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一)_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呈现三个明显的特征:(1)国际贸易继续快于生产的增长,若干新特点的趋势愈来愈明显。(2)以结束乌拉圭回合谈判为标志,贸易自由化成为各国的主流贸易政策,但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增加了新的表现形式。(3)以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为标志,不仅多边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而且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也备受青睐,新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断增加。深入研究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这三大重要现象,对于认识与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其他现象和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认识,是很有意义的。

一、当代国际贸易增长的内在动力与有利条件

从1990-2003年间,世界GDP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平均增长率为2.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3.3%,而国际货物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4%,服务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速为6.4%,国际贸易在世界总产出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30%以上。(注:WTO,World Trade Report.2004,p.4,11,15.)虽然国际贸易的增长快于生产的增长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已经明显表现出来的现象,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又有其新的内在动力和支持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是世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从而也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新增长的最基本的动力。这个科技进步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的革命,它不仅带来一系列新产品、新产业,而且不断改变了生产的分工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而改变了整个经济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础。因此,它不是仅产生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技术进步,而是具有划分经济史的时代特征的科技变化。西方学者把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史划分为5个技术-经济时代(见表1)。

表1 工业革命以来的5个技术-经济时代及特征

早期机器工业时代:18世纪70、8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

主要行业:纺织、纺织化学、纺织机器、铸铁、水力、制陶

基础设施:运河、公路

企业组织:私人小企业、合伙企业制度开始出现

全球主要经济体:英国、法国、比利时

蒸汽动力和铁路时代:19世纪30、40年代—19世纪80、90年代

主要行业:蒸汽机、蒸汽船、机床、钢铁、铁路设施

基础设施:铁路、船舶

企业组织:上千人大企业出现,有限责任和股份公司出现

全球主要经济体: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

电气和重型机器时代:19世纪80、9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

主要行业:电气工程、电气机械、电缆、重型工程/武器、钢造船舶、

重化工业、合成染料

基础设施:电力供应和分配

企业组织:巨型企业、卡特尔、托拉斯、垄断和寡头垄断成为主流,

对自然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制

全球主要经济体: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

福特主义的大规模生产时代: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

主要行业:汽车、卡车、拖拉机、坦克、飞机、消费类耐用品、合成材料、石化

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机场

企业组织:以外国直接投资为主的跨国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

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德国、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日本、瑞士、瑞典、

欧洲自由贸易同盟成员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信息和通讯时代:加世纪80、90年代至今

主要行业:计算机、软件、电信、光纤、机器人、信息服务

基础设施:数字网络、卫星

企业组织:大小企业共同发展,实行温特尔主义灵活管理方式

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台湾、

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Peter Dicken,Global Shift: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3rd edition,1998,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分工是交换的基础,经济史上每一次新的分工出现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而新的分工又总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使人类的生产分工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变革,这一切都创造了交换的供给与需求的内在动力。它表现为:

(一)创造了新的产业间分工

在信息通讯技术基础上,新技术的拥有者创造了一系列新产品,建立了许多新企业,并迅速形成新产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制造业领域重新取得优势地位,与移动通信和半导体、信息存储与处理、个人电脑与操作系统以及互联网技术运用等信息产业在美国率先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新兴的信息产业迅速成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与旧有产业的不同分工,并很快进入全球的生产与交换。

(二)深化了产业内的分工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间以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内水平型分工,曾是其鼓吹“战略贸易”安排的依据,最典型的是不同类型汽车产品的生产分工与交换。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则是以不同生产要素的比较成本为依据,按照同一产业的不同工程阶段建立产业内的垂直型分工,也形成另一形式的贸易与投资关系。最典型的是化学纤维行业:从石油冶炼到化学中间体生产,再到化学纤维,最后到纺织的工业生产流程的分工结构。90年代以后,产业内分工又有了新发展,产业内的工程分工发展为企业内的活动分工。原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环节,现在都可在国际范围内分工安排。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生产工艺的可分性,而且增强了生产者活动的专业性,使生产工程以外的产品设计、研制开发、质量控制、原料采购、成品推销等活动都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专业分工和组织协调;不仅扩展了生产国际化的空间范围,而且极大提高了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这种分工模式导致了企业内部制造环节与技术、服务环节的分离,不仅促进了中间产品的交换,而且创造了服务交换的增长空间。90年代以来这种分工的新变化,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深厚基础。

