注意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在工作中要加强教学艺术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用人格魅力与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用真诚和热情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所营造的情境中,实现自身与作者感情的交融。教师的高昂情绪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参与度,还能渲染课堂气氛。

第三,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同时对富有趣味的事物充满兴趣。语文学科具有较大的知识量,包含丰富的情感,教师要认识到该学科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提升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使用情境教学方式

适当的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在思考中促进智力的发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若教学中缺少感情,只使用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将会失去想象空间,影响学习体验,更不用说进行创新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发挥想象的力量,有利于教材或者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再现,适当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情境会更加逼真,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

五、创造探索机会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探索,大胆提出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学会研究,使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整个故事讲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探究小女孩的死因,并进行延伸,探索我们身边是否还存在有这样的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创造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从中学到美好的东西,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加强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与教学目的发生了明显改变,学生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锻炼的机会,尽可能利用所有学习语文的条件与机会,进行听说读写,将眼、口、手、脑相结合,在实践中结合“动”与“学”。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隧道开凿方案示意图的设计与绘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创新意识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创新性地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凤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6(12)

[2]魏小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8)

论文作者:李菊蓉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_李菊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