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共产党人生命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人论文,重要组成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历来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是如此。2002年12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读书,可以为各级领导干部解忧释惑
不爱读书的人,总会为自己找到种种借口,比如工作忙、应酬多等等。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延安时期,战事异常紧张,但毛主席还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延安的学习运动,才为取得抗日、解放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全党的思想理论基础。读书主要靠平日的习惯养成,那些认为没时间学习的领导干部其思想根源在于,他们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也抵挡不了种种娱乐活动的引诱,吃不了学习这份苦。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也应深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因此,从制度、机制上看,各级组织有必要把能否坚持学习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很聪明。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已足够应付现有的工作。事实上,读书伊始,可能觉得自己是圣人;多读几年书,方觉自己是愚人。列宁说过:“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于革命,就必须学习。”他强调,“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在对知识的需求上,应该永远做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更何况,当今时代的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任务复杂而艰巨。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所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我们党没有全面领导市场经济的经验,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国际资本直接、全面地打交道。我们这艘社会主义的巨轮驶向了波涛汹涌、暗流旋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海。我们在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严峻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面前,应该有深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如何、知识储备如何、业务本领如何、承担责任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兴衰命运。
读书苦,但苦中有乐。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都应该翻新成为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的境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毛泽东同志在去世前一天,还坚持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2小时50分钟。他在上下肢插着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的情况下,还由别人托着文件阅读。毛泽东同志最后一次看文件,离他去世仅有8个多小时。对于一个酷爱读书人的来说,这时的书也可能是解脱病痛的良药。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矛盾、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读书可以为各级领导干部解忧释惑。读书是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爱读书,那就完全有理由讨厌自己,也一定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应积极探寻科学读书方法
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出版物,又该如何读书?第一,要读经典。我们共产党人,要想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老祖宗”的原著。毛主席读《共产党宣言》一共读了150遍。邓小平说读书不在多,关键要精,也是这个意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懂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是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也才能进行正确的理论创新,更加自觉主动地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
当然,不仅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经典,各种学问和各种流派也都有。中国士子常说,先秦以后无文学,或是说,书不读秦汉以后。当然,这很有偏颇。但也从另外一面说明,读经过时间筛选的各种经典的重要。我们要拓宽知识面,了解相关学问和流派,也必须去读相关的经典。
第二,要读精品。有的书一文不值,有的书则价值千金。在各种信息以几何倍数增长的今天,慧眼识精品就显得愈加重要。读一本好书获得正确的知识就犹如经受一次精神洗礼、智慧滋养,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各方面能力。某领导同志曾在聊天时说,现在坏书不少,装帧精美的书不少,但好书不多。他主张有关机构和人士,应该给全党全社会,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出不同的书单,以供大家参考着读。我认为,这一建议很有道理。当然,类似于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书,孰好孰坏,有时可能会见仁见智,但这没关系,书,只要有代表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就都值得读。
第三,读点平时没读过的其他类的书。人需要摄取多种不同的物质营养,这样才能活得健康,人的精神生活也是如此。不同的书,犹如各种不同的精神营养,美籍华人学者李政道就提倡“越界读书”。他曾说过:“物理学方面的书我看得很少,杂七杂八的书倒看得多些。”这就是敢于“把手伸到别人口袋里翻找东西吃”的精神。只有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并加深领会灵活运用,才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要探寻和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比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提出“提要钩玄”法,先弄清文中要义,后生发开去;清初学者陆世仪提出“走马观花”法,先“观其大意”,选出合适书籍后再精读,等等。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常采用“交替学习”法,即学习研究一个学科有了视力和大脑的疲劳时,便及时更换另一个学科。著名作家老舍则提倡“快速浏览选择记忆”法,即读得很快,捡最主要的记。为加深对选择记忆法的印象,我们还可以举一个爱因斯坦的例证。有记者曾向爱因斯坦咨询物理学上一个常识性数据,没想到他的回答是:“不知道。”事后,爱因斯坦诚恳地对人解释说:“我确实不记得那个数字”,“我没有必要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只要在百科全书里面一翻就能翻到的数字,我从来不去记它。”其实,人的大脑如同容器一般,里面装的杂物多了,更有用的东西便无法装放。当然,学习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形成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面临的根本任务,而要改造世界必须先认识世界。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革命政党成熟的重要基础与标志,同时也是党的干部成熟的重要基础与标志。现在,在一些单位和干部中,不仅读书不成风气,钻研理论的风气更是淡薄。曾子在《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此,我们往往记得比较牢,但又往往忽视曾子下面的论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什么是格物?格物就是要把物质分分类,就是要认识、掌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也就是要重视掌握正确的理论。康德曾说:“我所敬畏的只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这里所说的“头顶的星空”,我认为可以理解为,除自身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自在规律。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在30岁和28岁时就写出了《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难道我们现在反而要回避或者是疏远理论?
读书,是把别人的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间接经验的过程,是人对事物认识过程中不断增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阅读不同书籍的过程中,在把不同人的直接经验转变为自己间接经验的过程中,结合在实践中自己积累的直接经验加以思考和比较,汲取别人丰富的营养,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无疑十分有助于增强自己的感性认识,并由此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从而完成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一个认识过程。
我们并不反对为消遣而读书,但作为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升自己学习的境界。读书,既要刻苦钻进去,更要善于浮出来。这也如歌德所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如果奉行各种各类的教条主义,仅作书本的俘虏,而不能弄懂和驾驭书中的事理,那便如明人李贽所言:“书能误人。”地球与社会是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需要从各个不同学科作为切入点,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只有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目光才犀利,才有穿透力,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端倪看发展。当前,国际国内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未过时。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把自己理想信念的坚实基础扎根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块“磐石”上,也才能始终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否则,理论思维上便会出现漫不经心和杂乱无章的现象,这样决无助于确立正确的政治信念。
读好“社会”这部无字大书,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
现实的太阳最明亮,真正多彩多姿的是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我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就是这个道理。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我们各个学科、各种学问的源头活水。因此,要十分重视阅读“社会”这本无字大书。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情绪,倾听百姓的呼声,向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求真知、求学问。毛主席曾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等著名论断。陈云同志也特别强调,在读书和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读书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着力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奴隶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讲,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论是学习政治理论,还是自己的专业理论,我们都要尊重知识,尊重权威,但决不能迷信知识,迷信权威。真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达到检验和发展,而社会实践正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视读“社会”这部无字大书,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如果只到此为止,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仅仅是完成了并不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是在于如何拿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就是学以致用,也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因此,要把读书和向社会实践的学习贯穿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之中。
学以致用,首先可以用来改进我们自身的学习。通过不断提高对学习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不断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及时调整学习的内容,使学习取得应有的成效;学以致用,又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国内改革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有针对性的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各级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战略运筹能力如何,决定着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安危;学以致用,还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的形成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8小时外的活动如何安排也日显重要。在改革开放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各种考验,只有通过学习进一步确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过好“金钱、权力、美色”关,增强分辨理论和政治是非的敏感性,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尤其各种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