由此相伴随的另一重要变化是,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本身的专业化。随着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运用,使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更迅捷,促进了技术要素的跨国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的研发活动大量跨国界流动,越来越多环节的技术活动从本企业分离出去,纳入到企业间国际技术合作和创新网络之中。这使技术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从1992-2001年仅10年间,发达国家高度依赖外部技术合作的企业比重,从平均不到20%迅速上升到80%以上。(注:Kimzey,Charles H.and Sam,Kurokawa,Technology outsourcing in the U.S.and Japan.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July-Au-gust,2002.)与此同时,研发与设计活动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分工更专业化,出现了研发设计企业,即第三方技术供给。这种分工,推动了全球竞争性技术市场的形成。这对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不仅有可能改变引进技术的苛刻条件,也有可能实现某一领域生产的技术跨越。

国际分工的不断分化和细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交换不断增加,交换价值也不断叠加,这是90年代以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长均快于生产增长的基本原因,同时也表明各国的生产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面对世界市场。

(三)促进了跨国公司管理模式与经营战略的调整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3年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1万家,其海外分支机构已达90万家。2003年全球FDI存量超过8.2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创造的增加值约3.7万亿美元,总销售额17.6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世界出口额为9.2万亿美元。2003年外国分支机构的产值占全球GDP的10%,而1990年只有7%;其出口占世界出口的1/3。(注: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4,p.9.)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技术、营销网络中的支配地位,使之成为国际分工、国际化生产和全球资源配置的主要微观载体。而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重要载体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个人电脑行业的兴起,直接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挑战。该理论假设,某种产品的生产转移、价格竞争和海外市场的出现,都需要经历从创新产品到成熟产品再到标准化产品的各个时滞。但信息技术产业的崛起,几乎完全否定了该假设。由于信息技术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价格竞争在产品所有价值节点都提前出现,生产转移和海外市场也几乎同步出现。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对大规模生产也提出了新要求,出现了集聚效应(economy of cluster)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不要求单个企业的大型化,只要求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的专业化,而规模经济则依靠各类专业分工的大小企业(更多的是小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来获得,通过创新与集群的结合来实现规模经济。一种创新产品就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它改变了在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概念下实现规模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分工形式,也改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温特尔(Wintel)主义取代了福特主义。(注:福特主义与温特尔主义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分工范式。福特主义(包括后来改良的丰田主义)的技术基础是建立在主要技术系统的封闭性与不可兼容性上,并由此形成产品差异化。它所追求的规模经济是在一种垂直型的分工结构中实现。参见Michael Borrus and John Zysman,Wintelism and the Changing Terms of Global Competition:Prototype of Future?BRIE Working Paper 96,February 1997.)

温特尔主义的延伸,实际上就成为新的跨国生产理念。美国的跨国公司率先把资源集中到自己最有优势的分工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如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和市场的新标准、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建立服务市场;而把需要大量投入、折旧加快、风险增大的生产领域分离出去,于是跨国的分包、代工等模式迅速发展。一些美国的电脑公司开始只是大规模在全球采购零部件,后来干脆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产品并配送到全球各地市场。由于控制了销售渠道和市场标准,美国跨国公司的品牌依然大行其道。

