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资源支配力 实现比较优势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配力论文,比较优势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地区资源特色禀赋的稀缺性,决定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特色稀缺赢得市场,把潜在的资源及特色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只有有效地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潜力,才能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资源力转化为经济实力,提升为资源支配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增强其资源支配力,实现比较优势创新的过程。
随着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民族地区的特点和比较优势也在变化
“荒蛮之地”,是20世纪以前许多人对民族地区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的形象是地大物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在关注民族地区多民族、多文化、多地处边疆的复杂性的同时,也将封闭、保守、落后等现象视为民族地区的特点。笔者以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民族地区的特点,可以将其概括为资源环境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文化传统的多元性、制度约束的多重性以及社会发育的不平衡性。
民族地区的特点内含着经济发展的特色,也构成了民族地区经济特色的基础。
讨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始终不能脱离其经济特色。从民族地区特点及呈现出的经济特色看,民族地区的经济特色只有在开放、比较的环境中才能呈现出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认定权必须交给市场,因为特色为市场而呈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或者说是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必须在参与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才能显示特色活力。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禀赋的稀缺性和对市场竞争的适应性,是在现实的发展竞争中呈现出的比较优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其经济特色内在活力的外显。实际上,民族地区的经济特色禀赋与内在活力如果未经具体实践过程去呈现,便只是一种潜在状态。只有当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提示经济特色禀赋的内在活力时,民族地区经济特色禀赋的潜力才得到充分动员并转化为现实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从这个角度看,民族地区的特点在经济发展中的呈现也存在一个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问题。随着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民族地区的特点和比较优势也在变化。
其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规模、大力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明显改善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能源等约束性因素逐渐被化解,民族地区与外部发达市场的距离明显缩短,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也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功能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形成。
其二,全球化浪潮和中国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放环境,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态势,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睦邻政策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创造了积极条件,妨碍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正在转化为积极因素。
其三,人们对发展方式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改变着对民族地区特点的评价。新的发展概念对人类多元文化价值的重视,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增强了自信,同时也促进民族地区重新认识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转变发展观念的自觉性。
其四,随着人类对资源利用和认识的深化,其资源观及对资源的评价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民族地区的资源特色禀赋和比较优势面临着资源观及评价变化的考验;另一方面,资源观的变化也导致对资源的重新认识和新资源的发现。
上述这些变化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特色禀赋和比较优势呈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市场环境,也提出了发展方式转变与比较优势创新的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面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问题,即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外,还有转变相对狭隘的资源观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要求。
培育、塑造资源支配力是民族地区面向全球化竞争,实现比较优势创新的根本途径
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和适应开放市场的竞争过程中,需要转变相对狭隘的资源观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更开放地认识和利用资源,看到资源存在的多形式、多样化及发展变化。如资源存在是立体的,资源是演化着的,资源存在是动态的,资源是结构性的,资源是活性的,资源是人的资源。其实,特色就是资源。对民族地区特点的探讨,从对民族地区自然及人文特色、族缘特色、制度特色的分析中,都能够发现其具有的资源特色禀赋。民族地区的自然及人文特色即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地理特点和民族特点,而族缘特色和制度特色则涉及国家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持,这些事实上也构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是塑造经济特色的资源特色禀赋。
在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民族地区的资源特色禀赋要呈现为比较优势,不是资源所有者一厢情愿能够决定的。只有占有市场,才能兑现比较优势。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资源特色禀赋能否获得参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存有疑虑。如近年来一些文章提出“资源诅咒”的命题,认为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也不一定能获得经济发展的优势,甚至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归结于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裕。这种现象导致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考虑失去资源特色禀赋的自信。
显然,对于资源特色禀赋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需要澄清的。首先,“资源的诅咒”没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更多的实例支持的是资源丰裕有利于经济发展。其次,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具备较强的资源支配力,在开放、竞争、要素流动的市场中,谁具有较强的资源支配力,谁就能支配更多的资源。另外,资源丰裕导致的经济欠发达多属于制度问题,而非资源问题。就民族地区实际而言,资源仍然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中,自然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当然,与开放市场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即全球化的要素流动性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是否削弱了自然资源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失去资源特色禀赋的比较优势意义。这个问题正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努力解决的比较优势创新问题。
