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武丁峡谷”思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_卡夫丁峡谷论文

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武丁峡谷”思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_卡夫丁峡谷论文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峡谷论文,现实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20(2010)01-0027-06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应俄国民粹主义学者查苏利奇等人的要求,对俄国农村公社的村社制度这一独特的土地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其回答俄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问题。他们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它虽正趋向于解体,但仍然保留着类似于原始公社的一些集体原则,公社的土地公有制仍然是俄国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关系;另一方面,它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同时,资本主义的实践已经证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充满苦难和不幸的深渊,并且它已经度过了这一制度不被触动的时期。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俄国是否有可能保存公社的公有制并使其走上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呢?在深入研究和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如果俄国革命在恰当的时刻发生,并且成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相互补充的话,那么,西欧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之后,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公共所有制就可以在胜利了的西欧无产阶级的物质援助下,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这一设想扩大到其它相类似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后人总结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理论。跨越理论的核心是探讨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跨越理论近年来一直都是我国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相当一批学术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本文拟从跨越理论所跨越的层面这个角度出发,对跨越理论作一粗略的分析和归纳。

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科学内涵

在学术界,许多学者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所跨越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不可能跨越。他们所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生产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跨越。这种论点已经成为今天许多学者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的钥匙,并试图用来打开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原因的这把锁。笔者认为,这种解读不仅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本意,而且是极不科学的,是典型的“用意甚好,方法不对头”的主观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设想的跨越理论中,所跨越的其实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制度层面,即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系列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其二是生产力层面,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一旦完成生产关系的跨越之后,必须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实现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力。这两个层面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完成了第一个层面,才有可能完成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对第一个层面的巩固和发展。那种认为生产关系可以跨越,而生产力不可能跨越的观点也是不科学的,是荒谬的。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以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内容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19世纪40年代,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提出这一规律的基本思想,并用以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概括了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其基本内容为:(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在其中运动的社会形式,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依赖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才能建立;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以便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这一规律需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里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这种矛盾不能在旧社会本身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根本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在它们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中,一般说来适合的一面是基本的,因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于不适合的方面,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通过改革,自觉地使矛盾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P370)。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能够跨越,是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人们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全部活动的产物。”[2](P532)但是,就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而言,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之后,则有可能实现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跨越。马克思对此坚信不疑,马克思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复信的草稿中说:“如果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者要否认这种进化理论上的可能性,那我要问他们,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向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生产发展的孕育期吗?同时也要请他们给我说明,他们怎么能够把西方需要几个世纪的发展才能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交换机构(银行,信用机构等等)一下子就在这里建立起来了呢?”[3](P431)由此可见,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跨越,同样,生产力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现跨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然,两者之间的跨越方式是不一样的,生产关系的跨越可以在一定的阶段来完成,而生产力的跨越则必须通过跨越式发展,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速度和数量的要求来加速实现的。这要求我们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正确认识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后所建立的现实社会主义

前苏联,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这些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所建立起来的现实社会主义,显然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阐述的,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到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经典社会主义。那么,如何来认识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呢?其实,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有两种进入社会主义的途径。第一种途径即是经典社会主义途径,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P284)。经典社会主义的物质动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这一途径作了系统的,完整的论证,甚至预测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二种途径即是现实社会主义途径,现实社会主义途径所开创的是指那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没有尖锐到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下,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如果说经典社会主义途径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普遍性,那么,现实社会主义途径则具有特殊性,现实社会主义的物质动因在于历史环境,“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5](P765)利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6](P130)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跨越理论所开创的正是现实社会主义途径。很显然,现实社会主义途径的物质动因取决于历史环境,那么其实现必然要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并且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这些条件就应该是不同的。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现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公式”,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探讨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时,针对俄国具体的历史环境所设想的一系列条件,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其农村公社也只是其设想的一个支点,而我们的许多学者却把这些条件和这个支点看成是一个公式,认为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就不是跨越,并把它作为否定前苏联,中国等国跨越的依据。前苏联,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的有利条件下,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取得了胜利,成功的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层面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力的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我们要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就必须明白我们的现实社会主义是跨越的结果,是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的另一种途径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不同。对于历史规律的把握,“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7](P8-9)。首先,两者进入社会主义的物质动因不同,经典社会主义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而现实社会主义的物质动因则取决于历史环境,是利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的结果,例如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所建立的现实社会主义就是充分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创造的有利环境下所开创的,正如列宁所说:“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年”。[8](P109)其次,两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经典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它自身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处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现实社会主义是跨越的结果,虽然在生产关系层面上完成了跨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但它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因而,它还面临着一个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问题,它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大致相当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预备阶段,还不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第三,两者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经典社会主义必然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中产生,而现实社会主义所针对的对象是前资本主义国家或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这一阶段的国家。第四,两者的历史任务不同,现实社会主义虽然在生产关系层面上完成了跨越,但还面临着一个生产力层面的跨越,只有彻底完成生产力层面的跨越,我们才能说实现了跨越。所以现实社会主义最紧迫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经典社会主义就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因而,它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没有那么紧迫。

