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社保转移接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论文_马彦旭

如何完善社保转移接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论文_马彦旭

(国家电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1)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农村劳动力朝着城市转移,城市劳动力也在朝着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转移。同时,人员在流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关系到社保的转移。但我国的社保转移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对人力资源的流动起到了阻碍作用。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社保;转移手续

前言: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把握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各项工作,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减轻青年就业压力、改善社会人才流动、提高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社会保障转移接续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社会保障局应采取措施解决区域政策孤立和社会保障信息水平低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由于工作或者生活需要,人力资源流动是一种必然情况。如企业因业务需要,对工作人员提出区域性的工作调动,这就是人力资源流动中的一种。这种人力资源流动是以企业环境为基础的,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达成的一项调动协议,进而形成的一种双赢局面。然而,我国社会中存在很多人力资源流动是因各种不同原因所形成的。由于人力资源调动是区域之间的调动,相应的就关系到区域之间利益上的不协调。其中社保转移接续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的区域对于社保的规划不同的,一旦进行社保转移接续,一些地区需要增大社保费用,一些地区就会降低社保费用。因此,一些地区通过控制人力资源流动降低社保转移接续问题的出现,避免各种费用的增多,这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动无法合理的进行。因此,当下我国人力资源流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

二、社保转移接续不完善,对人力资源流动产生的影响

2.1社保转移难以跨行业、跨地区

分析目前的社保状况,其是由企业和员工共同进行支付的,如果产生了企业人员的流动,那么社保转移接续的手续则需要办理,其中流程繁多。不仅如此,每一个行业的社保待遇不一致,制度也有差别,导致产生了混乱的管理状况。所以,这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流动。

除了跨行业以外,还有跨地区的社保转移。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关于跨城乡的社保转移制度。因此,这也使得城乡之间社保转移手续不完善,不合理。不管是跨地区,还是跨城乡的社保转移,都存在一定的阻碍。

2.2导致地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

因为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是县级统筹,而且统筹制度是“划分收支和分级包干”。这样的制度,促使每一个地区之间利益得到了划分。因为人员的流动关系到社保的转移,所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社保转移,会关系到地区的利益问题。所以,很多的地方都不情愿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

2.3社保信息不畅通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险没有完全发挥出一定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保信息不畅通,甚至和信息化社会有所脱节,因此社保工作的效率也很低。因为社保是针对人们而设立的,如果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那么它就缺乏一定的价值,甚至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可以看出,社会信息不畅通,也会对人力资源的流动产生影响。

三、如何通过完善社保转移接续,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

3.1建立关于社保转移的制度

如果不将我国的社会保险转移制度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统一化,那么就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动。要做到这一点,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制度。对社保各个方面进行制约,保证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也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宏观制度,对社保转移制度、政策进行细化,促使每一个地区的制度都符合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样一来,合理的社保转移制度推动了退休金、养老金等方面的分配,科学的解决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养老金的转移问题,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市场的正常发展,能促进人员的正常流动。

3.2推动社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行

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信息技的大力发展,渗透了各行各业。同样,社保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和制度,为了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必须要推进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主要工作包括了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加大对技术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使得社保办理更加高效率。也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社保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统计,优化各项社保工作。第二,必须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软件,从而高效率的完成各项社保转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社保的转移和接续更加方便高效,并且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正常发展。

3.3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因为每一个地方的经济状况,发展状况不同,所以社保制度也存在一些差异,要进行统筹衔接,难免会有一些难度。因此,必须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区域,因为三项制度的筹资水平差异不大,所以可以促使三项制度进行统一。在中部地区,因为三项制度的筹资水平存在一些差异,必须要一步一步拉近差异,可以先使得人们的医保和新农合进行统一。而在西部经济发展较差的区域,因为三项制度的筹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要先制定出统一的管理制度,将三项制度放入到一个体系里,从而在不同的层次里运行。

3.4提高社会的统筹层次

为了促使很多区域的保险能够得到合理转移,理清利益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要对目前的财务体制、社保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县级逐渐提升到市级、省级,最后实现统筹发展。这样一来,可以打破省市级的垄断和地方的壁垒,使得企业的社保风险得到消除。通过进行统筹,促使社保实现全国的统筹,并且促进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

要想提高社会统筹,还要在一定的统筹区域里实现制度的统一化、规范化,防止因为低统筹的层次和标准不一致,产生了资金不够,社保转移接续难以进行的现象。最后,国家相关部门还必须要构建省级转移调剂基金,设计出关于地区间、行业间的换算标准,而且对其进行仔细的解说。相关部门在操作的时候,要遵循这些制度和规则,促使社保转移顺利地进行和落实。

3.5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

在未来社会,因为农村劳动力频繁向城市转移,所以农村转移城市的社保问题成为了常态。但是全国统筹层次的制度建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针对农村转移城市的社保接续,需要构建一个过渡性的方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社保转移“分段计算”制度。也就是说,针对新农保缴费年限和城市社保缴费年限进行分别的核算,社保持有人在将新农保转变为城市社保的过程中,资金不进行变动,仅仅需要提供缴费单即可,另外的流程由相关部门代理完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促使社保转移更加方便。

结束语:

由于工作或者生活需要,进行人力资源流动是一种必然情况。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流动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人力资源流动将会牵扯到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由于我国对于社保转移接续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说明,社保转移接续受到行业、城乡、地区的抑制,相应的影响人力资源的流动。为此,需要建立的完善的宏观制度、推动我国社保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使社保转移接续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有序的进行,从而不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从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的角度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291-292.

[2]赵美艳.浅析完善社保转移接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现代经济信息,2014(02):51.

[3]刘容琦.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探讨.经营管理者,2013(04):200.

论文作者:马彦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如何完善社保转移接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论文_马彦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