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论文_肖为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论文_肖为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师 415000)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镇痛镇静治疗重症患者进行讨论。方法 以某医院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10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为研究对象,并统计相关的数据指标,观察重症患者接受镇痛镇静的前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据统计,所有的重症患者在接受镇痛镇静的治疗以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治疗效率极高,几乎达到了100%。与此同时,在镇痛镇静的治疗下,重症患者的气道峰值压、心率以及中心静脉压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本人也明显的感受到了疼痛的缓解。结论 重症患者承受着来自身体和心理的痛苦,通过镇痛镇静的治疗后,能有效缓解重症患者焦虑的情绪,减轻重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使得临床医生下一步能顺利的完成工作,减轻重症患者心理的压力,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意外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患者;镇痛镇静;临床治疗

引言

重症患者,由于受到来自疾病、各类手术以及临床的侵袭,备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对于重症患者而言,他们比普通患者承受了更多生理上的疼痛。生理上的疼痛,会对重症患者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重症患者持续的疼痛,这种极度的痛疼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还会让重症患者会逐渐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更甚者还会引发他们生理和病理上一系列的变化,诱发免疫功能、呼吸系统、内分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变化。因而,镇痛镇静的治疗对重症患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

1 一百名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某医院的接受了镇痛镇静治疗的100名重症患者为研究分析对像,分析引起重症患者不适的因素,对重症患者在接受镇痛镇静治疗前后的转变情况做一个对比。这100名重症患者的年名段为20-55岁,也就是说,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2.5土18.6)岁,男女比例约6:4。根据重症患者病例的病因分析,交通事故伤44例,手术伤20例,脯出血14例,心肺复苏12例,还有6名重症患者是重症肺炎,4名重症患者为重症胰腺炎。分析其病因,在这100名重症患者中,不存在肝、肾不全的患者,同时这些重症患者血流动力稳定,近期肌肉正常,没有出现松剂现象,同时患者的意识皆是清晰的。

2引起重症患者不适的因素

引起重症患者不适的因素有多种。首先从环境来看,重症患者病住的病房的环境设置以及治疗的环境都是引起重症患者不适的重要原因。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经常都可以听到来自各种监护仪器以及呼吸机的声音,这种声音折磨着患者脆弱的神经线,让患者陷入恐慌之中。同时,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还时常有医护人员抢救的声音,其他重症患者痛苦的叫声,更是让重症患者内心荒凉,给其内心带来重重的打击。不仅如此,重症监护室还必须保证病房内明亮的光线,再加上重症监护室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更是让重症患者充满了压迫感。在给重症患者造成精神压力的情况下,也增重了患者的生理疼痛。

其次是受到监测和重症患者接受治疗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疼痛和不适的加重主要是由于重症患者突然发病又或者是其基础疾病变得越发严重了,因此这些患者必须接受一系列特殊手术,如外科治疗和特殊护理。通常,如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无衣罩、物理降温、吸痰等,都会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让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微妙的变化。对于病人来说,它不仅来自疾病的痛苦,来自心里的疼痛,而且来自作为人类尊严的丧失的痛苦。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病人体位的变换、伤口和切口引流、静脉导管断开、气管抽吸以及敷料更换的变化,这一系列的特殊操作,平均疼痛强度评分在2.65和4.93之间,而接受了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却只在少数,其中约有80%的重症患者没有接受来自阿片类药物的治疗或其他的实施操作。

在者是重症患者收到来自机械通气治疗的影响。重症监护室使得的是机械通气,然而,由于呼吸机与呼吸机的频率往往不同步,导致患者经常遭受巨大的痛苦,从身体到心理的痛苦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因而,为了避免机械通气给患者造成的损害以及并发症,镇痛镇静治疗对重症患者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促进了患者的顺行性遗忘,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据研究结果表明,Barr等人,对288例重症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3年年后痊愈出院后进行了调查,其中52%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长时间内,仍然能清楚的记得在重症监护室的治疗,以及当时所受到的疼痛,有45%的重症患者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十分的焦虑,甚至是恐惧。

3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的治疗方法

对重症患者可以采用丙拍酚、芬太尼、眯唑安定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在治疗的方法上,三种药物通常都采用静脉推注的给药方法,只是在用药和步骤上有所不同。丙拍酚采用静脉推注时,第一次注射的剂量可在1-3 mg/hg的范围内,然后使用注射泵持续泵人,流速控制在0.5-4 mg(kg*h);静脉注射芬太尼时,第一剂量芬太尼在0.05~0.1mg/kg范围内,然后使用注射泵持续泵人,流速需要控制在0.005~0.15MP/(kg"h)范围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时,第一剂量可控制在0.03~03mg/kg的范围内,然后使用注射泵持续泵人,速度控制在0.04~0.2 mq/kg*b之间。

4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的治疗成果

在本次研究中,涉及到了某医院的100例患者,经镇痛镇静治疗之后,疗效良好,达到了理想的镇痛镇静的治疗效率,其镇痛镇静的治疗效率也达到了100%,结果令人欣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给重症患者用药以后,与治疗前相比其呼吸频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而氧分压、血氧饱以及度较同治疗之前相比也有了明显的上升,与此同时,重症患者的气道峰压同治疗前相比较也有所下降,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镇痛镇静治疗之后,重症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的用药讨论