正确认识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不同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历史,前苏联,中国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所遇到的挫折与失败等皆因于对两者的认识不清。我国在1956年之后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所以过分强调计划,高度重视集中,排斥商品,排斥市场经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对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认识上的混淆,用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经典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来规划现实社会主义的建设,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现实社会主义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对策选择

经典社会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必然性,其展开过程具有现实性,但至今,通过经典社会主义途径还没有诞生过社会主义国家,相反,通过现实社会主义途径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历史事实。现实社会主义在成功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之后,如何实现生产力层面的跨越,如何来巩固和发展我们的现实社会主义就成为了一个迫切问题。我们知道,能否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设想,成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必须完成两个层面的跨越。由于时代的和历史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跨越设想中考虑更多的是怎样实现第一个层面的跨越,对于如何实现第二个层面的跨越,不可能作出具体的回答。中国共产党在反复的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建设现实社会主义作出了系统的正确的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立足于现实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现实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生产关系的跨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实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跨越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两者的关系如同一篇文章的上篇与下篇一样,一脉相承,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出色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彻底实现跨越的大难题,完成了这篇历史巨篇的续篇。

事实证明,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然而,当中国沿着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到20世纪时,资源枯竭的威胁、环境污染的阴影,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经济发展构成越来越严重的阻力。这表明,在我国,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既然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在我国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走新的科学发展道路。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把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概括为“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研究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崭新的视野。

要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到:能够善于有效地利用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既要借鉴先发展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又要有自己的创新。要实现现实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对策是: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在阐述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时反复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未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进入社会主义,面临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完成本应在资本主义阶段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俄国胜利后不久,列宁就特别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为俄国经济的发展补课的问题,随之实行了允许资本主义适度发展的“新经济政策”,以便弥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缺陷。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千疮百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立适应世界市场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立足点是将非西方社会的发展放到世界有机整体中加以考察,特别注重这些国家所处的世界历史条件。在论及公社的命运时,马克思认为公社本身的因素,不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公社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最重要的原因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联系在一起,即依靠西方发达生产力的支持和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马克思这种具体地分析历史环境的方法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因为现今世界越来越表现为一个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9](P117)“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10](P78)“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1](P64)因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2](P78)

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在对外开放中,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条件和机遇:引进外资和利用外国资源,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可以实现技术和管理上的现代化等。为此,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引进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经验”。[13](P373)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置身于世界之外,社会主义必须对外开放,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社会主义改革;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自身的调整和完善。

(三)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较之以往已有显著增强,这无疑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条件和观念准备。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兴起,又一次全面展示了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巨大功能和深远意义。尽管我国还处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阶段,但是,要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一刻也离不开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还处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阶段,但是,要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一刻也离不开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当代,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生产力发生新的质的飞跃。现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引发了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因此,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含量,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而且以这些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运用这些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在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上,就要关注和研究世界科技及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机遇,抢占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平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思考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跨越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高成本的传统工业化阶段,把工业化的进程置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平台上,建立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如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14]总之,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站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上,正确地把握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以及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特点,是基于中国国情、基于当代科技革命的趋势和综合国力、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关心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是一条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五)必须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力的长期持续的发展,从而就没有一定规模的资本积累、技术积累,生产力是很难实现跨越发展的。尤其是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丰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特别是资金。这要求我们在实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决不能无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否则,即使通过非经济手段调动各种力量来强制实行生产力的跨越,也只能是暂时的,最终将因为没有持续的物质力量的支撑而走向失败。在这个问题上,拉美国家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因此,只有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条件下来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所引起的超常发展才能够与经济持续增长形成良性互动,即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夯实必要的基础,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则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六)必须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整合创新路径

由于自然禀赋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有多条可能性路径,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霁教授指出了:生产力移植创新型、生产力模仿创新型和生产力整合创新型的三条有代表性的可能性跨越式发展路径。[15]

移植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就是指处于较高质态的生产力植入较低质态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从而使该生产力域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例如,日本移植西方发达的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特别是随着当今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加强,生产力移植日益成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模仿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途径,指在率先创新产生出来的新产品或采用的新工艺的示范和利益诱导下,通过合法手段,购买专有技术和专利许可,并在率先者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善的一种技术创新路径。如美国对英国技术的模仿,日本、韩国同样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关键就是政府推动了模仿创新,积累了技术能力,从而形成了技术变革。在具体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移植型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模仿型跨越式发展的参与;相应,在以模仿型跨越式发展为主体的案例中,也会有移植型跨越式发展的因素。

生产力整合创新型跨越式发展路径,是移植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路径与模仿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路径的融合。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既有移植也有模仿,在模仿的同时移植,比如,在模仿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时,可以同时模仿他们的先进管理;在移植的同时模仿,比如,在移植先进质态的仪器设备时,同时模仿他们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历史机遇,通过生产力整合创新型跨越式发展路径,将移植型与模仿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路径的融合在一起,即主动移植、模仿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过剩的资本、先进的制度安排和管理经验以及优秀的科技人才等诸多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要素,突破生产力由落后、一般、先进逐级递进的传统发展路径,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认识到,我们现实社会主义最为紧迫的任务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和服从于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必须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整合创新路径;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现实社会主义能否最终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最终实现跨越奠定现实基础。

收稿日期:2009-09-28

标签:;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武丁峡谷”思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_卡夫丁峡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