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展望_教育信息化论文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展望_教育信息化论文

展望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时代论文,德育工作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我们将要踏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因特网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有人说,19世纪是火车和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汽车与高速公路的时代,而21世纪将是因特网的时代。或者我们应该更确切地说,二十一世纪是以因特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我们已听到了全球信息化那急促的步音。在当今社会兴起的这场信息革命将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这场信息革命也将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本着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高校德育工作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密切关注信息革命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用心思考高校德育工作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对策,积极探索在信息时代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为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工作应发挥的作用:

1、为大学生适应信息时代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程序的高低,将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上的准备状态固然关系到我国在信息时代中的地位,而他们对于信息化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准备状态,同样关系到信息化在我国实现的前景。因为信息革命必然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又会成为推动信息革命的动力。

2、保证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具体的要求有什么样的变化,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一点是不会变的。我们不应忘记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我们培养人才,不能只管智育,不管德育。在信息时代到来之际,如果我们不注重研究高校德育怎样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如果这样,我国伴随着信息革命的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3、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在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已经成为科技革命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科技竞争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人的素质的竞争。信息革命的深入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促使完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一个社会中人的个性的多样化及其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要求,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满个性的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果不能发挥高校德育工作的威力,那么培养智力、体力、和精神道德方面更全面、更和谐、更具有创造能力和完美个性的人才就将是一句空话。

二、在信息时代到来之际高校德育可能要面对的几个问题:

1、辅助高校德育工作的电子化、数码化精神食粮不足:

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信息的传递易如反掌。这也是因特网风靡全球的原因。人们充分认识到因特网的便捷,纷纷把需要传播的信息电子化,以期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得到信息。由于全世界电信和网络的发展很不平衡,教育和科技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和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量存在巨大差距,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占据上风的现象。虽然因特网在中国起步稍晚,但进展迅速,它在不断地进入普通人的家庭。随着电脑象电话、电视机一样的普及,可以想象,因特网也将是中国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人会受到因特网上信息的影响,包括我们的大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极需要我们的德育专家,把宣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昂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材料电子化,送上网络,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抵消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符合我们培养又红又专需要的一些电子化读物或数码信息严重不足,如果长此以往,那么在信息时代,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会处在一个相当被动的状况,较难发挥它在培养人才中的积极作用。

2、高校德育课可能不会被大学生主动选择:

进入信息时代,因特网上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且有超越时空的网上学校,使人们获取知识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严格限制,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趋于多样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更多的选择性。高校德育,到目前为止,在学生还不具有太大的主动性和太多的选择性的情况下,通过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效果还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在信息化的潮流中,当高校德育课有朝一日也需要摆在被学生主动选择的位置上时,如果不能适应多媒体教学,没有增添丰富、生动的内容,德育课恐怕很难被学生们主动选择。

3、了解教育对象的难度加大。

德育工作总是讲求针对性的,对教育对象深入细致的了解是必要的。过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通过他们爱看的书刊、喜欢讨论的问题、与什么类型的人交往等等了解他们。但在信息时代,德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的了解难度加大了。由于信息对人们是开放的,尤其是在固特网上,巨大的信息资源供人们任意取用,学生们在网上接受了怎样的影响,他们在网上多数在做些什么、他们在跟网上的什么人打交道等等,一系列的情况都不容易把握。这当然就加大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4、对教育对象的管理难度加大。

就因特网而言,它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被称为虚拟社会,在网上,不具备现实社会相对完善的法律规章。如果我们的教育对象几乎是无政府状态地在网上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其他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我们对他们要进行管理控制,就困难多了。现在就有报道说一些计算机“神童”,通过网络犯罪,如散播病毒、窃用他人存款、恶意破坏他人电脑程序等。更有些青少年通过网络进行贩卖毒品、贩卖色情图片等。至于其他恶作剧式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或许会更多。

5、信息化异化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数不清的好处,但是世界上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物。信息化也可能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中,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内心充满无助和无奈,由此而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或者又会有人沉湎其中,难以自拔:比如沉迷于网络电脑游戏中,沉迷于网上的谈天说地中,或者干脆在网上漫无边际地闲逛,浪费宝贵光阴……对网络的沉迷会导致人们与现实社会的脱离,对青少年来说,与现实的脱离会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进而影响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总之,信息化异化可能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导致人格发展的畸变。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将难以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完美个性的人才。

三、高校德育适应信息时代的对策:

信息革命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教育的整个体系,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学的方法等都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对高校德育工作而言也是同样的,高校德育也必须在观念、内容、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信息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

1、更新德育观念:

与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信息爆炸的特点相适应,德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百依百顺、听话的青少年,是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革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他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开拓前进。培养这样的人才,高校德育应改变满足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规范、准则的做法,代之以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给予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正确的思想武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励他们不断进取,面向未来,成为勇于和善于改革的开拓型人才。

改变德育机构和人员的传统职能,使之发挥研究、指导、咨询、顾问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渠道的扩大,要求政工机构和人员的职能发生某种相应的变化,其基本趋势是逐步削弱它作为行政机构的指令性职能,转变为学生社会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指导和顾问机构。它的主要工作在于收集分析思想教育的有关信息,研究设计可供选择的教育方案和资料,对于社会事件和教育效果迅速作出信息反馈,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中心。这种变化不是减弱而是强化了思想教育机构和人员的职能,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是靠行政权力实施不容许受教育者选择的教育,而是作为受教育者的顾问和导师,发挥启发、诱导作用。如果说,以往他们主要是前台演员的话,那么,现在要求他们为编剧和导演,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入角色,以期更多方面吸取思想养料,在培养目标的大前提下,形成绚丽多姿的个性。

要把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列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和完善,归根到底要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同样,对于德育工作而言,让学生具备自我教育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成功的思想教育是交给学生猎枪和钥匙,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武器去寻找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科学答案。

2、丰富德育课内容:

高校教育要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满个性的人才的任务,就要在思想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下功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仍然须以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作为基本内容,但是,这种教育只有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新问题,才会有生命力;只有把马列主义教育同用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才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思想教育不仅符合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新知识的特点。在广度方面,要从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完善的智能结构出发,把有关社会、人生、美学、文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列为思想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之中获得思想品德的熏陶。在深度方面,不仅要求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和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而且力求回答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新课题。这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协同配合,从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和教育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两个方面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3、探索新的德育途径:

在长期的思想教育实践中积累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如传达文件、领导动员、教员讲解、学生讨论、小结评比等,无疑有其可取之处。但它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日益扩展的信息领域和生活领域,我们应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德育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进入信息时代之际,我们更应注重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德育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尤其是探索电脑及因特网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如研究和评价学生喜爱的书刊、影视作品,组织制成电子读物或送上因特网,供学生随时取读;利用因特网作一些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等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等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加思想教育的立体性,给学生以多种选择,也使思想教育更为形象、生动,改变思想教育枯燥无味,“落后、老土”的印象,同时还可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化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切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4、提高德育教师素质。

教育要现代化,要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教师。德育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使德育工作者发挥研究、指导、咨询、顾问的作用,德育工作者就要有更高的素质。除了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尤其是要懂得使用电脑及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如此突飞猛进,而我们的很多德育教师仍然是门外汉。电脑知识贫乏,外语能力有限。因此极需要对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很难想象,当我们的下一代在因特网上通行无阻,为所欲为,而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对此一无所知,无能为力,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

标签:;  ;  ;  ;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展望_教育信息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