重症患者的病理和生理变化相对于普通患者更为复杂,同时大多数患者应用的治疗药物会多达5-10种。身体器官受到的损伤也更为严重,并且在机体组织的血供下降等以及身体器官更为脆弱因素的影响下,某些药物在重症患者身上往往有不同的效果,从体内清除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如此,多数重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更为敏感,对镇静镇痛类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往往会存在着较以往有一定提高的可能性因而,重症患者的用药往往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避免重症患者受到二次伤害。同时,为记录镇痛镇静的治疗效果,还应该对患者使用药物后情况进行观察,对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记录。总得来说,在给重症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的过程中,无论是医师还是药师,都要严格遵循并明确“适度”的基本原则,从而避免用药因“不足”以及“过度”,造成重症患者身体受到必要的相害。需要注意的是,对“适度”评判方法,简单的判断方法,是通过观察患者是否保持镇静,睡眠时间和被唤醒的时间是否正常,以及患者是否容易被唤醒。

其中,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是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临床麻醉止痛药和镇静剂。同时,在镇痛镇静治疗中,芬太尼使用最为广泛,其应用的频率也是最高的。芬太尼主要是与肚阿片受体两者相互作用,用芬太尼给患者静脉注射1 min以后,就会实现镇痛镇静的效果,注射4 min后,镇痛镇静作用达到高峰,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比吗啡强75-125倍,具有很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其可持续药效时间约为0.5 h。芬太尼还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它不存在催眠作用,不会对患者造成神志不清的负面影。甚至芬太尼的用药量达到呼吸暂停的状态,重症患者也不会昏睡,只可能会出现倦息感,但通过呼唤他就会醒过来。分析以前的临床实践状况,通常,芬太尼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剂量为50-100ug,3-5分钟后镇痛效果明显,效果一般会持续约45-60分钟。

丙泊酚主要用作短效静脉麻醉药,使用丙泊酚可以对中枢神经起到催棉镇静以及遗忘的作用,能有效的缓解重症患者的生理疼痛。在使用丙泊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就会迅速的分布在全身,只需要大约40秒的时间。就可以让重症患者逐渐的进人睡眠状态。使用丙泊酚进行镇痛镇静主要有两个有点,一是麻醉平稳迅速,二是重症患者苏醒的质量较高,通常都不会出现宿醉感。除非是使用大剂量,才会让人的意识消失。

芬太尼还可以与丙泊酚联用,当两者连用时镇痛镇静的效果会进一步提升,达到其他镇痛镇静药物治疗都达不到的效果。但在芬太尼用于镇痛镇静治疗有良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它有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问题,这主要与使用剂量相关。在用药5-10 min以后,重症患者的呼吸速度将会下降至最小程度,并且这种状态会持续大约10 min,而后慢慢的恢复。若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较大时,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问题,将会导致呼吸抑制,甚至是呼吸停止的问题,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对芬太尼的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咪达唑仑的另一个名字非常适合它的效果。它是高度脂溶性的。经静脉注射后,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患者脑组织,迅速发挥自身功效。因此,它也被称为速眠安。对以往临床结果的分析表明,咪唑安定具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但也具有催眠、抗焦虑、遗忘近期事件的作用。不仅如此,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相比镇痛镇静的效果可以增加1.5-2倍。应用咪唑安定后,GABA在重症患者脑运动通路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从而达到咪唑安定的抗惊厥作用。此外,咪达唑仑比地西泮,通常不会因为治疗严重局部麻醉药而引起抽搐。

综上所述,对重症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已后,可以有效的减轻他们其焦虑状态,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在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丙拍酚、芬太尼、眯唑安定都是临床所用的常见药物。三者均具有快速起效和半衰期短的特点。同时,还可以保留病人在服药后的自主呼吸,并且还可以有效的缓解重症患者由于舒适度的降低而产生精神焦虑的问题。,使得临床治疗可以在患者良好的状态下进行。但需要医务人员特别注意一点,虽然镇痛镇静治疗对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对不同的重症患者进行评估,对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关注,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避免给重症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让更多的人重视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给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提供有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BarrJ. Fraser GL,Puntillo K.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pement of pain,i agitation,and delirium in adult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nit Care Med. 2013,4l:263-306.

[2]Girard TD,Krss jP. Fuchs B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paired sodation and ventilator weaning protocol for mechanicallyventilated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Awakening and Breathing Controlled trial)i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 Lancet.2008 .371:126-134.

[3]Papazian L. Forel JM,Gacouin A. et al. Neuromuscular blockers in earl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 Engl J Med,2010.363:1 lO7-lI16.

[4]Jackson DL. Proudfoot cw. Cann KF,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sedation practice in the ICU on rcsource usxe. costsand patient sfety. Crt Care,2010,14:R59

[5]中刘伟,荣家科.烧伤患者镇病镇都治疗的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5):49.

[6]李玉玲.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CU重症患者镇病慎静应用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5k194

[7]张临燕.叶义虹 EICU患者镇痛慎静药物的临床现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8;:213.

论文作者:肖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论文_肖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