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思想及其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分析_人类进步论文

竞争思想及其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分析_人类进步论文

竞优思想及其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类论文,作用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6)02—0032—0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20多年的时间里,引起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政治趋向民主化,社会经济趋向繁荣,成绩显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广泛深入,特别在西方竞争优势等理论的引导下,各行各业的竞争加剧,逐渐出现恶性或不良竞争行为。造假行为、侵权行为增多,甚至泛滥。从人们普遍接受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表面理解,似乎只有竞争才能发展,才能进步,竞争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但是,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间的关系并不是生死存亡的竞争关系,即便是弱肉强食的生物链上,比如豹子与羚羊,也是“优剩劣汰”相互依存的关系,豹子常常捕食那些在羚羊中也缺乏生存优势者。但同类相残的现象极少。而人类间的争斗,甚至战争总不间断;即使是经济领域,也成为人类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理念指导我们未来的行为。文章通过剖析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其利用过程,既说明主要是科学技术而不是竞争促使人类进步,同时提出竞优思想,提倡人们应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探索和利用自然规律改造环境、造福自然、造福人类;至于竞争则只是竞优中的枝节。

一 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新理解

人类生存了几千年,在长期的与自然的交融和社会活动中,人类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而竞争成为今天统治人们思维的主流。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Competitive Advantage》是其典型的代表。[1]

然而,竞争的概念早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就有所论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人类总结自己及自然界中生物的变迁现象得到的深刻哲理。中国人对进化论也早有理解,近代人物严复在其《原强》中认为: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

然而,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和深刻领会其中的涵义。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弄清楚三个问题:(1)万物相竞,竞的是什么?(2)物竞天择,谁是天?(3)“适者生存”,适应什么才能生存?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问题,它表明了以生存为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个问题,即谁是天,或者是谁来选择的问题;由第二个问题决定了第三个问题;而第一个问题隐含了多个方面,“物竞”既可以理解为万物间相互竞争,也可以理解为万物竞相表现。

谁是天?毫无疑问,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清醒并深刻地认识到“自然”是物竞天择中的“天”,“自然规律”是决定万物生存的主宰。“自然选择万物”的观点是最高层次的,是总揽整个世界的,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总纲,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然而,“自然”也具有层次性特点,人类已处于较高的层次。万物始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生相克,生生不息。

但是,每一个人的诞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也是自然的。可以说,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每个组织中的成员是其自然的一部分,组织的全体形成了所在组织的“天”,因此,组织的行为应该是组织成员全体“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是该组织的“天”的一部分,都应该参与“选择”。每个社会组织都不是封闭的,组织的“天”也必然在大自然这个“天”之下,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任何决策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由于不同社会组织的“天”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提高组织成员素质是提高组织水平的必由之路。当然,人类社会是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社会活动中的自然规律常常表现得比较隐隐,使得人们在实践中违反一些客观规律也是在所难免的。

万物何相竞?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表面理解,似乎表明万物为生存而竞争,而实际上,能够参与相竞活动的事物首先已经存在,因此相竞应该有两种目的,第一是为了现实的更舒适,第二是为了将来的生存和更美好。

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下,竞争成为达到此两个目的的惟一手段。所谓竞争者,乃相互争胜也。在以竞争为主的理念下,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发生了许多悲惨的事情[2]。

人类经济活动中,假冒产品、侵权现象等不正当竞争的事例太多,不胜枚举。由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万物相竞是否应以竞争为主?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提倡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既然万物行为的对错由“天”定,最大的“天”是自然,符合自然规律就是自然选择的最终标准。因此,我们认为,万物相竞的内涵应该理解为竞相表现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谁对“自然规律”认识得清楚,谁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谁就生存得好,发展的好。因此,人类最重要的行为基础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二 竞优理念的提出

实际上,人们在人类的演变史中已经总结发现了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人们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时,人类就进步,社会就繁荣;就社会个体组织而言,其演变的普遍过程是组织发起人先于别人发现了某种自然规律或某些现象表现出的规律,他们集聚相关的资源,并利用所发现的规律增加这些资源的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值利益;当其他人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规律且提供同类资源以后,引发竞争,该组织的超值利益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其解体。因此,自然规律的发现与利用导致三种可能的情况:

(1)利用所发现的新规律开辟了新的领域,在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情况下,隐含竞争。也就是为竞争拓宽了空间,未来可能将面临跟进者的挑战。