这种新型的跨国生产体系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条是依靠母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公司内贸易形成母子企业的价值链;另一条是通过非股权安排的企业间交易网络形成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在这个网络中,有许多非股权投资的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和策略联盟企业加入,这使产品价值创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链主”企业之外完成,甚至产品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都可以外包,而“链主”只是虚拟企业。但由于“链主”控制销售渠道和市场标准,也就仍然牢牢控制了产品的价值实现。向这两种新型的跨国生产体系、特别是后一种体系靠拢,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跨国公司调整自身管理模式和经营战略的主要动向。

跨国公司沿着新型的跨国经营路线的调整,大大拓展了国际交换形式。首先,跨国公司在其国际生产体系中不仅有直接管理监督的母子公司联系和公司内贸易,而且还通过特许、许可、转包、共同技术标准与合约制造等商业关系与各种形式上独立的厂商和中介机构建立了生产与贸易关系。其次,跨国公司在许多工业制成品生产中按照产品价值链组织国际化生产,尽量使链条上的众多企业的经营职能分化成越来越专业化的活动,使每个企业都越来越依赖整个价值链,也就是依赖只掌握该链条核心环节的跨国公司,形成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体系。跨国公司只需要用最必要的小额资本便可以控制整个供应链。再次,跨国公司日益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整合资源,尤其重视企业之间的研发与技术联盟的建立,重视对东道国创新资源的控制,为其改变国际化生产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或适应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提供新的机遇,从而导致新的贸易投资关系的建立。伴随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各种重组活动,加速了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制造业外包和加工贸易成为国际化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并日趋重要。

此外,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发生了有利的变化。这主要是:

表2 三条主要班轮贸易路线的海运费用变化 单位:美元/每标准箱、%

20002002

变化率

美国-亚洲 852 768-9.9

亚洲-美国 20131502

-25.4

欧洲-亚洲 741 663-10.5

亚洲-欧洲 16201172

-27.7

美国-欧洲 967 832-14.0

欧洲-美国 12041182

-1.8

注:数据为6个主要班轮公司的平均值。年度数据是每个季度数据的平均值。TEU表示以长20英尺的集装箱为标准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海上运输总结》(2002,2003a)。

第一,交通运输和总物流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在国际贸易中,高的直接运输成本对贸易的阻碍与关税相似。据估算,运输成本增加10%,会减少20%以上的贸易量;(注:Limao,N.and Venables,A.Infrastructure,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Transport Costs and Trade.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5,2001,pp.451-474.)在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运输成本的降低给世界带来了平均8%的贸易增长,(注:Baier,S.L.and Bergstrand,J.H.The Growth of World Trade:Tariffs,Transport Costs and Income Similar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3,2001,pp.1-27.)而快速运输的发展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汉美尔斯估算了在1950-1998年之间,快速运输(空运和更快的远洋船舶)发展的作用相当于把关税从20%降到5.5%,而且较好的海、陆和空运输基础设施以及港口质量对贸易增长都有影响。(注:Hunnnels,D.Time as a Trade Barrier.Purdue University,mimeo,2000.)

伴随海运的发展,成本也在下降。2002年世界海运贸易货物总量达59亿吨,比前一年增长了0.8%。2002年,发展中国家以海运方式出口的比重占出口的49.4%;同年,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是40.4%。(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14.)对许多国家来说,海运是最重要的贸易运输方式。资料表明,即使在21世纪初,海运费用仍在下降。

汉美尔斯的研究还指出,尽管陆路运输费用高,但它相对于海运的市场份额在增加,其费用相对于远洋运输的下降更明显。由于贸易及时性的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不断加强,还刺激了航空运输的增长。美国进口中空运的比重从1965年的7%增长到2001年的23%(按货物价值计)。以吨/英里计算,空运货物在1970-1996年期间以10%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而同期远洋运输平均增长率为2.6%。甚至在发展中国家,航空运输也占出口总价值的30%。一个国家每平方公里混凝土飞机场的数量扩大1倍,就会刺激进口增长14%。与拥有2倍机场数的出口国进行贸易,能再增加15%的双边贸易。同时,高质量的陆路基础设施对贸易也有促进作用。(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16.)

