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与教育改革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1)重复发表的文献;(2)非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如动物实验、综述、个案报道或单臂临床试验等),或半随机对照试验;(3)非药物试验(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及饮食干预等);(4)试验设计有明显错误或无法提取信息的文献。
F1断裂:近南北向分布,贯穿整个勘查区,长大于3 km,宽1.05~1.54 m,产状265°~272°∠80°~85°,属压扭性断裂;温泉出露于该断裂破碎带中,岩性为碎裂岩、弱硅化碎裂砂质砾岩;勘查区外围南、北部断裂中见下降泉出露。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当然,具体到发生在沈德符的同乡,那位姓郁的县令身上的带有相声色彩的故事,海忠介另有我们可以质疑与批判的:对于那位郁姓县令为什么“庭参”上司之时硬着腰板和脖子,海忠介也太过主观主义了吧?换句话说,如果他能够走下台阶,走近郁姓官员审视一番,同时与他进行一番交流,并向其他官员了解了解那人的相关情况,包括其身体、个性、道德、水平、能力等情况,进行一番调查,然后再做结论,再拿主意,那么,是不是更负责任的做法,也可以避免这样的笑话呢?可见,清明如海忠介也有犯“官僚主义”的时候,今人更应警惕之。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决定其一生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大问题,因此,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作为一个人长期养成的、靠社会约定俗成的善恶标准来约束自身行为的一种社会实践,需要每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新时代教育如何立德树人
邹广文 杨景玉
【摘要】 新时代我国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就要找准立德树人的基点,兴师德、育师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引导青年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关键词】 教育 立德树人 目的性指向
一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是此次石化产品价格下跌的主要动因。国际原油价格从10月4日的84美元/桶下跌至11月14日的64.5美元/桶,下跌23.2%。此次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受原油供应增长预期的推动,美国、俄罗斯、沙特原油产量大幅增加,遏制原油价格上涨;其二,美国股市表现不佳,曾创下201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股市全线下挫加剧市场对原油需求增速下降的担忧,加之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激增,触发原油期货大跌。其三,全球经济看衰预期增强。当前的高油价并未建立在坚实的利好基础之上,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冲击原油需求,进而导致高油价成为空中楼阁。
注重当下、崇尚实用、躲避崇高,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与技术构成的这束“普照光”照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技术无孔不入地侵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时候,它也成为一种难以察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开始深度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使社会出现一些问题,使以传递科学技术知识为中心任务被教育无声地选择,智育迅速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为了知识、技能、谋生的教和学,更多关注的是人何以为生的技能,而放弃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科学技术让人主宰了自然,使人们过上了好的生活,但人们随之相信,科学和技术能够解决人和社会的一切问题,这样,人们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越来越多,教学越来越趋于实用与经验,而育人的重要内涵则被日益边缘化。
那么,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应该如何展开全社会的教育实践呢?
首先,明确立德树人的基点。我国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第二,要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三,要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第四,要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第五,要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第六,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方面,着力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着力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学生要注重品德,学习并践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有家国情怀的人;鼓励学生珍惜时间,专心致志求知求学,扩宽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立德树人作为未来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集中凸显了道德在教育中的应有价值。道德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体人生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因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社会层面说,“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同样,从个体层面看,德乃树人之本,一个人如果只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高深的学问,没有高尚的人格修养,也难以真正有责任与使命担当,难以成大器。
切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立德树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古人信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立德”位于首位。习近平总书记为传统文化里的立德树人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2014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2017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讲话中,谈到要修德、立德、讲政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中,大德就是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公德就是公共领域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讲,守公德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简单来讲,私德就是私人领域的道德。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学生“守公德、严私德”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学会劳动、生活勤俭,有感恩之心,帮助他人,学会谦让,有宽容之心,经常自省,坚持自律。树人,在其价值层面上讲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确,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所以,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并且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也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对于“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然而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是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关切,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经济生活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遮蔽了根本价值诉求。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基于这一追问来审视我们的社会生活,不能不说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注重当下、崇尚实用、躲避崇高,成了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消费着感性化、平面化的大众文化产品,却淡化着高雅的、严肃的、批判性的文化精神,躲避着崇高,回避着灵魂深处的真实渴望。今天,快节奏几乎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常态,但我们却忙得没有精神关怀和目的追求。而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势必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我们通常讲健康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学以成人”,为学为人其道一也,可见我们不能割裂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而要看到人的素质提升与品格的高尚才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目的指向。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这就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际上也就回归了教育的初心。而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则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之,我国的教育就是要着眼于未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其次,要兴师德、育师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否真正落实,教师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潜心教书育人,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到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做一名优秀老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既做“经师”,更做“人师”,以“传道”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有扎实的学识,始终不断学习,站在知识的前沿,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不断提高自己;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有爱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要深刻意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任,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使自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
再次,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时代不断变化,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家庭作为生活依托的地方,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不可取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谈到要重视家庭建设,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个家庭都应该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受着父母的影响。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对父母来说,要把好的品德、习惯传递给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孩子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表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堂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台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的家风要代代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这样良好的家风,就能共同支撑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大厦。
最后,青年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共计六次与师生、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对青年学生谆谆教导,寄予厚望,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为青年学生正确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指南。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通过勤学明辨、笃行实践,真正把个人同祖国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服务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要下苦功夫勤学,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只有学习知识,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明白天下的道理。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时间练就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学会思考,能分析,明辨是非,决断选择;要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因为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总之,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需要知行合一,既要内化为精神追求,更要外化为自觉行动。置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需要我们立德明志,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为人生添动力,在先进文化的滋养下,肩负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时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10日。
②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华网,2018年9月10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导;郑州轻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张忠华 美编/李祥峰
标签:教育论文; 立德树人论文; 目的性指向论文;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论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