所谓的比较优势创新,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强化资源特色和资源地的资源支配力,使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活力。如果没有突出资源禀赋的特色,缺乏较强的资源支配力,那么仅有的资源也可能不为市场所认同,或在市场要素流动中失去比较优势。比如,资源以廉价的状态出现在市场上并流向其他地区。民族地区是否具备进行比较优势创新的能力呢?回答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环境的变化,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和开放条件的改善,在全球化过程中复兴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对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视,全球性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压力和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关注等等,这些都为民族地区资源价值的重新评估提供了机会,其倾向是更加凸显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的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民族地区资源的后开发状态及资源结构的特色,在资源供给更趋稀缺和需求更具特色的市场环境中将释放出更有力的竞争潜能,这种态势显然有利于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创新。
对民族地区资源特色禀赋的比较优势缺乏自信,主要源自对民族地区资源支配力缺乏自信。的确,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资源支配力是比较弱的。从历史上看,民族地区经济技术的基础比较薄弱。在计划经济时期,民族地区的资源被纳入国民经济的统一调配中;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因经济技术能力相对较弱而未能有效利用资源,这些都导致民族地区多以资源品输出的方式实现资源利益,而且这些资源品是以偏低的价格输出的。但这种局面显然正在扭转。其一,随着民族地区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其资源品的加工利用能力明显增强,制造业正在成长为民族地区最强有力的支柱产业,相应地,其对资源的支配力也在提高。其二,资源地对资源权益维护意识的增强,有助于调整资源配置次序,强化民族地区的资源保护能力。其三,随着资源市场趋向规范,资源品价格趋于合理,民族地区支配资源和资源利益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当然,民族地区现实的资源支配能力还比较弱,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以资源要素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流动与配置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所推动的要素流动,的确对民族地区的资源支配力形成压力。但也要看到,民族地区对资源禀赋的认识及支配力正在提高,主要经济增长点所推动的资源配置并形成的要素吸纳势能正在增强,发展效应正在形成,部分地区已形成跨越式发展态势。因此,没有理由对民族地区的资源支配力缺乏信心,没有理由怀疑民族地区资源特色禀赋的比较优势。
从发展与开放竞争的角度看,一个地区的资源支配力已不可能表现为封闭式地占有资源。依靠资金、技术发现资源与资源追求效率的结果,必然拓展资源配置与流动的市场空间,突破封闭式占有资源的资源支配方式。从封闭式地支配资源转变为开放式地支配资源,形成资源市场竞争导向与资源配置相互依赖的资源合作与效率共享,是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的基本态势。民族地区也需要适应这种态势。
比较优势原本就是在开放市场中呈现的,资源特色禀赋也是在开放市场上显现其特色与价值的。民族地区要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但是民族地区如果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特色禀赋的比较优势,显现其特色与价值,则需要资源支配力的支撑。培育、塑造资源支配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向全球化潮流的发展竞争,实现比较优势创新的根本途径。
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建设资源开发利益实现与分配的和谐共享机制
培育民族地区资源支配力涉及两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是尊重民族地区的特点,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适应全球化潮流的发展变化,激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使民族地区潜在的资源特色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具体产业表现其特色,产业的特色反映的就是资源禀赋的特色和对市场特色需求的适应。特色农业、能矿业、旅游业、民族贸易以及民族医药、服务业、手工业、文化产业等等,都是其资源特色禀赋及适应市场特点需求的具体表现,它们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立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基础上的特色产业,可以充分地揭示、阐释民族地区的资源潜能与禀赋特色,并通过特色品牌拓宽市场。反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特色品牌包括绿色品牌、文化品牌、景观品牌、稀缺品牌、特许品牌等。以特色品牌支撑的特色产业事实上构成了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其所反映的就是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要求。这是从实际出发,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行动。实际上,资源支配力是由资源潜力的发挥转化为经济实力而提升的。这是一个适应发展竞争趋势,把潜在的资源及特色禀赋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过程。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效率等等概念,都是对这一过程不同视角的描述。
二是建设资源开发利益实现与分配的和谐共享机制。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也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已不可能采取封闭式的开发方式。开放合作,相互依赖是当代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但无论如何合作,资源开发的利益实现与分配都必须是权责利关系对称,利益共享和谐。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必须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有利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三个有利于是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标准与决策前提。
笔者认为,建设资源开发利益实现与分配的和谐共享机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规范资源利益分配次序,确立资源开发利益支持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利益的和谐关系。必须保障当地居民在资源利益的实现与分配中优先受益。投资者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必须服从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可持续的利益需要。在资源开发利益初次分配中直接落实的当地居民利益,包括导致生存环境变化的足额补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补偿。
其二,规范资源利益分配结构,确立利益动力良性推动的和谐关系。民族地区国有资源的开发涉及国有产权的公共利益、开发行为主体的投资利益、当地居民对当地资源自然依赖的生存发展利益。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必须兼顾这三方面的利益要求,在优先维护资源地居民生存发展利益的前提下,统筹垄断性经营的特殊利益。垄断性经营的超额利润应划归公共利益,企业投资利润只能限定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在保障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利益、企业投资利益和国有产权利益的平衡关系中维护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使资源开发的利益关系导向良性互动状态,使资源利益转化为发展动力。
其三,规范资源利益补偿制度,确立资源开发与资源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涉及资源使用利益、环境利益、代际关系利益,也涉及资源品转移利益。因此,需要健全资源利益补偿制度,完善资源利益补偿功能,建立资源地资源保护、开发、输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当地居民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其四,规范资源利益调节手段,确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和谐关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资源价格,积极发挥资源税的调节功能,规范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和成本核算,把合理获取资源开发利益纳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范畴,防止滥用资源利益的不公正占有,完善资源开发行为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