总的物流成本(包装、储存、运输、存货、行政和管理)在OECD国家中平均为产品总成本的20%。运输常常占总物流成本的1/4,储存占1/5,存货占1/6。(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18.)混合运输和通讯联系对提高运输网络的效率是很重要的。集装箱技术的推广运用,使码头、仓库的装卸起运速度大大加快,吞吐量进一步增大,提高了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效率。港口和运输各环节的服务自由化是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部分,它对提高物流效率也有重要意义。芬克的研究认为,港口服务自由化能平均降价9%,实行价格竞争能降价25%。(注:Fink,C.,Mattoo,A.and Neaugu,I.Trade i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rvice:How Much does policy Matter?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6 (1),2002,pp.81-108.)航空服务的自由化使欧洲和美国的航空运输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第二,新式通信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改善了贸易的手段。9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国际贸易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把国际交易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厂商、海关、商品检验、税务、金融部门都同时联系在一起,克服了电报电话技术的缺陷,实现了全球全天候的业务运转,大大缩短了交易周转时间。在80年代初期,我国外贸部门平均完成一笔从询价报盘到离岸交割一整套完整的贸易业务流程需要1年以上时间,现在最短的只需要72小时。

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采用,更对传统国际商务活动带来重大变革,除了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电子商务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电子商务被广泛地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商业的主要手段。(注:The WTO Work Program on Electronic Commerce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为:“用电子手段来生产、分配、营销、销售或者送货。”(WT/L/274,adopted 25 September 1998).)互联网不仅提供了大量信息来源,如广告、营销和搜索渠道,而且在某些区域和产业中,特别是服务业,直接成为国际贸易的平台。服务业中的跨境贸易主要靠电信服务这个渠道来完成。据美国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电子商务能使所有的商务成本平均下降12%,电子、运输等行业的成本甚至可以下降20%。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2-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规模将以年均53.8%的速度增长,大大快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注:联合国贸发会议:《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2002年)。)

第三,金融自由化促进了跨国金融服务的发展。金融服务在产品所有权跨境转移过程中以及在国际贸易风险的套期保值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金融服务因此是国际贸易事务中的一部分,其服务价格和质量是贸易双方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开放都有着高度相关性。(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金融开放(financial openness)定义为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外部资产和负债综合占GDP的比重。)托内尔等人甚至认为贸易自由化通常走在金融自由化前面。(注:Tornell,A.,Westermann,F.and Martinez,L,The Positive Link Between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Growth and Crises,Working Paper No.10293,Cambridge,M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February 2004.)理由是贸易和贸易融资之间,以及贸易和贸易风险的套期保值之间存在互补性,而信贷支持无疑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

表3 90年代中后期跨国银行分支机构分布 单位:个

本国(地区)银行

外国银行 统计时间

数量国(区)内分行 海外分行 数量 当地分行

印度 51 4701823

1461995.3

日本 15016558422

88 143

1994.3

马来西亚 23 1139 4714 144

1994.12

新西兰

2 26013

-1994.12

新加坡

12 323 9236

-1995.3

韩国 33 5871 190

-72

1994.12

中国台湾 42 1577 7337

57

1994.12

泰国 15 2784 5814

14

1995.8

澳大利亚 16 -

- 29

-1995.9

德国 约300 1997.1

英国 约600 1997.1

法国 约200 1997.1

美国

619

1996.12

资料来源:ASOCIO调查(1996年),日本金融情报系统白皮书及有关资料。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数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到1996年,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已基本完成,发展中国家也取得惊人进展。金融自由化的直接成果是跨国银行数目及其分支机构的大量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趋于稳定,并主要以电子网络技术提升业务水平。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8年8月统计,1997年跨国银行贷款总额为11905亿美元,净额为4700亿美元。截至1998年4月,跨国银行提供的贷款总余额已达102468亿美元,贷款的净余额也有52700亿美元。可见,若无跨国银行的扩张,跨国公司的业务发展是不可能有如此规模的进展。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问世标志着欧洲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国之间的金融一体化大大促进了欧盟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完善,促进了欧洲区域内贸易的发展。2000年3月,美国正式推出《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持股公司参与更广泛的金融业务活动。这既有利于产生多种业务交叉的超级金融集团,也有利于某种金融产品的专业化经营。由此出现的大型“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购买服务。国际金融交易的便利化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