(2)利用所发现的新规律在已有领域中实现了新技术、新方式的革命,在具有明显市场需求情况下,冲击原有的技术产品,具有挑战性特征,导致产业的升级。

(3)认识了已被公开的规律,学习并利用已有的技术,建立了已有类型的组织,同其他组织争夺有限市场。必须明确,这种情况与生产伪劣产品不同,其产品质量是过关的。

现实中这三种情况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具有不同的作用。必须承认,我们都生活在现有技术提供的生活条件当中,技术的使用者或拥有者并不一定是技术的发明者,但现有技术的广泛采用为新技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或者说为产生突破性的新技术确定了水准。而利用自然规律开辟新的领域或在已有领域中发明新技术、新方式的人更让人敬慕,他们在对自然规律的探寻和利用上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先驱,也是人类的骄傲。他们在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是具有开创性的。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的规律,而且常常随着人们对新发现的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如广义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进步、日心说是地心说的进步,等等。这种进步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质的飞跃,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把人们竞相表现其符合自然法则并运用自然法则改变环境、造福自然、造福人类的行为称为竞优,把研究和实现竞优的学说称为竞优理论。

三 竞优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古至今,每个人,甚至每个生物都希望自然法则能够顺应自己的意愿,保证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心想事成。而事实上却不得不进行竞优活动。人类治理水资源的过程就是明显的例子。远古时期的中国,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治水是当时的头等大事。在禹之前,包括其父亲,都是按照人们的意愿,以保留人们的现有活动场所为目的对洪水进行围堵;然而,由于没有掌握和利用水的特点及其活动规律,致使洪水连年成灾,劳民伤财,禹的父亲也因此而被君王所杀。禹汲取前人的教训,不辞劳苦,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采取了顺势引洪的治水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患问题。今天,人们已不单纯顺势引水,而是顺势蓄水,还利用水发电,把水作为为人类造福的资源。其原因就是现今的人类掌握了比禹时代更多的关于水的规律和更高明的利用水的技术。

由于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隐蔽性,也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以及传播技术和感知能力的水平所限,造成人们对自然规律掌握和运用上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牛顿通过苹果从树上落下,推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成为牛顿力学中的一段佳话。牛顿力学统治人类对力学认识数十年,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又进一步发展了牛顿力学,使牛顿力学仅作为相对论中符合某种条件的一部分结果,使人类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3]。 人类关于能源的发现和利用的历史也说明了竞优行为的作用和结果。在社会科学中也是一样,比如在管理领域,从把人视为机械人、经济人、社会人到决策人,以及马兹洛总结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等[4], 也说明了管理者如何发现管理中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取得良好业绩的具体行为过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通过顽强的竞优活动,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自然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如哥白尼、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杨振宁、李四光、华盛顿、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等。然而,还有更多的竞优先驱,他们可能穷其一生的精力探索自然的奥秘或研究自然规律的利用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成功,虽然历史上没有或很少出现他们的名字,但正是这些努力竞优而未获成功的先行者,为那些成功人士铺平了创知自然的道路。因此,竞优是推动人类前进的核心动力。

四 竞优活动的特点

真理检验竞优。人类的竞优活动已经历了几千年,随着竞优活动的深入,竞优成果不断积累和沉淀,人们按照成果的特点,将竞优活动的领域划分为自然科学、逻辑学和社会科学等,似乎有些学科如数学,不属于自然科学,但实际上所有的活动无不包括在自然之中。人的属性,就其实质是属于自然,不可能存在超越自然的能力,由人类创造的如数学类的逻辑学说也是源于实际、源于自然。人类的任何探索和研究活动都属于竞优范畴,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是永恒的;一切荒诞不经的最多只能蒙蔽一时,终究要被自然所淘汰。想象有助竞优。人们可以在现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可能会产生系列的描述自然规律的成果,比如上帝是人们想象的产物,可以把所有不解之谜归为上帝;数学中的许多理论成就也是想象的结果;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更是俄国科学家在睡梦中的发现。但凭空想象而不被自然所验证的任何理论都只是空想而不具备生命力,不能长久地存在。

竞优成本递增。社会一直在奖励对人类的创新性贡献,但由于长期竞优活动使得人类社会活动领域不断扩大,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人类个体不得不选择某个或某几个领域探索新规律或研究已有规律的创新利用。由于知识空间的扩大和个人视野的限制,人们常常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可能发现新的规律或实现规律的新利用,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经历和经济的投入。至少需要个人投入学习。由于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的思想、投机取巧的行为必然存在于人类,甚至充斥人间。剽窃的学术论文、仿冒的技术产品时常出现。因此,各个组织,甚至全世界必须制定竞优的准则以保证竞优的公平和有序。

竞优也有其自然规律,而且竞优活动也有分工。有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认识世界,去探索自然规律;而有人则不惜倾家荡产去研究被发现的自然规律,揭示利用这些规律的技术和方法;更有人对这些技术方法的具体实现而乐此不疲。竞优提倡人们根据自身的条件、环境和选择,努力表现自己的优秀。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掌握其他人的相关进展,但并不急于他们是否强于自己;可以向他们学习,但也不是一味地跟踪和照搬他们,而是在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优势,强调“古法新用”和“师夷之法,越夷之技”。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竞优中达到自己的目标。

