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张杰

建筑工程招标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张杰

服务保障中心 湖北武汉 430012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建筑工程企业招标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得到进一步完善,由此极大的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发展,且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现需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确保各种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活动;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引言

在招投标阶段,相关人员在遵循招投标原则的同时,还要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这些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有参与人员方面的,也有监管方面的。文章主要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特点

(1)组织程序规范:招标投标的程序和条件对参与招标投标的各方有着相同的法律约束效力,因此不可随意改变。就目前而言,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或其他服务类型的招标,其程序都相对成熟与规范,都需按照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这一程序执行,再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项目有法可依。(2)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贯穿始终:招标信息、评标标准及评标办法的公开发布是保障评标过程公正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招标的组织性和保密措施是对投标人公平、公正竞争的重要保证。(3)多目标下的系统最优化性:工程项目招标的目的是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达到最佳统一,也即是在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低、工期短、质量优的同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结合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特点可以看出,对招标人来说,通过招投标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投资效益;对投标人及其所处的建筑行业来说,能够激励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同时对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也有着重要意义。

2主要问题

2.1欠缺法律意识,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的招投标竞争异常激烈,竞争对手之间的综合实力差距不明显,评标结果直接受法律所提供的微小弹性空间影响。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之一,《招投标法》需要给予各方主体充足的空间以便效率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政府投资工程,为最大限度的保证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弹性空间的减少,所制定的规章应该更为严格。

2.2建筑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建筑工程招投标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产品价格也由竞争来决定。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产品的价格计算大多还以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编制的定额为基础,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应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无法自动运行市场内在的调节机制,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行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作为新兴行业之一,建设工程招标的从业人员多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如施工、监理和造价等,入行前尽管开展了一定的理论培训,然而其实际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仍然比较低下,且大多数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均缺乏系统的培训,关于招投标的基本技能与素质严重不足,导致其他工作很难完成,如招标文件、定标评标和资格预审等。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员对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没有进行仔细的阅读,招标文件的制定不能严格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模板生搬硬套或者照搬,导致文件出现雷同的概率较大,漏洞与瑕疵均比较明显,最终很难提高招标质量,投诉不断。

3对策建议

3.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正式颁布《招标投标法》,工程招投标活动和各方主体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实现了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创造,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投资效益,对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然而,该法律中并没有明确部分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很难进行有效的处理。如:第37条规定组成评标委员会的人员,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家需要占到总数的2/3,但是并没有针对违反行为而设置明确的处罚条款,导致在实际招投标活动中普遍存在违反法定要求的现象;第24条规定中自发出招标文件之日到投标人提交招投标文件截止日,时间不少于20d,然而同样没有设置违反规定的处罚条款。对于大部分招标人而言,通过最大限度的缩短招标时间,而不考虑投标人制作投标文件的时间,导致弄虚作假的情况普遍存在。此外,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他规定,如:中标人需要严格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来提交履约保证金,但是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解决招标人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三类性质不同但是带有共性问题的招投标活动,即工程、货物和服务,关于特性的反映很少。为此,建议国家根据三个招投标分别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以此可以将不同招投标活动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操作;并且需要实地调查和研究招投标法的执行情况,及时修订相关条款。

3.2虚假招标,规避招标的主要措施

其一,对建筑市场进行完善,改正建筑行业不良风气,尤其是有形交易市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该市场要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和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不存在任何关系。对该市场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做好市场服务工作。其二,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对招标负责人员、评标人员进行监督,防止暗箱操作,招投标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其三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设监督队伍,监督人员的个人素质至关重要,确实对整个招投标活动负责任,另外单位还要建立相关的反腐败规范制度等,使这些人员能依法监督。其四利用信息技术来监管整个建筑市场,建立相关的监管信息系统,使建筑行业内所有的单位企业信息都被录入到“四库一平台”中。

3.3评标专家倾向性评标的对策

其一,对评标专家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关制度来约束其行为,工程评标中需要各种专业的评标人员,因此需要对评标人员专业进行统一划分,规范相关标准。评标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泄露信息者要接受严格惩罚,有严重违规行为的人员,相关部门还要取消其职业资格。其二,评标专家在打分过程中如果出现有“极端分”行为,一定要让写出原因和理由,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专家出现乱打分现象。其三,全面实行计算机随机抽取评标专家、自动语音通知评委参加评标系统,在评委到达评标地点前评委名单密封保存,评标过程实行“三个分离”,即招标人与投标人分离,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分离,甲方评委与社会专家评委分离,既有效杜绝了建设单位指定评标专家的现象,又防止了专家在评审中相互影响,促进评标专家的客观公正。其四,借助“一网三平台”组织异地专家或不熟识专家组成评标小组,防止评标人员的倾向评标。对评标现场的所有人员进行监督,避免暗箱操作。评标人员还要受到法律约束,因此仍需要健全法律。

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建筑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之一。随着我国招投标活动的不断深化改革,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已逐步向“规范有序、公平竞争”方向发展。面对招投标活动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管理者还不断引入和完善竞争机制,将工程项目的发包方、承包方和中介方统一纳入市场,实行交易公开,鼓励竞争,通过平等竞争,达到优胜劣汰,进而才能实现投资效益的最优化,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宾.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7).

[2]刘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4(20).

[3]杨璐.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门窗,2014(09).

[4]陶雄良.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

[5]马文学.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2013(06).

论文作者:张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招标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