第四,商务服务的兴起,增加了贸易便利化。商务服务由广泛的服务组成,包括计算和数据处理、专业服务、营销服务、技术服务、租赁、劳动力招聘和操作服务。几乎每个功能都有分工并有专门的公司以商务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因此,制造和服务公司选择从外部购买或把服务外包的现象不断增多。不断增长的外包业务又有助于商务服务部门的多样化,随时都有新的服务产生。在OECD国家中,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商务服务的就业和增值都是增长最快的部门。2000年,欧盟的商务服务对其GDP的贡献和制造业几乎一样,而2001年美国商务服务对其GDP的贡献比制造业还大。(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42.)

商务服务主要为其他行业提供知识密集型投入,是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也是其他行业生产率提高的源泉。近些年发达国家用一项指标来衡量商务服务的重要性,指标内容是商务服务在制造业总中介服务需求中的比例。荷兰的这个指标从1972年的5%增长到1998年的20%,英国从1968年的3%增长到1997年的14%。(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46.)商务服务不仅推动其他部门的贸易,而且自身也是一个活跃的贸易部门。一批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商务服务的重要出口商,仅印度一国就包揽了全世界80%的国际IT商务流程外包。(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47.)商务服务不仅为国内生产商和国外其他行业顾客之间建立联系,刺激其他部门的出口,而且出口市场的进入壁垒比许多其他服务部门低。因此,其贸易可以对贸易自由化作出灵活反应,这也是商务服务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中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细化,跨国公司自身管理模式、全球战略的调整,以及金融资本在国际贸易领域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际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区域结构以及金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第一,国际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方兴未艾。在各生产部门中,信息通信技术类产品的物理可分性强,其中间产品的空间输送成本很低,既适合以非股权联系安排国际化生产,也适合按价值链定位进行国际分工。而且,其市场需求增长不断扩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需要不断重组全球生产,扩大覆盖范围。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增长最为迅速。据统计,1985-2000年间,全球出口增长最快的前10种产品中有9种都是信息通信技术类产品。2000年,这9类产品在全球货物出口中的比重已占到12.4%。(注: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中译本。)

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不断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8倍。其占国际贸易比重已超过19%。(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4,p.15.)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延伸,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趋向下降。另据联合国专家估算,从1990-2002年间,全世界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流入存量增长了2.03倍,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1.46倍和3.81倍;而同期全世界服务业的直接投资流入存量增长了3.60倍,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2.99倍和5.74倍。(注: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p.377.)这种流量结构变化表明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200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以“转向服务业”为副标题,提示了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最新动向。凭借对服务产品生产中核心技术的垄断以及服务分工的发展,跨国公司不断以“代工”或离岸业务形式发展服务外包,使之成为贸易发展的新趋势。现在和将来,加工贸易不仅仅是货物贸易方式,也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方式。

第二,产业内贸易出现若干新形式,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越来越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不同技术系统的产品差异化的交换,或者是由垂直型分工形成的各协作企业间的交换。90年代以后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同一技术系统的水平型分工交换,或者是市场标准创新引起的产品差异化交换。由于分工的细化,不仅制成品各生产环节中间产品的可以分工,而且制造与其他活动也可以分离。从而使产业内贸易在业务开展中出现了以下新形式:OEM,是指品牌拥有者将生产制造业务外包给其他厂商的业务模式;OLM,是指品牌拥有者将生产制造、物流等环节外包给其他厂商的经营模式;ODM,是指品牌拥有者将生产制造和部分设计环节外包给其他厂商的业务模式;EMS,是指品牌拥有者将设计、制造和物流环节都外包给其他厂商的业务模式。

