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都向阔宽加深。而居民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也随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备受关注。在我国房产建设中,由于工民建既是行业的重要基石又是专业知识含量多,内容烦杂的建设,而预应力技术具有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因此本文意在简要分析预应力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以此促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应用
1预应力技术简介
预应力是一种外力,是建筑施工部门给建筑施加的一种力,其目的是利用施工加的预应力改善建筑使用结构时的表现,比如抵消荷载的拉应力。在当前我国建筑建设流程中应用到的预应力技术最主要的是利用混凝土模块确保总体建筑结构承受力能力强,一旦建筑遇上外力,能及时调整结构,保证了总体建筑承受能力不受影响。比如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1)。
图1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示意图
2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预应力的好处
在当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由于预应力管桩技术容易拼接,还适用于大多数的施工机械设备,更能在相应程序上提升建筑的承载力。因此它是所有预应力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好处一,构件的使用性、耐久性是预应力管桩技术最主要的特长所在,它能在运用的构件截面面积变小时减轻构件自身的重量,这种优点是很多建筑结构无法达到的。好处二,预应力构件较强的裂缝闭合性能、恢复性能。由于大多数建成的建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固定的结构问题,此样既影响建筑的质量,又影响建筑的使用周期,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预应力技术既能很好的规避这一类问题,又能在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其坚固性。
3施工注意事项
3.1注意孔道的选点分布位置
在应用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中,一般都会应用留孔压浆的方法,在应用此法中应特别注意孔道的选点和开挖工作。一是结合项目实际需求确定开孔半径,通常情况下都要比钢绞线高,最低高出2mm,最高不能超出5mm;此样,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预应力筋与孔道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松驰应力,减少损失。二是孔道设计的半径必须超过混凝土粗骨料的七成。只有科学合理的按照相关尺寸和规格开孔,才能确保预应力筋内部的强应力,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应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筋只有在混凝土浇筑凝固后才能起作用,才会有效阻止裂缝现象和脱落问题。三是尽可能的避免预应力施工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由于纵横模块的受力情况差异明显,因此必须将它们分类管理、研究。注意区分纵横结结构的开孔尺寸,纵向结构的开孔尺寸要比孔道间距稍小,横向结构的开孔尺寸则要比孔道间距低75%。
3.2注意安装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的安装问题,是整个技术的重难点。一是制作绑扎固定锚,必须注意与现声安装相结合,提前预绑。二是在张拉预应力筋的同时制作锚具,并送至项目所在地,注意用夹片固定好弯曲的钢绞线,避免钢绞线受力折损。三是预应力筋的安装必须在清洁和准备工作都完成后才能进行。四是,在施工人员应用固定架辅正的同时利用密封材料绑扎事先在孔道端口开挖的孔槽,孔槽直径必须≥20mm。五是利用铺设的锚垫板固定对应的孔道,并不断的在受拉模块中安装预应力筋。
4预应力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4.1应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由于此种预应力施工技术流程简单,操作相对简单,不困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的施工流程中。其原理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在混泥土凝结到相对强度时会与预应力筋产生黏结力,从而构件区能承受住强大的预应力。
4.2应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相对前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此种技术的工序别然较为烦杂,但是应用灵活,非常适合在建筑构件内现场浇筑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其工作原理是在事先制作建筑构件的同时预留好对应的孔道,在混凝土达到相对强度的同时在预留的孔道中张拉预应力筋,然后再在建筑构件的端部,锚固好预应力筋,同时向预留孔道内灌浆。
4.3应用加固总体项目质量中的技术
通常情况下选用的加固措施都是为达到补强构件、优化整和项目结构性能的目的。而工民建结构常用到的加固方法大多是为加固补强层和建筑外预应力或是改变结构受力的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建筑物的承载力与使用寿命的目标。
4.4应用到抗裂控制类的技术
受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影响,建筑结构施工中应用到的先进的模式、技术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以连续多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为例,由于其应用受限较小,且能很好的控制结构的荷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结构的施工中,特别是建设结构的设计中应用最多。在荷载力作用下,无论是受力影响的后边缘设计流程还是施工流程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推进,控制好纵横两向的受力情况,科学有效的解决建筑总体的承载能力。事实上,一般的钢筋混凝土荷载能力就能有效的管控应用流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要通过一味通过增加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从而达到降低抗裂影响因素的目的,而是需要在提升总体结构承载力的同时提升建筑结构的抗裂能力。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截面施工流程中应用预应力钢绞线多少和其它钢绞线的数量,一是必须结合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需求而确定;二是从项目所在的地理情况出发,分析其是否存在地质灾害等情况,能否影响建筑的使用等等;三是注意设计预应力梁和柱,必须在确定预应力筋安全性稳定的同时才能缩小截面面积。相比之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无论是钢材的强度,还是混凝土的强度都较钢筋混凝土高,其构件的抗裂、抗渗性能以及抗剪能力都不差,此技术既能有效的缩减结构截面面积,还能有效防止开裂、减少挠度,从而进一促进结构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
4.5应用预应力平板结构技术
预应力平板结构是一种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将这种现代化的理念应用到预应力技术中,优势互补,作用明显。就用此种结构技术,不仅能减少室内明梁,还能有效提升楼层的净空高度,更能科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一是提升楼层的净空高度,对于不符合节约观念的建筑结构,利用预应力平板结构,能有效的减少室内不合规定的梁柱,特别是明梁,有效的将楼层的净空高度提升至0.6mm-0.9mm。二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由于平板结构抗裂能力强,因此能有效的节约材料,科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三是优化整和结构的使用功能,受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建筑功能需求随之增多。应用预应力结构的楼板一方面能有效的调整建筑的结构,在方便明梁、管道安装的同时提升了室内的美感;另一方面,能有效改善工民建房间的实用性,在梁大板搭配预应力宽扁梁的同时减少次梁的出现,此样既提高了楼层的净空高度,又避免浪费材料,还适用于设计高层或抗裂抗震要求高的大型楼盘,间接强化了预应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结束语
受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建筑行业的经济地位逐步攀升,而居民对行业功能需求不断增多,将预应力技术大量应用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作中,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需求,又是促进预应力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必要手段,更是为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好民.预应力技术在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3):107.23.
[2]刘鹤南.浅议工民建施工建设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5):120.
[3]刘湛,张志巍.浅析预应力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8):168.
论文作者:郝民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预应力论文; 技术论文; 孔道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