竞优隐含着竞争。新的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存在竞争,为了证实“地圆说”,15世纪就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究竟是谁发现了新大陆的问题却至今仍有人在争论;数学中用牛顿和莱布尼兹共同命名的公式就是竞争的结果。在研发利用规律的技术和方法及其使用方面的竞争更为激烈,由于涉及到军事领域,原子能的利用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内容,中国有幸在1964年研制成功原子弹以及后续的核电技术,成为该领域的强国;而现在试图拥有该项技术的许多国家,如朝鲜、伊朗等,主要是由于激化竞争的原因,难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实现原子能的利用技术;即便是生产领域,技术的研发过程也存在激烈的竞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芯片技术等等,无不成为争夺的对象。但技术的最先拥有权是不可公开剥夺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竞优方向可以引导。人类的竞优活动创造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的作用常常具有两重性。如核物理学的诞生,在解决了人类能源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核战争的恐慌。因此,虽然竞优是以自然规律为总纲,而自然的范畴很广泛,即包含物资环境,也包含人文环境,具体而言是周边的自然状况,竞优必然要波及环境。因此,任何人、任何组织的竞优活动必须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总体影响,要考虑其竞优活动是否有益于物资环境,是否有益于社会精神环境;有害于物资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活动很难竞优。政府应该有效地监督竞优活动,引导人们开展有益于人类的竞优,同时应教育民众,让每个人都具有“自然”和“选择”意识,即: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在物竞天择中,既有“竞”的义务,也有“择”的权力。

五 竞优对策

一直以来,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其他国家,都把中国称为泱泱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发明过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对人类世界具有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经过了较长一段的封闭式治国安邦和君王惟大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科技文化严重落后于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使中国认识到自己在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号召人们学习先进和赶超先进。但由于知识产权观念淡薄,假冒生产猖獗,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近几年,中国已认识到构建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但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的影响,过于强调竞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组织与组织间的竞争恶性化,缺乏真诚的合作,隐藏了竞优的主流。因此,中国欲再次成为世界强国,除了开放学习之外,一定要强调竞优的思想,在热爱自己民族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上,应在全民中,特别在科技界,树立竞优的主体观念,立足现实,激励人们在各个领域探索新的规律并发掘现有知识的潜力,勇于创造和敢于牺牲,使中国强盛。

必须让国人认识到人类科技进步的现状。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很难清楚人类究竟有多少项发明创造,更不要说掌握所有与人类发明创造相关的知识。从发展中的中国就已经能够看到人类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加工生产技术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只要有设计,就能加工和制造。

在科技成果如此丰富,加工技术如此精湛的现代社会,人类竞优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竞优的内容上更加注重提高知识含量。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是新的构思和新的设计,实现有价值的原始创造成为技术大国的首要目标。 在竞优的组织形式上,突出跨地区、跨国度的合作,基于国际互联网上的虚拟研究、动态联盟的竞优方式越来越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若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优活动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必须调整我们的思路和策略。首先,应制定超越式竞优战略。所谓超越式竞优战略就是依据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的规律,通过原创性发明创造,在更多的领域超越发达国家。第二,应制定相关的科技研发政策,广泛宣传竞优的主要精神思想,让广大民众了解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科学创造的重大意义。鼓励人们发挥特长,开展积极的竞优活动。同时还要引导并鼓励广大民众,平时就注意特殊发现,积极贡献特殊发现,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深入研究提供选择信息;同时应建立健全竞优成果的保护工作,如建立并执行知识产权制度。第三,动员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针对可能的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科学创造,相互配合,联合攻关,加速原始创造的产生。第四,为配合超越式竞优战略,制定具有长远影响的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号召和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竞优的思想、技术、方法等各种准备,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第五,进一步强化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社会风气,尽可能避免和减少长官意志和官僚作风,讲求实事求是,建设政府倡导、民众支持的竞优文化,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都以竞优思想作为行为指南。

六 结束语

由于名誉、地位、物资享受以及心理的需要,人类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也可以说竞争是现实和残酷的,不仅要有胜负,而且常常造成资源的浪费。文章提出的竞优思想围绕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探索人类社会愉快前进的动力,试图对完善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提供一种思想基础的选择。但是,必须注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的分工,由于观点和环境的差异,政府必须为其辖区内的竞优提供保护,至少要避免境外的强力掠夺,因此,虽然跟踪、监督并披露其他国家的动向与竞优的总体思想不相吻合,但确实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必须做好。

收稿日期:2005—06—02

标签:;  ;  ;  ;  ;  

竞争思想及其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分析_人类进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