其分工和贸易关系如图1。

附图

注:灰色填充部分为订货商(品牌拥有者)负责,白色填充部分为生产商负责。

图1 4种分工与贸易关系图

上述订货商与生产商之间的贸易可以一对一发生,也可以一对几发生,其中EMS是分工最细的业务模式。它被运用的领域最多,在全球网络通信业务中占21%、电脑周边产品占16%、电脑占14%、移动通信占10%、消费品占10%、工业品占12%、医疗占5%、汽车占4%,其他占8%。2000年全球通过EMS贸易模式实现的交易额达到1410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030亿美元。国际上有五大EMS厂商位居全球IT100强。(注:朱晓明等著:《MS-EMS——制造业服务业的新视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上述4种产业内贸易的新形式基本上都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国公司通过两种国际生产体系来安排这种新型的产业内贸易。一种是通过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形成公司内部价值链分工体系和公司内贸易;另一种是通过非股权安排,形成公司与其他独立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网络内部的贸易。在技术要素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许多产业,后一种分工与贸易方式将日趋重要。

第三,国际贸易的利益实现愈来愈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跨国金融业务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风险领域。追求价值增值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脱离实体经济实现价值增值。在过去的20多年,金融全球化和跨国金融业务发展迅速,跨国银行贷款总额从1980年占经合组织GDP的7.4%,上升到1990年的29%,再上升到2002年的47%。间接资本(国际银行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持续超过国际直接投资。即使在国际直接投资最高峰的2000年,国际间接资本流量也比它多出至少1000亿美元以上。1998年,当银行信贷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大幅下降时,债券、票据和货币市场工具的发行却有大幅度增长。资本市场中比重最大的债券资本流动额在1987年底只有1.1万亿美元,到2002年已经增加到9.2万亿美元。(注:转引自江小涓等著:《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第16-18页。)

信息技术不仅培育了电子商务形式,而且促进了金融创新,金融产品交易空前增长,虚拟经济不仅成为垄断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部门,而且也迅速国际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的交易网络,是最典型的电子商务形态,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惊人程度:1992年,全球的流动金融资产大约为32兆美元,是当时OECD成员国GDP的2倍,而到2001年,此数超过100兆美元,是OECD成员国GDP总和的3倍还多。其中,外汇市场最为活跃,是最具有流动性的市场,也是全天候全球性市场,10多年来,国际外汇交易增长近10倍。

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第四,区域内贸易不断发展,加深了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当今,国际贸易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区域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2000年区域内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3.2%,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5年将达到51.2%。2001年,世界上主要区域组织内部贸易占其全部国际贸易比重分别是:欧盟61.2%,北美自由贸易区54.8%,东盟22.4%,南方共同市场20.8%。(注: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3,p.23.)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其原因是:(1)区域性产业集聚的出现,促进了不同区域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以及相互依存,形成区域内跨国公司供应链体系的内部交换。联合国专家的调查表明,技术水平越先进的工业部门,地理集中程度越高。在所选取的6个代表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中,生物技术工业的地理集中度最高,其后依次是半导体工业、电视与收音机工业、汽车工业,食品、饮料和纺织工业的地理集中度最低。即使在地理集中度最低的食品、饮料和纺织工业部门,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也基本集中在全世界20个国家。(注: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1》中文版,第83-85页。)(2)各国政府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政策,强化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后,区域内自由贸易安排趋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结果是,促进了贸易集中度的提高,导致了世界贸易发展的更加不平衡。根据WTO数据,2003年世界货物进出口的50%以上为10个发达国家拥有,另有1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货物进出口已超过全球总额的1/5。(注: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手册》(2003年);WTO第373号新闻发布稿,2004年4月5日。)

标签:;  ;  ;  

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一)_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